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若夫妻間性行為頻率正常且未採取避孕措施,但持續努力超過1年仍未懷孕,就表示有不孕的潛在可能,亞東紀念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盧信芬說明,正常狀況下,夫妻只要在排卵日前後有性行為,受孕機率約2成以上,半年內9成的夫妻能夠順利懷孕。不過現今有不少夫妻,平時因工作分居南北或國內外,只有假期才短暫聚首幾天,因為同房的機會少,順利受孕的機率自然偏低。建議若擔心自身有潛在的不孕問題,夫妻雙方不妨一同至不孕症門診諮詢看診,接受醫師的詳細問診並安排檢查,找出尚未生育的確切原因。
女性35歲前,生育能力處於巔峰狀態,但步入35歲後生育能力日漸下降,38歲後更快速下滑,直至40歲後更處於低谷。盧信芬醫師以試管嬰兒成功率為例,40歲前進行試管嬰兒的成功率約4~5成,但40歲後便會低於2成,可見對女性而言,年齡不僅影響了賀爾蒙分泌、卵子品質、生理機能,連帶更是受孕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其實不單是受孕率降低,即便成功懷孕,由於卵子老化的緣故,胎兒發生染色體異常的機率也較高。若透過顯微鏡觀察,熟齡女性的卵子外觀明顯不及年輕女性的卵子光滑透亮,卵外緣的濾泡細胞數量也偏少(濾泡細胞負責供應賀爾蒙,提供卵子成長的營養),卵子的條件略遜於年輕者。
但是,相同的困擾無可避免也會發生在男性身上,隨著年紀增長,男性的造精能力下降、精蟲活動力日漸減弱,不過我們仍時有耳聞男性老來得子的案例,相較之下,年齡對生育能力的影響程度,女性比起男性明顯居於弱勢。
年齡是影響生育能力的關鍵,除此之外,還有哪些重要原因亦可能造成不孕,耽誤了完成生兒育女心願的時機?
(1)輸卵管異常:輸卵管發炎、輸卵管水腫、輸卵管阻塞(阻塞導致精與卵無法順利結合)、輸卵管繖部無法抓卵等。
(2)卵巢功能異常:卵巢早衰、卵巢囊腫、巧克力囊腫、多囊性卵巢、不正常排卵、不排卵等。
(3)子宮構造或功能異常:即便精卵順利結合,但當受精卵來到子宮,仍可能因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瘤、子宮內膜異位、子宮結構異常、子宮腔黏連等因素影響胚胎著床。
(4)腹腔內因素:曾進行手術導致沾黏、子宮內膜異位、腹腔或子宮發炎等。
(5)賀爾蒙異常:體內泌乳激素偏高、甲狀腺機能異常、女性體內男性荷爾蒙偏高、先天賀爾蒙刺激素失調(分泌過多或過少)等。
(6)生活習慣與環境因素:其他如工作壓力過大、生活步調太緊湊、生活作息日夜顛倒混亂、長時間處於高溫工作環境、有抽菸或酗酒習慣等。
延伸閱讀:這2種愛愛姿勢可提高受孕機率?一次就中的原因在於…
雖說年齡對男性生育能力的影響較小,但仍舊存在著許多或大或小的不孕可能因素,只要盡早找出癥結並進行治療,多數的問題都能獲得不錯的解決。
(1)精液或輸精管異常:如精子數目稀少、形狀異常或活動力低弱。精子由睪丸製造,製造完成後貯存於副睪,若輸精管阻塞便無法在精液中找到精蟲,即為「無精症」。其他可能原因還包括精索靜脈曲張──精囊上的精索血管膨出,導致該部位血液循環緩慢、睪丸周圍溫度偏高,若精索靜脈區張的部位疼痛,可考慮手術治療。
(2)睪丸功能異常:睪丸腫瘤、睪丸萎縮、隱睪症等會影響睪丸造精。
(3)先天性染色體異常:這類型案例極少,很有名的便是「47XXY(Klinefelter'sSyndrome,克萊費特症)」,患者比正常人的23對染色體多出一個X,這些男性的典型特徵為個子高、手腳長、睪丸小,造精能力有明顯缺陷,通常在婚後因不孕就醫才經檢查發覺,所幸透過生殖醫學技術幫助仍能順利懷孕。
(4)基因缺陷:有些嚴重寡精的男性,探詢家族病史可發現屬於遺傳問題,製造精蟲的基因「AZF」有缺陷,可進一步透過人工生殖技術改善。
