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中醫醫院主治醫師吳翰德表示,以現代的理論而言,孕媽咪為了補充寶寶健康成長所需要的營養,體內的代謝速度會變得旺盛,體質也會較為燥熱,身體機能因為飲食、作息、情緒或壓力的不同而有所改變,加上體內受到荷爾蒙的影響,引起生理上的問題,容易出現上火聚毒的症狀,導致胎斑及胎毒上身。
胎毒和胎斑是一體兩面的表現,主要成因乃自孕媽咪身體尚未適應荷爾蒙改變所帶來的生理變化,呈現於不同部位,例如:身體皮膚會出現紅腫、長痘瘡等類似過敏症狀,冒出癢疹而引起皮膚搔癢;尿液的顏色比以前還要黃;脹氣或便祕等腸胃不適,這就是民間俗稱的「胎毒」發作。胎毒並不是毒,如果孕媽咪無法調適面對生理的轉變,也不懂得控制飲食和調整日常生活習慣,在氣血積聚之下,體內的毒邪會導致氣血混亂,進而增加胎毒發作的機率。
在傳統中醫上,胎毒其實是孕期常見的「妊娠搔癢症」,被現代西醫稱為妊娠皮膚病的一種症狀,指的是孕媽咪出現與妊娠相關的全身性或局部的皮膚搔癢情形。傳統中醫理論認為,發生妊娠搔癢症有兩種可能,其一,如果孕媽咪的血壓偏低,臉色較蒼白,舌頭顏色偏淡,皮膚狀況乾燥,甚至產生白屑或龜裂;疹子的顏色偏淡,較不明顯;皮膚看起來沒有異常的紅腫及凸起,但長時間卻莫名的發癢;經常有抓破的血痕,亦或是色素沈澱的症狀,乃是因為「陰虧,精血有限,聚以養胎,陰分必虧」,意即平時陰血偏虛,在懷孕期間,陰血又會下聚以用來養胎,於是造成陰血虧虛加重,血虛導致肌膚失去血液的潤澤,生風化燥。其二,部分孕媽咪的皮膚上則可能會出現紅腫、痘瘡、膿皰、癢疹抓破出水,或是出現大小不等、形狀不一且類似蕁麻疹的突起膨疹,之後又消失,沒有特定好發處的搔癢症狀,疹色較紅,周圍常有白色暈圈;容易便祕、口乾舌燥、舌頭較紅、尿液的顏色偏黃或茶色,則可能是因為「曰氣滯,腹中增一障礙,則升降之氣必滯」,也就是因為腹中的寶寶日漸長大,阻礙到孕媽咪體內的代謝循環,使氣機不暢,水分代謝也失調,鬱久化熱,濕熱薰蒸在肌膚上,進而造成皮膚搔癢情形,甚至出現紅疹及膿皰等突起物。紅疹所帶來的搔癢情形,好發部位通常從腹部妊娠紋處開始,接著擴散到手掌與腳掌的四肢、手肘、腋下、脖子及身體其他部位較容易流汗的皮膚皺折處,肚臍周圍則較鮮少會有搔癢症狀。
事實上,這些搔癢情況會隨著個人體質及所處環境而有所不同,如果孕媽咪待在悶熱且乾燥的環境,搔癢症狀便會加劇,又或者懷孕前的肌膚較為敏感者,亦或本身是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妊娠搔癢症也隨之表現得較明顯。換言之,妊娠搔癢症在中醫理論上來說,乃由於孕媽咪體內胎毒所引發的一連串生理反應,但現代西醫並未明確證實其病因,僅指出可能與懷孕期間的肚皮繃緊有關聯,亦或是媽咪對於寶寶的免疫反應所造成的症狀。
如果孕媽咪的胎火過於旺盛,腹中的寶寶易受到母體內蘊藏的毒邪影響,或是坐月子期間吃了過多的補品、精神壓力太大、睡眠品質較差,均可能讓體質燥熱,進而形成「毒」,特別是媽咪親餵母乳時,這些毒就透過母乳傳給寶寶,導致出現一些胎毒引發的症狀。吳翰德醫師強調,在正常情況下,寶寶出生後6個月內只要發生皮膚病、高燒、感染、發炎、呼吸急促、不明原因啼哭、尿液顏色偏黃、便祕、眼屎多、心包膜炎、癲癇或抽搐等神經方面的症狀,都視為受到胎毒的影響。
除了中醫所提出的新生兒胎毒理論外,部分西醫相信胎毒會影響新生兒,只是西醫指稱的胎毒是成因不明的「新生兒蕁麻疹」,又稱毒性紅斑,也有可能是新生兒痤瘡、尿布疹或濕疹等,通常在寶寶出生2、3天後,發生於雙頰、腹部、背部及四肢上類似一種針尖大小、黃白色的丘疹,並在周圍覆有一片紅斑,一般言言,在寶寶出生約2週會自然消退。
然而,在現代醫學理論上,大部分對於胎毒的定義是以孕媽咪與寶寶的皮膚症狀、神經問題和腸胃症狀為主,若有這些症狀發生時,必須請醫師適當的評估處理。孕媽咪除了在懷孕時必須注意飲食外,生產後也不能鬆懈,月子餐應以清淡為宜,避免進食含有米酒、老薑、麻油、藥燉等,過度燥熱的食材都會增加胎毒發作的機率。此外,胎斑也可能出現於新生兒的身上,包括屁股、背部等處,猶如瘀青般一大片或數片的藍灰色,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退,爸媽無須太擔憂,迫切想要處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