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嬰幼兒泌尿道感染症狀易混淆 該如何預防和治療?

小孩反覆發燒不退,診察後無發現任呼吸道症狀、口腔咽喉發炎,或腸胃道症狀,都會考量兩種疾病,一是玫瑰病毒疹發燒,另外是泌尿道感染,必須安排尿液檢查,來鑑別診斷。
嬰幼兒泌尿道感染症狀易混淆 該如何預防和治療?

 

焦急如焚的父母親,眼望著已經5個月大的小孩,反覆發高燒到第4天,寶貝持續食慾減低、哭鬧躁動又睡不好,連續看了幾家診所、也吃了很多發燒藥還是症狀持續不退,醫師說:「這次的病毒很強、很多病童都反覆高燒幾天,只要持續給予溫水拭浴物理退燒與水分補充、按時給予退燒藥,寶貝就能逐步改善,不必擔心。」父母按醫囑給小孩服藥、努力給予水分,但小孩情況仍未減起色,父母照顧小孩已2、3天沒睡覺休息、發覺自身都快生病了。

終於,無力的帶寶貝到醫院去進一步抽血與檢查,醫院裡趕快地安排抽血液檢驗、與尿液檢驗。 護理人員幫寶貝屁股重複消毒貼了無菌尿袋收集小便檢體,因為尿袋掉了幾次,屋漏偏逢連夜雨,已過了7~8小時一直沒留到尿,再重複餵奶幾次後,終於送出了尿液檢體,片刻不久,醫師囑咐:「你的小孩需要住院治療,應該是尿道感染,發炎指數很高、白血球數也很高都是感染與脫水已經到住院標準,唯有點滴抗生素治療才能治療的完全,減少併發症、或發生腎臟後遺症。」

 

以上是一個簡單典型的兒童泌尿道感染故事。很多照顧小孩成長經驗過的雙親,回憶起來,應如有戚戚焉。

 

泌尿道是人體的排泄器官

人體排泄器官有兩種:1.是泌尿道系統,2.汗腺。腸胃道,是消化系統,常常被一般大眾誤認為是排泄系統,因為既有認知大腸排出糞便,以為腸胃道是排泄器官,這是錯誤的。腸胃道將食物分裂消化然後吸收,把食物中對人體有用的五大營養素消化分解後再吸收進入循環,營養提供全身所有細胞利用,沒用的食物殘餘才由後端腸胃道排出,它是消化道系統,不是排泄系統。而汗腺,排出水分、將體溫、排出鹽分與其他微量有毒重金屬。

 

所有細胞代謝利用、生理作用後產生的物質、廢物、或有毒產物,經由肝臟再作用後,所有不需要的廢物都需要藉血液輸送到腎臟,經由泌尿道系統排出體外。泌尿道系統包含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腎臟稱為上泌尿道。輸尿管、膀胱、尿道稱為下泌尿道。

延伸閱讀:男孩、女孩生殖器照顧攻略!清潔、如廁訓練懶人包

 

各年齡層泌尿道感染常見案例

有關於兒童泌尿道感染故事,由於分布不同年齡層、不同的照顧生活環境、飲食水分攝取與排尿如廁習慣不同,或者個人清潔習慣不同,分為很多狀況:

 

<一> 新生兒才出生10天,出現持續不退的黃疸、哭鬧、尿少、食慾減退,尿液細菌培養出現細菌感染。

 

<二> 一個3個月大的男娃,喝母奶長大,奶量與食慾一直很好,比同月齡的嬰兒多了1公斤大,不知何故突然發燒了,沒咳嗽、沒流鼻水,大小便正常。近日偶發現尿布沾著薄薄一層混濁異常沉澱物。喝母奶的小孩不是抵抗力比較好、不會生病嗎?

