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肚子餓?想睡覺?拉便便?聽懂寶寶哭聲,帶小孩也可以很輕鬆!

菜鳥爸媽一聽到寶寶哭多半會心慌慌,內心開始上演小劇場:「會不會是肚子餓?但半小時前才喝過奶…還是拉便便呢?但尿布聞起來不臭…該不會是不舒服?但量體溫沒有發燒,身上也沒有傷口…」
肚子餓?想睡覺?拉便便?聽懂寶寶哭聲,帶小孩也可以很輕鬆!

 

寶寶哭泣原因百百種,沒經驗的父母通常很難判斷原因。寶寶不同形態的哭聲教你聽懂,帶孩子更輕鬆!

新生兒 每天平均會哭3小時

「哭泣」可以說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人一生中哭泣最多的時期就在出生後的1個半月,此時孩子每天平均會哭3小時。哭泣既可以及時反映孩子的需求,也是孩子健康與活力的象徵。所以當寶寶不哭不鬧,別高興得太早,這通常是身體出問題的警訊。大里仁愛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江明儒表示,0~3個月是小孩哭鬧的高峰期,此時不哭不鬧並非正常表現。舉例來說,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孩子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力較差,無論身體有任何不適或需求都不太會哭鬧。而核黃疸初期最明顯的症狀就是減少哭泣、活力下降。所以如果寶寶安靜的有點反常,最好趕快帶寶寶到醫院檢查。

為什麼小孩一出生就會大哭?

孩子出生後要開始學習自主呼吸,大哭可以讓寶寶的肺瞬間張開排出肺部不必要的水分、幫助寶寶開始呼吸,所以出生時哭聲是否宏亮很重要,醫師可以從哭聲判斷寶寶肺部發育的成熟度以及活動力是否健全。

延伸閱讀: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會說!這18個跡象教你看,搞懂嬰兒到底怎麼了

不同階段「哭」 作用大不同

前面說過「0~3個月」是寶寶哭鬧的高峰期,此時的哭泣大多是表達生理需求。但凡肚子餓、尿布濕、太冷、太熱、疼痛、皮膚搔癢、想睡覺、衣服不合身、生病…寶寶都會用哭泣的方式來表達。「4個月以後」寶寶漸漸會用哭泣反映內心情緒,也會用哭泣吸引照顧者注意,在不同情境發出的哭聲會產生些微的差異。舉例來說,寶寶在想玩遊戲卻不能玩、想睡卻睡不著、睡覺時間被遞延時的哭聲會帶有「不滿」的情緒;主要照顧者離開、進入陌生環境時的哭聲會顯得「害怕不安」;需要陪伴、想被擁抱、心情不好的哭聲則會呈現「低迷」的狀態,且哭泣時間會持續比較久。

「6個月~1歲」寶寶開始進入發展語言的階段。在發展語言的過渡期,寶寶會持續用哭泣表達自己的想法、吸引照顧者注意,獲得父母正向回應後,寶寶會逐漸開始將哭聲結合肢體語言,嘗試與父母溝通,大約1歲左右寶寶就會發出類似「爸爸」、「媽媽」的單音。

假哭

假哭是孩子發洩情緒的一種方式,小小孩通常會在6個月以後開始出現假哭的表現。寶寶假哭時通常沒有眼淚,哭泣的音量也不會太高,會邊哭邊觀察大人的反應,一旦獲得大人關注,哭聲就會慢慢變小直到停止。

寶寶哭鬧

半夜哭鬧 長牙、腸絞痛最常見

寶寶半夜哭鬧是許多父母的夢魘。很多人為了安撫孩子整夜不睡,長期下來神經衰弱,簡直快要崩潰。為什麼寶寶會在半夜哭鬧,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這種情況呢?

江明儒醫師表示,嬰兒半夜哭鬧大多和特定疾病、生長發育有關。1個半月~3個月的寶寶半夜哭鬧最常見的原因是新生兒腸絞痛。寶寶一個禮拜大約有3天晚上會哭泣3小時以上,通常會從傍晚開始,愈晚哭愈兇,甚至會伴隨拳打腳踢,不過一見到早晨的陽光就會停止哭泣。新生兒腸絞痛並沒有特殊的治療方式,平常讓寶寶服用益生菌、喝部分水解奶粉、在寶寶哭鬧時讓他聆聽低頻音樂或父母心跳、洗溫水澡都有助於緩解不適感。寶寶大概到4個月左右就會自行痊癒,最多持續到6個月,影響不會太久。

6個月以上的寶寶常會因為長牙不舒服半夜哭鬧不休,此時寶寶會出現流口水、牙齦浮腫的症狀;冰冰涼涼的固齒器可以有效緩解牙齦不適,讓寶寶平靜下來。等寶寶的牙齒完全長出來,哭鬧的情形就會獲得明顯改善。這個階段也會有孩子出現腸套疊的症狀。腸套疊的寶寶會在半夜規律性哭泣,聲音尖而高,每次間隔20~30分鐘,還會合併嘔吐、排出草莓果醬質地的糞便,必須儘快就醫治療。

嬰兒在晚上都會哭得比較兇?

不少人都會有「寶寶晚上哭得比較兇」的感覺。這是因為成人日夜作息正常,晚上會對聲音特別敏感。其實寶寶日夜哭聲差異不大,晚上不會哭的比較大聲。

延伸閱讀:6種寶寶常見的哭鬧情形,原來可以這樣安撫!

一哭就抱 小心孩子過度依賴

另一方面,「寶寶哭要不要馬上抱?」也是許多家長討論的問題。有人認為一哭就抱會養成孩子的依賴性,孩子將來會比較不獨立。有人則持相反的意見,認為父母的擁抱才能讓孩子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北鼻哭泣時到底要不要抱呢?

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吳金龍表示,雖然擁抱會刺激本體覺、前庭覺和觸覺,很容易讓幼小的孩子得到滿足,但安撫孩子的重點應該是「滿足孩子真正的需求」。如果在不知道孩子需求的情況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抱再說」,孩子習慣在需求被滿足前先被這種強烈的回饋安撫,久而久之就會養成「一有需求先抱抱」的習慣,如此一來家長就會變得很辛苦。再者,孩子被抱習慣後會變得過度依賴父母,平常也會向父母討抱,有些孩子甚至在會走路以後還是會吵著要爸爸媽媽抱,不想自己下地走路,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止哭SOP 檢查&觸摸很重要

吳金龍指出,安撫小小孩的SOP應該是「觀察孩子的反應」→「檢查身體狀況」→「排除生理需求」→「輕觸或撫摸」→「轉移注意力」,最後才是擁抱。通常孩子在前面「檢查」和「觸摸」的階段就可以得到安撫。以睡覺哭泣為例,很多寶寶睡到一半會發出微弱的嗚咽聲,這往往只是無意識狀態下的低吟,只要輕輕拍背就能安撫。安撫孩子時應該從這種低強度的回饋開始做起,讓孩子適應用這種方式滿足需求,才不會養大孩子的胃口。

 

接著教你一次學會安撫7種哭泣型態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