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歲以後,就可以開始訓練他自己用湯匙吃飯、用水杯喝水、脫下沒有釦子的外套或襯衫、開門、拉拉鍊…等。讓孩子學會動腦思考,經由「向大人求助」、「善用工具」來達到目的。
食:用湯匙吃飯、用水杯喝水。
衣:配合大人指令穿脫衣物、脫下沒有釦子的外套或襯衫、將拉鍊往上拉、嘗試把腳塞進鞋子(自己穿鞋子)。
住:用手壓下門把把門打開。
這個階段的訓練方式可以按難易度分成「肢體引導」、「視覺提示」、「口頭提示」、「親自示範」4種。肢體引導是直接帶著孩子做;視覺提示是用手勢指引孩子動作;口頭提示是用語言引導;親自示範則是先在孩子面前做一次,再讓孩子自己練習做。
兒童發展專家李文瑋表示,這4種訓練手法可以視孩子的練習狀況使用,當孩子連續成功3次,即可進階到下一步。訓練時可以搭配「反向練習法」,將動作分成多個步驟,讓孩子從最後一個步驟開始練習,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往前推,最後完成一整套動作。「反向練習法成功機率高,可以降低孩子練習時的挫折感,用在自信心不足或挫折忍受度低的孩子身上特別有效。」
生活自理能力4大訓練方式方式1.肢體引導→直接帶著孩子的手、腳練習。 方式2.視覺提示→用手勢指引孩子「應該怎麼做」,搭配部分肢體引導。 方式3.口頭提示→用語言引導,例如「坐正一點、拿湯匙的手抬高一點、碗拿穩…」。 方式4.親自示範→先在孩子面前做一次,再讓孩子自己練習做。 諮詢/李文瑋老師 整理/編輯部 |
在固定地點吃飯、學會自己吃。
吃飯時專心用餐,不看電視或玩玩具。
一次玩一個玩具,玩下一個玩具之前先將玩具收好。
孩子滿1歲半前,不要限制他觀看父母洗澡或上廁所。讓孩子知道做這些事的步驟,孩子之後發展出相關能力才知道該怎麼做。
讓孩子練習自己吃飯前,必須確定孩子已經發展出「自己坐」、「拿餐具」、「將食物放入口中」的能力。
孩子在練習時「歡歡」,可能是因為不會做緊張害怕,也可能是在吸引大人關注。
此時孩子尚未建立慣用手,無需過度緊張或干涉。
一開始就要求「做到好」會讓孩子充滿壓力。應該先讓孩子「願意練習」,再慢慢引導孩子調整做法。
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進步,孩子才有自信接受之後的挑戰。
讓孩子在輕鬆的狀態下練習,孩子比較容易思考、反應,進而理解「該怎麼做」。
用遊戲的方式帶孩子練習,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遊戲式練習同時也可以增進親子關係。
Tips:不要因為孩子學會做,就要求孩子「以後通通都要自己做」。以穿衣服來說,每件衣服的版型、鈕釦設計不同,孩子即使學會穿襯衫也不一定會穿洋裝,要給孩子多一點機會在不同情境學習不同能力。
延伸閱讀:0~3歲這樣做!幫助寶寶發展手部精細動作
如何讓孩子從「學會做」變成「主動做」呢?張旭鎧表示,讓孩子主動的關鍵在於「給他成就感。」
「孩子得到成就感以後會很想要表現,這會提升他做這件事的動機。」成就感的來源來自稱讚和鼓勵。孩子透過這些正向話語會產生「我做得到、我要表現得更好」的想法,這種信心會轉換成內在動機、形成對事物的主動性。「舉例來說,孩子主動收玩具,是發現自己可以將『玩具放得更整齊漂亮』或『將玩具分門別類放好』」,當孩子建立這種內在動機,就會開始學習「負責任」。
學會生活自理是獨立自主的第一步。要讓孩子建立「自己做」的習慣,必須引導他多多練習。「孩子不會因為『年紀到了』就突然開始會拿叉子吃飯、自己穿脫衣服,這些能力都是透過不斷練習而來。」張旭鎧表示,多讓孩子練習、累積成功經驗,孩子才會有好的表現。
此外,訓練時不要拿其他孩子(或自己)的經驗套用在孩子身上。獨立需要過程。耐心陪伴孩子練習,終有一天,孩子將脫離父母的羽翼展翅高飛。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諮詢/兒童發展專家張旭鎧
兒童發展專家李文瑋
採訪撰文/戴筠
攝影/Babypure寶寶專業攝影(02-2591-0038)
梳化/Year Lai
model/許沛琳、黃海甯、許沚瑄、克伊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