 

<三> 4歲男生,今天跟媽咪說下體痛,媽咪檢查了生殖器,發現包皮邊緣紅腫發炎,連包皮也腫腫的,他說碰到生殖器會痛,連尿尿都會痛,包皮邊緣好像有淡淡膿稠分泌物流出來。

 

<四> 7歲小學一年級女孩,平常挑食不愛喝水、少吃水果,不喜歡學校廁所,因為比家裡廁所臭,不在學校如廁,常憋尿回家才解,今日被校護通知下腹疼痛而且輕微發燒,解尿也有疼痛、頻尿但解尿不多,已經好幾天,尿味道還不好聞。

 

<五> 小學六年級男孩,興高采烈的校外教學遠足,累積幾天以來的亢奮心情溢於言表,很開心的踏青旅遊、玩著玩著在兒童樂園忘記上廁所,上了旅遊巴士又累到睡著了,忘記下休息站去如廁,一直忍到下一個景點,尿急憋不住,就隨意找了一個遠離人群的石頭邊解決了,晚上回家後,突然生殖器灼痛、解不出尿來哇哇大哭,沒發燒,被奶奶斥責,說一定是隨地小便觸動了石頭神所引起的。

 

<六> 13歲國中女生,常常覺得下體搔癢一陣子,最近解尿時會痛,同時尿尿的味道不好聞,且偶爾不清澈,已經一陣子了。女護理師詢問後,發現她的私密處與尿道口清潔方式錯誤,因為之前不知道錯誤,一直到這次生病才被糾正過來。

 

<七>一位近20歲大女大學生,半工半讀,上夜間大學,白天在7-11打工賺生活費用,因為工作因素,她不喜歡喝水與飲料,怕會常上廁所離開工作崗位。而且最近交了一位男友,性生活頻繁了起來。 最近,她發現下腹部膀胱偶爾會抽痛,去了趟婦產科,尿液檢查發現尿道炎。

 

 

泌尿道感染有更多複雜狀況

以上是有關泌尿道感染的常見案例,實際上有更多複雜的情況。例如,一位罹患先天肌肉或神經元疾病的兒童、或者患有尿病控制不良的病童,或者先天免疫缺乏如用高劑量類固醇、癌症病童、先天膀胱、外生殖道異常小孩、尿道下裂、先天膀胱畸形行外翻、先天膀胱輸尿管逆流、中重度腎盂擴大或水腎、多囊腎、嚴重包莖的男孩、外陰異常的女孩等。凡以上種種先天不同的個別體質狀態,若發生泌尿道感染就更需仔細審視診察,依個別不同體質評估調整治療策略,也需要叮嚀提醒醫師,泌尿道感染診斷與治療考慮並非千篇一律。

 

定義上,凡指泌尿系統的感染,如細菌、病毒或黴菌等病原導致的發炎感染,就是所謂的「泌尿道感染」。不管感染位置在那裡,如腎臟、或輸尿管、或膀胱、或尿道。能在無菌培養皿上,利用病人尿液培養出致病細菌或者黴菌,就確立診斷。

 

常見尿液細菌培養需要耗時48~72小時,特殊小孩,如果懷疑腸道細菌以外的特殊細菌泌尿道感染,還需用到特殊細菌培養皿,可能耗時更久。如果,懷疑黴菌性泌尿道感染,所使用的黴菌性培養皿,需要等待5~7天才能得到結果。泌尿道感染不是傳染疾病,它不會傳給別人。也就是家裡的小弟弟得了泌尿道感染,不會傳染給兄姊,相反亦同,哥哥姊姊罹患此疾病也不會傳染給弟妹。

 

文獻統計記載,如果發生在小於2歲找不到任何發燒症狀的病人之中,大約占5%(有記載提到有7~10%的發生率),簡單上來講,就是遇到20個無症狀反覆高燒兒童可能會有1~2個患有泌尿道感染。這也可以解釋,為何醫師遇到小孩反覆發燒不退,診察後無發現任呼吸道症狀、口腔咽喉發炎,或腸胃道症狀,都會考量兩種疾病,一是玫瑰病毒疹發燒,另外是泌尿道感染,必須安排尿液檢查,來鑑別診斷。

延伸閱讀:小心別與感冒、腸絞痛混淆!寶寶發燒,恐泌尿道發炎?