(5)性功能障礙:包括陽萎、早洩、無法射精、尿道下裂等。
(6)生活習慣與環境因素:工作壓力大、長期在高溫環境工作、生活作息日夜顛倒混亂、長期抽菸或酗酒等。
除了上述女性和男性常見的不孕原因外,另外還有約1.5至2成的求診者,經過許多檢驗仍無法查出確切的不孕原因,臨床上則稱為「不明原因型不孕」,其實約有6成的人進一步檢查發現是自體免疫抗體作祟,例如抗甲腺球蛋白抗體、抗磷指抗體、狼瘡性抗凝血抗體、抗精蟲抗體,這些抗體會造成精卵結合能力下降,或者影響胚胎著床,甚至造成懷孕之後流產。所幸現代的醫學進步,除了找出問題以外,還可對症下藥、積極治療,更能配合人工生殖技術來提高懷孕率,降低流產率。
如果夫妻雙方有意尋求不孕門診的幫助,盧信芬醫師也建議,第一次看診應該兩人一同前往,讓醫師針對狀況先進行詳細問診(包括結婚多久、平時性行為頻率、女方經期是否規律、是否曾流產、是否曾懷孕或生育、有無生殖系統病史等),再視情況安排所需的檢查。舉例來說,女方會安排抽血、輸卵管攝影、子宮鏡、腹腔鏡等檢查,男方則會接受精液檢查,才能更正確快速的找出確切原因。若治療半年時間仍無起色,就可以考慮進行人工授精或試管嬰兒。
所謂的「人工授精」,是透過醫療技術將精液濃縮,濃縮後的精子活動力達100%,同時配合吃排卵藥和打針,並選在卵巢排卵的時機,將濃縮精液直接注入子宮腔內,能讓受孕率達2成至2成5。但若進行人工授精3~5次仍未懷孕,表示效果不如預期,則會視情況進一步考慮進行成功率更高的試管嬰兒。
「試管嬰兒」則是分別取太太的卵子和先生的精子,在體外進行授精培養再把胚胎放入子宮腔,待其順利著床。由於現在人工生殖技術十分進步,在臺灣,試管嬰兒的植入胚胎數會依年紀而有差異,原則上建議未滿35歲的女性單次可植入2顆胚胎,超過35歲則視情形植入3顆,40歲以上則最多植入4顆,這麼做是為了避免多胞胎妊娠,以降低孕產期的風險。以39歲以下植入2顆囊胎為例,成功率高達4成,但試管嬰兒與人工授精相較,費用也高出十幾倍之多。
延伸閱讀:想為老大添個手足?別錯過黃金生育期!
不孕症幾乎是現代社會的文明病,時常困擾著正值育齡的夫妻們,不過,「不孕」並非無法受孕,而是比起一般人「不易受孕」,只要及早尋求正確管道的幫助,將自己的寶貝擁入懷裡仍是指日可待的事。
在生殖醫學領域鑽研十幾年的盧信芬醫師也分享,這麼多年來診治不少有求子心願的患者,但畢竟治療不孕的過程十分辛苦,無論在身體、心理、金錢上都是不小的負擔,如果夫妻雙方能彼此扶持、共同面對問題,才是最佳的解決之道。人生不同的階段存在著不一樣的煩惱,有些人覺得一定要有小孩才能完整人生的拼圖,也深深為此苦惱著,但其實只要放鬆心情、別給自己太大壓力,有時送子鳥便會悄悄捎來好消息!
找回生育自主權,「凍卵」新選項 近幾年「凍卵」一詞對大家而言並不陌生,一方面因晚婚比例高,加上對身體自主意識提升,因此時有耳聞女性會「凍卵」,待日後有生育需求再使用。隨醫療科技日益進步、生殖醫學發展越趨成熟,只要對自身需求清楚考量,一般建議在35歲前凍卵為佳,冷凍10顆卵子約能達6成活產率,但超過40歲後,即使施打排卵針,每一次能取得的卵子數目偏少,相對身心、金錢的負荷也更高。基本上只要有凍卵意願,以目前的生殖醫學技術幾乎都能幫忙達成心願,臨床上也有部分女性,因癌症治療但考量日後仍有生育需求,也會選擇到凍卵這個選項。 |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Jessica
責任編輯/湯佳珮
諮詢/亞東紀念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 盧信芬
攝影/人物:老麥麥叔叔攝影、靜物:張明偉
梳化/徐筑芳
model/謝齡慧(※人物與文章主題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