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寶寶血便怎麼辦?專業兒科醫師建議這樣做

看到嬰幼兒出現血便,相信許多家長都會心急如焚。面對可能出現的狀況,兒科醫師建議除了注意血便狀態外,也應注意疼痛時間、樣態有無變化,特別是腸套疊更應及時就醫,以避免腸道壞死狀況發生。
寶寶血便怎麼辦?專業兒科醫師建議這樣做

 

「醫師醫師,小朋友突然拉出血便,是不是得了什麼嚴重疾病?」血便對於急診兒科醫師而言其實相當常見。台北醫學大學急診醫學科兒科主治醫師李逢卿表示,嬰幼兒血便一般多是感染性腸炎所造成,像是最近好發的諾羅病毒也會造成血便。

延伸閱讀呼吸有痰音、大便有血、狂揉眼睛...9大嬰兒異常狀況,原因、改善方式一次看懂!

感染性腸胃炎 VS 過敏性腸胃炎

此外,近兩年因為疫情關係,李逢卿在臨床上觀察,大家比較常在家中吃飯,沙門氏菌感染也有增加現象,由於沙門氏菌屬接觸性感染,在家烹煮時容易因為接觸細菌時間增加,而增加感染機會,「這些感染性腸炎最大的特徵就是除了血便外,還會伴隨著黏液般的物體。」

李逢卿醫師解釋,感染性腸炎是因為細菌或病毒攻擊腸道黏膜,導致容易受傷剝落、隨著糞便排出,因此排泄物才會帶有腸黏液,同時病童也會伴隨著嚴重的腹瀉與絞痛,一般家長比較容易判別。

還有一種比較容易發生在嬰兒時期(出生五到十週)的血便狀況是過敏性腸炎。榮新診所副院長潘俊伸指出,過去曾有出生四個月內的寶寶偶爾出現不明原因血便,但奇怪的是只要媽媽停止食用含牛乳的製品,幾天後血便就改善且慢慢消失。

潘俊伸表示,這多半是因為寶寶喝了含牛乳蛋白成分的母奶後,下消化道(尤其是直腸)因為過敏而發生出血性腸炎所致。媽媽停止食用含牛乳製品後,若在短時間內又食用,嬰兒血便狀況常容易復發,不過這些狀況等到一歲後,小寶寶即使吃到含牛乳食品,也不會再發生血便。

潘俊伸說,過敏性腸炎常發生在寶寶換奶粉的階段,因為有些寶寶的腸道需要適應期,一般如果經過兒科醫師檢查沒有出現肛裂、濕疹或是寄生蟲等問題,多會朝向過敏性腸炎判斷。或是有些嬰兒對牛奶蛋白過敏,也會有過敏型腸胃炎的血便,這時無需停餵母乳,但媽媽應避免攝取含牛乳蛋白的食物,一般三到四天後寶寶的血便狀況就會改善。

此外還有比較少見的梅克爾氏憩室,李逢卿指出,這是一種小腸的先天性畸形,最常見症狀就是無腹痛的反覆性血便。梅克爾氏憩室依據不同病情可分保守與手術治療,手術切除部分憩室腸道再重接可恢復正常,但若較晚發現,整個腸道也有可能需要全部切除,就會有比較嚴重的營養吸收不良等後遺症。

此外,還有過敏性紫斑症是一種全身性的血管炎疾病,嬰幼兒一般在下肢及屁股上容易出現凸起的紫紅色斑疹。除了可能有血絲便外,也可能只會伴隨關節或腹部疼痛。

李逢卿提醒,不同顏色血便代表不同意義,深黑色或是瀝青色狀的黑便,代表出血處位於上段的腸胃道。至於新鮮紅色血漬或鮮血狀,出血處最常位於下消化道,最有可能在直腸及肛門,其次是大腸或後段小腸。

延伸閱讀4種夏季常見的小兒傳染病!養好三個習慣來預防

腸套疊為寶寶血便最危險疾病 

在所有可能造成血便的疾病中,醫師擔心的是腸套疊。李逢卿指出,腸套疊最明顯的排便狀況就是解出草莓果醬般的大便,但出現此狀況其實都已經到了腸套疊後期,腸道壞死後才會出現,多數小朋友必須接受外科手術切除壞死腸道。

李逢卿強調,若小朋友腹痛發生屬於間歇性,不痛時,無論跑跳或是吃東西都沒有問題,但是隔一陣子又突然腹痛,如此狀況若連續出現,一定要趕緊帶到醫院讓醫師確認是否是腸套疊,早期發現可以避免後續嚴重的併發症。

李逢卿建議,家長可以協助記錄嬰幼兒曾經吃了哪些東西?伴隨有哪些症狀?肚子痛嗎?疼痛的位置在哪裡?肚子痛是間歇性還是持續性的?肚子痛跟進食有沒有關係?大便是硬的還是軟的?顏色?次數?這些問題都可協助醫師進一步判別小朋友血便原因。

李逢卿提醒,有血便的嬰幼兒,儘管活動力和食慾皆如往常,還是建議要帶去給兒科專科醫生評估,找出背後真正的原因,並和兒科專科醫師配合接下來的檢查和治療計畫。

延伸閱讀寶寶的大便正常嗎? 如何判斷便祕或腹瀉?

*本篇文章由【親子天下】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照片來源/親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