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寶寶的Story Time! 繪本怎麼選、怎麼讀?

爸比媽咪平常陪伴寶寶,或是在睡前唸故事給寶寶聽,看寶寶隨著爸比媽咪輕柔的說故事聲音而睡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甚至也可以帶著寶寶一起說故事,但要如何做呢?對寶寶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寶寶的Story Time! 繪本怎麼選、怎麼讀?


親子共讀除了能增進親子關係,也能刺激寶寶,快來看有哪些念繪本的小技巧吧!

關於繪本

什麼是繪本?

繪本的英文是“PictureBook”。陳依萍老師解釋,在國內早期是將繪本稱為「圖畫書」,而「繪本」這個名稱則是來自於日文的發展,所以,近年來國內也沿用日本的說法。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圖畫書或繪本,大多是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的形式呈現,此外,也有只有圖畫、沒有文字的無字繪本。就廣義而言,從寶寶的玩具書、教導概念的簡易讀物,到具有故事情節的圖畫書,都是屬於繪本的範疇。與一般故事書不同的是,繪本不一定要有文字,但必須要有圖畫,因此簡單的說,繪本是一種具有豐富圖畫的書籍。

延伸閱讀:腦科學情緒引導法 建立好情緒,請給足21天!

繪本的種類和形式

繪本主要有三種分類標準:1.是否具有故事性;2.有無文字;3.依照繪本的內容性質來做分類。前面兩者的分類標準較為簡易,第三種分類標準較為精細,比如說可以根據繪本內容性質的不同分為文學類、科學類、心理類、生活類……等,爸比媽咪一開始的時候,可以先參考大方向的分類標準,再從中細分,來選擇適合孩子的繪本。通常較不會依年齡階段作為繪本的分類標準,因為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讀相同的繪本,可能會有不一樣的領悟或詮釋。一般而言,繪本創作者不一定會設定讀者的年齡,但有些繪本會標示不同年齡階段孩子所適合的閱讀方式,例如3至5歲親子共讀、6歲以上獨立閱讀。因此,繪本如果有此類的標示,則可供父母作為選書的參考,如果沒有,亦可利用一些建議書單為孩子選書。

繪本、玩具書、布書的區別

從繪本的範圍來看,玩具書、布書也是屬於繪本的一部分。陳依萍老師提到,玩具書基本上是具有操作性的,它操作的方式有拉、翻、轉、推等,讓孩子和繪本自然產生互動,內容通常是具有遊戲性或故事性的。而布書主要是在於製作材質的不同,布書的觸感較為柔軟溫暖,同時也較耐翻、耐咬、耐拉,不容易被孩子破壞,有些布書和玩具書一樣具有操作性,它的內容可以是遊戲、故事或是概念的學習,也可以是生活技能與感官的訓練,像是協助孩子學習綁鞋帶、拉拉鍊、扣鈕釦……等。

繪本VS.寶寶 

替寶寶挑選適當的繪本

陳依萍老師建議,父母可以依據孩子的年齡階段、身心發展狀況及生活經驗,來選擇適合閱讀的繪本。0~2歲的寶寶因為年齡太小,所以由父母來挑選,2歲半~3歲以上的寶寶就可以讓他學習自主選擇想要看的繪本。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寶寶0~6個月時,在視覺上是模糊的,若要引導6個月以下的寶寶一起看繪本的話,可以選擇黑白色系的繪本,寶寶比較能辨識清楚,同時也能刺激寶寶視覺的發展。5~6個月後的寶寶開始會撕咬物品,所以這時候就可以讓寶寶接觸布書,因為材質的關係,布書不像紙張一樣容易毀損,很適合該年齡階段的寶寶,它可以幫助寶寶粗動作和精細動作的發展,像是藉由翻書、撕書、啃書、丟書等,訓練寶寶大小肌肉的動作技巧。

目前國內圖書資源豐富,父母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圖書館、繪本館或親子館進行親子閱讀活動,並與孩子共同選擇適合或有興趣閱讀的繪本。另外,父母也可以上網查詢教育部自98年起於每年度舉辦的「Bookstart閱讀起步走」活動所推薦的圖書,它分為「適合寶寶看的書」及「嬰幼兒讀物建議書單」兩種,可作為選擇繪本的參考資源。

父母可以藉由照顧、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結合孩子的生活經驗,觀察孩子所需要的,替孩子挑選適合的繪本,一起創造美好的親子時光。

此外,父母也要了解如何協助孩子養成專注閱讀的習慣。其實孩子在胎兒時期,聽覺就已經開始發展,母親在懷孕期間就可以開始唸故事給胎兒聽,也可以多播放一些故事CD、音樂CD或具有節奏性的聲音,這些都能刺激胎兒在母親腹中的聽覺發展,並有助於接收外在世界的訊息。

繪本帶給寶寶的好處、影響和親子互動

陳怡光語言治療師表示,父母帶著寶寶一起唸繪本時,寶寶可以透過大人的口述,增加對詞彙的理解。藉由聽覺理解的刺激,寶寶漸漸地會使用所學到的聲音或動作,來向父母表達自己的需求。對於繪本的內容,或許寶寶一開始並不是那麼理解,但隨著反覆練習的累積和訊息接收,加上語言的發展,就會慢慢懂了。

延伸閱讀:寶寶常生病,代表免疫力不好嗎?真的嗎?

除了對於詞彙的理解之外,陳依萍老師也提到,根據艾瑞克森(E.H.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來說,寶寶在0~1歲時,最重要的發展任務是建立對他人的信任感,如果在這個階段,父母經常擁抱孩子並對他說話,或摟在懷中唸故事給他聽,可以強化孩子的安全感與對大人的信任感。因為此時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建立與大人之間的依附關係,若能在與父母的互動中,獲得正向溫暖的關懷及滿足感,孩子未來長大成人後,會比較能信任他人,也會有比較多的安全感,在情緒上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相對會比較穩定,更有利於與父母在親子情感上的深層連結。

寶寶聽得懂繪本嗎?

寶寶在6個月左右就會開始使用母音,一歲左右開始有一連串的牙牙學語聲音。父母也會時常對著寶寶說話,期望寶寶能開口叫爸爸或媽媽,再更大一些就能說出更多詞彙或簡短的句子,這樣的寶寶真的聽不懂我們說的話嗎?陳怡光語言治療師表示,其實理解繪本內容不只是父母敘述的內容部分,寶寶也會透過父母唸繪本的過程中情感的傳達,以及父母的表情、動作及聲音語調來認識繪本。父母也可帶著寶寶一起練習用手指出圖像。

怎麼樣的繪本內容比較吸引寶寶?

陳依萍老師特別提到,其實02歲的孩子是利用感官和肢體動作來認識事物,從皮亞傑(J.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來說,這個階段的孩子正處於「感覺動作期」,他們主要是運用感官去接觸、探索外在的世界,像是吸吮、抓握、觸摸、看、聞或聽等,都是用感官來認識周遭的事物,因此能夠吸引孩子的繪本是比較偏向於會發出聲音或可以操作的,例如音效書,它裝有觸控晶片,只要輕觸就會發出聲音,這樣的繪本對於孩子就會有較大的吸引力。除了音效書之外,還有立體書、洞洞書、翻翻書、拉拉書、觸摸書、嗅覺書……等,這些特殊形式的繪本大多是利用厚紙板來製作,不同於一般平面的繪本,它們能讓孩子從操作中體驗到更多有趣的閱讀經驗。

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