 

正常兒童罹患泌尿道感染幾乎都是細菌所導致,幾乎都是腸道裡細菌,大腸桿菌最常見,占了70%左右,接續菌種有克雷白氏肺炎桿菌、變形桿菌(Proteus)、腸球菌、葡萄球菌、披衣菌。

 

若早產兒長期使用抗生素治療與點滴輸液治療好幾個禮拜後,由於早產兒醫院環境因素、加上早產兒抵抗力更差、與長期使用靜脈針具;或者癌症治療小孩長期免疫力低下;或者免疫疾病長期使用高劑量類固醇等免疫抑制劑,這些比較特殊免疫力低的兒童可能發生黴菌性泌尿道感染,這些小孩的尿液以在培養皿上培養出黴菌。

 

另外又如病毒感染所導致的病例,若突發的臨床表徵與尿液檢驗均已初步呈現高度認定為泌尿道感染,但尿液細菌培養反覆顯示無細菌,醫師會診斷為病毒型泌尿道感染。如案例五,原來好好健康的男生,參加戶外教學,情勢所逼隨地便溺了一下,回家後突然發生頻尿、少尿、尿疼與排尿困難等症狀,甚至合併發燒,最終尿液細菌培養均顯示無菌,這是典型病毒感染的尿道炎或膀胱炎。幾天藥物就會逐漸自然緩解,此類病毒泌尿道感染是良性且會自然痊癒,只需要給予症狀緩解藥物治療即可。

 

致病菌大多來自腸胃道系統內的細菌

對於大小孩,已學齡或中小學生、高中生等,少喝水、憋尿,畏懼學校如廁等個人因素,已經減少人體排尿就會有的沖洗排除細菌的功能。加上尿道口局部清潔悶熱問題,或者女孩會陰尿道清潔擦拭錯誤方式,且解剖生理結構上女孩尿道稍微較男生短,種種因素加總,往往大女孩細菌經由尿道口上行進入尿道感染,就會時常發生,甚至比男生容易。

大量喝水、時常排尿,或者酸性水果,例如喝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或果汁(蔓越莓汁,但在歐美新鮮高濃度的原汁才有效,台灣市售缺乏此類產)已酸化尿液,果汁富含花青素可減低細菌附著於泌尿道內皮細胞能力,可以間接抑制細菌生長。就是泌尿道清潔與消除細菌的最有效的簡單方式。

男生洗澡記住一併包皮與龜頭肥皂清潔,清潔包皮上包皮垢。包莖與包皮過長的基本處理,反覆包皮炎是否割除。這些平時外陰清潔個人習慣養成很重要,由父母持續的督促,大小孩都能夠逐漸免除感染。

延伸閱讀:6種男女寶寶常見的生殖器疾病,正確照顧、改善、預防 

 

為何新生兒會反覆發生泌尿道感染?

其實新生兒至幾個月大的幼兒反覆泌尿道感染原因,目前仍不明,有一派學者認為,因為嬰兒包著尿布,尿布內往往尿與糞便混雜,會陰處皮膚或尿道口根本無法時常保持清潔乾淨,尿布內環境又潮溼悶熱利於細菌滋生,加上幼兒的抵抗力低,所以,腸胃糞便細菌就延尿道上行感染發病,所以常保持尿布乾淨清潔仍是上策。

但有另為一派學者認為,就富裕已發展國家跟落後地區國家的比較,新生兒能夠給予更好的尿布替換與外陰清潔,然而2歲內幼兒泌尿道感染發生率卻相差無幾,可以證明尿布內清潔、非常勤替換尿布,或者父母自責清潔不周實非主因。所以,父母親無須自責。尿道感染發生後,常常怪責於自己清潔排尿處不周,實在不需要。學者認為,嬰兒會陰與尿道口附近清潔不周非主要原因,原因仍是嬰兒體質免疫力低,容易讓腸胃道致病細菌突破腸道絨毛,或者內膜的免疫障壁,細菌深入血液後再感染鄰近腹腔內泌尿道器官。其實無須去爭辯發生原因,但,維持適當尿布更換,與保持尿布清潔的良好習慣,多讓幼兒喝奶補充水分,達到增進排尿,仍是基本應盡力做到的事。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22年3月號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