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新知快遞

健康危害SOS!小心!空污恐提高乳癌風險

空氣污染不只會影響呼吸道健康,增加肺癌以及心臟疾病風險,現在更有研究發現,空氣污染也可能提高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研究指出,當空氣中的二氧化氮濃度每增加十億分之5(ppb),罹患乳癌的風險會上升25%。
健康危害SOS!小心!空污恐提高乳癌風險

加拿大研究發現,空污恐增加乳癌機率

由美國國家環境衛生研究所、國家衛生研究院、衛生與公眾服務部聯合主辦,極具公信力的《環境與健康展望》(EHP)學術期刊的發表文章中提到,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健康中心與蒙特婁大學研究顯示,女性長期居住在空污嚴重的地區,恐怕會提高罹患乳癌風險,尤其空氣中的二氧化氮濃度每增加十億分之5(ppb),罹患乳癌的風險會上升25%。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外科張金堅教授表示,空污可依顆粒大小做區分,PM100屬於大分子,小於100類似海邊的沙,小於10是沙的1/10,若是小於2.5,就是比人類頭髮直徑的1/28還小,這些有害物質容易進到鼻孔直接到達咽喉、氣管、支氣管,甚至跑到肺泡,嚴重還會滲透到血液。

懸浮微粒越小,對健康危害越大

空氣中的懸浮微粒,粒徑在10微米以下,稱為PM10,粒徑在2.5或小於2.5微米以下,就稱為PM2.5(細懸浮微粒)。

包括天然污染,例如森林大火,以及工廠煙囪排放的煙、燃燒垃圾以及烤肉、抽菸、拜拜和城市汽機車等所產生的人為污染,都會危害健康。人為所產生的污染會再延伸,包括經過光的照射、和液體混合而產生硫化鹽、硝酸鹽,甚至從這些污染帶來汞、鉛、砷、農藥等有毒物質,所以必須針對這些污染進行測量,例如環保署將PM2.5分10級,並以顏色示警,大於71μg/m3就是達到10最危險等級,也就是新聞常說的「紫爆」。

細懸浮微粒一旦進到肺泡,要靠巨噬細胞吃掉,但長期下來巨噬細胞若不勝負荷,將無法應付,而且若是重金屬根本無法消滅,容易影響呼吸道,嚴重將導致肺癌,此外,裡頭如果含有會引起發炎的物質,可能透過肺循環返回心臟,傷害心臟肌肉造成心肌梗塞、心臟缺氧,跑到呼吸道會出現慢性呼吸道發炎反應,也會提高肺癌的風險。另外也有研究發現,長期處於空污環境容易增加肥胖機會,北京肥胖比例越來越高,與空污有一定關係。

這些發炎反應與各種癌症有關,除了肺癌,還有膀胱癌,以及日前加拿大研究發表指出也會提高乳癌機會。主要就是污染空氣中帶有一些重金屬、農藥等有毒物質,這些進到身體容易產生發炎反應,而且農藥會影響女性荷爾蒙。

降低乳癌機會,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除了先天因素(家族中有年輕乳癌患者、帶有突變基因)之外,未曾生育、未哺乳、早月經(12歲以前)、晚停經(55歲以後),及停經後補充荷爾蒙,以及空氣污染、環境污染等等,都會增加乳癌風險。

提醒女性除了注意生活習慣,避免熬夜、太大壓力,飲食盡量少用高脂肪高熱量食物之外,一旦發佈空污警報,盡可能做好保護措施,出門戴口罩,空污嚴重時應盡量避免外出。此外,大家都知道二手菸、廚房油菸和肺癌有關,但是在年輕懷第一胎以前,如果經常接觸這些菸害,也可能增加乳癌的機會,特別提醒女性生第一胎以前要小心二手菸。

綠花椰菜含蘿蔔硫素,有助降低乳癌風險

另外也要特別提到一項由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及奧勒岡衛生與科學大學聯合進行的研究,該研究指出,綠花椰菜與其他包括花菜捲心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皆含有蘿蔔硫素(sulforaphane),能抑制血管新生及促進癌細胞凋亡進而減緩乳癌細胞擴散。

張金堅教授指出,飲食方面會建議食物要多樣化,並注意營養密度,避免偏食,注意烹煮方式,並盡量吃些少量就含有許多營養的食物,這些都有助於癌症的預防。十字花科蔬菜所含的蘿蔔硫素是植物性化學成份,在代謝中會與癌症幹細胞起作用,使癌症幹細胞被抑制;類似研究多達數千篇,蘿蔔硫素最大好處包括:

*研究發現能抑制乳癌中的幹細胞,癌細胞當中幹細胞是最厲害,最難被殺死的細胞,很多癌症病患化療後容易再復發,多因殘存的幹細胞造成。

*促進癌細胞凋亡。

*抑制身上的組織蛋白脫乙醯酶(histone decetylase,HDAC),它是一種酵素,會使體內腫瘤抑制基因減少,十字花科食物可抑制HDAC,讓它無法影響腫瘤抑制基因,達到對抗癌細胞的目的。

即使已經罹患乳癌,多吃綠花椰菜也有利於抗癌,所以接受化療後,多吃十字花科食物,一樣能抑制癌細胞當中的幹細胞,當然平時可以多吃十字花科蔬菜,預防乳癌發生。

 

張金堅

學歷: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澄清醫院中港分院院長、衛生署桃園醫院院長、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

現任: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外科教授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林嬪嬙

諮詢/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外科教授 張金堅

插畫/日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