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針對1200名出生於1989〜1991年的澳洲人進行20年的追蹤。結果發現,出生時母親年齡在30歲至34歲的女性,在20歲時的壓力水平較出生時母親年齡輕的女性高。另外,出生時母親年齡大於35歲的女性,在壓力、焦慮和憂鬱的水平上更是高出許多。
研究結果顯示,高齡產婦與年輕成年女性的憂鬱、焦慮和壓力的症狀有關。然而,當中所造成的原因並不清楚。其中一項假設是,母女之間可能因為年齡的差距,在價值觀上產生巨大代溝,導致關係緊張,讓孩子感到壓力、擔心和悲傷;特別在成年初期這樣一個過渡階段。另也可能是當女性超過30歲之後生孩子,到孩子成年時她們已經50多歲,這時期所出現與年齡相關的健康問題,可能帶給了孩子負面的影響。
宇寧身心診所院長吳佑佑醫師表示,母親對女兒的要求本來就比較高,原因可能跟社會文化、女性情感較敏感有關。當母親經歷更年期時,因情緒波動較大,易陷入負面情緒,但女兒成年與母親的負面情緒之間的關聯性不得而知。
吳佑佑醫師指出,母親在教導女兒的過程,會依照自己的成長經驗作為教育的方向,因此母女年齡的差距越大,時代間不同價值觀的差距也就越大。她也強調,該研究只能說明高齡產婦與女兒罹患憂鬱症機率有相關,但不能證明兩者間有絕對性。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晚婚是現代社會的趨勢,高齡產婦已成為不可避免的現象,這個研究結果提醒我們憂鬱症防治的新角度與對象。
葉雅馨主任說明高齡產婦在懷孕過程,往往比年輕媽媽承受較多的被期待與壓力,加上在照顧與教養過程中易產生更多的「求好心切」,使得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容易比年輕媽媽有更多照顧上的要求,令孩子無法調適而產生壓力。
女性的情感敏感度通常高於男性,所以會有上述的研究結果,而母女的年齡間距過高、價值觀與所接觸的社會氛圍有很大的差異,溝通的方式不同,都會導致女兒在青少女成長的摸索過程中不容易,甚至無法向母親尋求協助,在面對挫折的情況下,憂鬱的風險自然提高。
吳佑佑醫師建議,當親子發生價值觀衝突時,要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了解彼此時代處境的差異,才有助於雙方的溝通。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文/宇寧身心診所院長吳佑佑醫師、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
輯/張玉櫻
本刊資料室照片/年輕媽咪:謝可欣、可愛寶貝:混血3寶小娜妹妹(照片與內容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