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奶時,如何區分正常生理現象與異常徵兆?當孩子進入厭奶期時,父母應該怎麼做?
蔡明倫醫師表示,寶寶大約3、4個月大以後,就會慢慢進入厭奶期,開始排斥喝奶。厭奶期沒有一定結束的時候,1、2歲以後有時候皆可能會厭奶。厭奶常見表現為:喝奶的量減少、喝奶的每餐間隔時間拉長,而且喝奶時比較不專心,愛東張西望,或是喝幾口就想玩一玩再喝,喝完一餐奶的時間也會拖得比較久。有些寶寶則是要喝奶時就哭,轉頭不肯喝奶或是會生氣;有些寶寶則是對大人碗裡的食物更有興趣。
蔡明倫醫師認為,如果是正常的厭奶,可能是因為只喝牛奶在營養上已不足夠,身體需要更多營養(開始添加副食品)而自然出現的生理反應與訊號。
厭奶期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但不一定每一餐都會厭奶,有可能有時喝較多、有時喝較少,每餐奶量不同。此外,不一定每一個寶寶都會經歷厭奶期,還是有可能因人而異而有不同的表現與反應。即使沒有經歷厭奶期,也是正常現象,不用太擔心。但無論是否有出現厭奶的表現,寶寶4~6個月時,仍要給予副食品(最慢6個月一定要開始給予副食品)。提供副食品的主要目的為攝取營養素與訓練咀嚼。如果寶寶4~6個月時沒有開始吃副食品,咀嚼等動作發展可能會比較延遲,日後也比較容易偏挑食。
而且如果寶寶已經先進入厭奶期,再開始吃副食品,寶寶吃副食品的意願會比較高。
寶寶厭奶大多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然而有一些警訊需要尋求醫生的協助:
*觀察寶寶的精神活動力,如果寶寶的活動力不佳,可能是生病了,而非厭奶期。厭奶期的活動力通常還是跟平常一樣好。
*除了不喝奶以外,如果合併發燒與嘔吐,可能是感染性疾病,需立即就醫來做治療。
*注意一整天的排尿排便量,0~1歲的寶寶尿布一天至少要換6次以上。如果沒有換到6次以上,尿尿不夠,可能是水分不足,有脫水的可能。正常的厭奶期不會有脫水的表現。
*持續觀察寶寶的生長曲線,正常的生長曲線應該與標準曲線平行。如果寶寶的生長曲線離標準曲線愈來愈遠,表示營養攝取已經不足,則建議就醫。
蔡明倫醫師指出,例如:呼吸道感染等,此外,腸胃道脹氣、便祕(便便性狀硬或解便用力)、鵝口瘡,都可能會影響寶寶的喝奶意願。
1.父母先不要過度緊張,應注意寶寶的尿量。如果1天有更換6次以上的尿布,就不用太擔心。
2.當寶寶厭奶時,不要逼寶寶喝奶。讓寶寶自己決定要喝多少奶,定時但不用定量。
3.一餐喝大約30分鐘還沒喝完就先停止餵奶,不用堅持一定要餵完。
4.每天每公斤體重至少應喝100C.C.的奶。例如:5公斤的寶寶,一天喝奶的總量最少500C.C.。這是建議的最低需求量,如果有達到就不用太擔心。建議爸媽觀察寶寶一天喝奶的總量即可,不用看每餐的奶量,壓力會比較小。
5.有時候外界環境會分散寶寶喝奶的注意力,餵奶時,應減少外界環境刺激,包括聲音、觸摸…等各種刺激都先暫停,也先不要跟寶寶玩,讓寶寶可以安靜喝奶不分心。
6.圓孔奶嘴1秒會滴1滴奶,有些寶寶沒有耐心喝,配合寶寶的喝奶能力,可考慮更換為十字孔,寶寶可以自己控制奶的流速,會比較願意喝。
7.寶寶厭奶,父母不一定要更換不同品牌的奶。即使換一家品牌,寶寶也不一定會比較願意喝奶,而且也可能影響腸胃道的適應。
※寶寶即使3個月就開始厭奶,還是要等4~6個月再給予副食品。在此之前可以先嘗試「還沒開始給予副食品時」這一段的7點做法。
延伸閱讀:長牙、便秘怎麼吃?如何度過厭奶期?一次搞懂0~1歲常見的飲食問題!
1.當寶寶已滿4~6個月,開始加入副食品以後(先從一天一餐副食品開始),建議可以在喝奶前先吃副食品,不夠再看寶寶是否願意喝奶。
2.可先從10倍粥開始嘗試(1杯米加10杯水,打成米糊),但吃的時間不用太長,建議吃大約3天後,即可加入新食材試試看。
3.如果發現寶寶厭奶、且副食品接受度不高,記得加入各種種類的副食品,食材可少量但多樣化來做嘗試。
常有些長輩認為「寶寶不喝奶,就改餵寶寶喝葡萄糖水。」但這是比較不建議的做法,因為葡萄糖水太甜,對寶寶的腸胃會造成較大的負擔,而且因為甜甜的很好喝,會降低寶寶吃其他食物的意願。
另外,開始添加副食品以後,有些家長會給寶寶喝大骨湯,其實蔡明倫醫師並不建議,大骨湯裡面的營養成分並不如大家所想得那麼高,且過多的油脂又容易造成腸胃的負擔。此外,骨頭裡也可能含有重金屬,因此不建議給寶寶喝大骨湯。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湯佳珮
諮詢/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 蔡明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