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實境秀明星木村花近期才因參與「雙層公寓」而爆紅,沒想到卻傳出輕生的消息,警方在她的住處搜出許多張遺書。木村花直率的性格讓不少網友喜愛,卻也引來許多酸民謾罵,她生前也曾透露自己遭受網路霸凌,每天都會有上百則留言要她「去死」、「噁心」等言語攻擊。23日時她在IG放了一張自己與愛貓的自拍,並寫下:「我愛你們,願有長久快樂人生,我很抱歉。」疑似與粉絲道別,想不到隨後醫院及經紀公司就證實木村花的死訊。她的母親木村響子更悲痛向女兒道歉,自責沒能好好保護木村花,並呼籲外界別再追問女兒身亡細節...
網路可匿名的特性,許多人選擇躲在電腦後宣洩自己平時壓抑的情緒,用鍵盤傷人卻又不用負任何責任。木村花輕生後,引起許多日本藝人關注,群起撻伐網路霸凌的行徑,不過除了譴責酸民以外,亦不希望造成更多對立,呼籲木村花的粉絲們不要掀起傷害的惡性循環。
根據兒盟針對國小到高中職的兒少進行「2014年台灣校園霸凌狀況調查」顯示,逾四分之一(26.4%)的兒少從幼兒園至今曾經有被欺負的經驗!即「在過去一年內」曾被欺負過的比例為15.2%,長期霸凌有3.5%「過去一年內每個月被欺負2~3次以上」,推估下來至少4萬名以上的兒少過去一年仍深受霸凌傷害中。
進一步分析過去一年兒少被欺負、霸凌的類型,以「言語嘲笑」(73.1%)、「關係排擠」(63.5%)之比例最高,但其中男女也有很大的差異,在過去一年內曾被欺負的兒少中,男生曾被肢體欺凌的比例為二成五,是女生的2.5倍。另外高達六成八的女生曾被言語嘲笑,是男生的1.5倍、六成二曾被關係排擠,是男生的1.7倍。
所謂的霸凌(bully)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它不只是一次性的欺負,而是長期或是多次的惡意欺負。國內外新聞經常看到一些因長期霸凌造成孩子創傷甚至自殺的悲劇案件,可見其問題的嚴重性。這幾年在社會大眾與政府部門的重視,並提出了具體的防制霸凌措施後,已逐漸顯現出一些成效,但仍然有很多被霸凌的孩子不信任大人的處理,選擇隱忍不告訴老師、家長,調查發現過去一年內曾被霸凌的兒少中,有六成五表示「很少會」或「絕對不會」告訴老師或家長,尤其年紀愈大愈不想求助,高中職生表示「絕對不會」告訴老師或家長的比例(27.4%)遠高於國中或國小生。
無論是霸凌中的霸凌者、被霸凌者,甚至是在一旁冷眼的旁觀者,孩子無論在其中扮演任何一種角色都不是父母所樂見的,與其在霸凌發生後,再介入輔導與平撫,事前的積極防範顯然才是關鍵。從小時候的教育做起,若孩子出現動手打人或嘲笑他人等不良行為時,都必須適時管教並事後討論,當父母有堅定但不愚昧的價值觀時,孩子自然也能建立良好的品格及行為。
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態度將深深影響孩子對自己及對他人的表現,你是否會在一怒之下就對著孩子大吼大叫,即使一點點過錯也可以把孩子罵到臭頭?現代家庭多強調用理性的方式與孩子「講道理」,但卻忽略了理性教養背後可能產生的強大情緒。情緒的巨大力量會影響理性教養的效用,別過度期待自己一下子就可以用非常理性的態度教養孩子(孩子的反應也隨時可能讓人不那麼理智),所有的好態度都要經過練習,而父母一定可以漸漸發展出幫助孩子將來選擇的力量。覺察自己情緒之外,也試著同理孩子的情緒,用心觀察並了解孩子的需要,了解孩子情緒背後的問題,才能更有效的教養孩子。
幼小的孩子看起來對父母的教養似乎是照單全收,但他們不見得對父母或家庭中的變化無動於衷。對於父母的爭執、責備,孩子尚未發展出反抗的心理,但長久事件的累積將有可能造成他們10年之後與父母緊張的青少年叛逆,錯誤認知化作拳頭或是向暗巷移動的雙腳。保持與孩子良善的親子關係,在6歲之前定好孩子性格的方向及習慣,當孩子將來遇到突發狀況時,可以自然的運用對的方式處理,也省去了許多將來父母會擔心的機會。
霸凌者為什麼會霸凌別人?霸凌不單只是動手動腳而已,語言的霸凌、聯合同儕給予壓力,都顯示出霸凌者不尊重別人的態度。尊重是所有教養之前最大的基礎,父母應讓孩子看到自己對他們的尊重、夫妻之間彼此的尊重,及對家中其他成員的尊重。尊重不是口說,行動更是尊重的實踐,例如當夫妻教養態度不一,一方面強屈就於強勢另一方,孩子都會看在眼裡,將來所實踐的,也許就是對其他弱者的強勢態度。
3~4歲的孩子正處於最會問問題的階段,吃飯時會問:「為什麼你們可以用手拿東西吃?」即使問題不斷,大人仍耐心解釋:「我們洗過手了,可以用手拿」…,父母如何在生活中有技巧的面對孩子所有的提問,也是一種尊重孩子的重要方式,不要以為孩子小就不必參考他的意見,當每一個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時,孩子就會了解到「我和別人一樣重要」,弱小者也有發聲的機會及尊嚴,將來面對比自己弱小的人,也不會想要欺壓。除了動作以外,父母對別人說話的語氣、態度及眼神也同等重要;在路上遇到乞討者或流動攤販,試著以不偏頗的角度解釋他們出現在此的原因(乞討者的腳殘廢了、攤販沒辦法租到店面…)3歲的孩子可能聽不懂,但是他會了解父母所給的回應及對他人的關心,並將其反應內化在自己心中。
在「公不公平」這個議題中,孩子最常遇到的就是「手足之間」的公平。尤其容易出現在重男輕女、大孩子要讓小孩子的家庭之中。然而,孩子有時候所認為的手足公平不在當下,且可能把媽媽對他們的忽視當作不公平埋怨在心。
遇到手足爭吵的狀況題,不少父母會以「弟弟妹妹不懂事…」、「哥哥(姊姊)就應該要讓弟弟(妹妹)…」或「你是姊姊怎麼可以這樣…」等為理由,不分青紅皂白的就將過錯推到老大身上,只依排行大小來決定事情對錯,非常不公平,孩子聽多了當然會心理不平衡。我們要求「大讓小」,應該說出個道理並給予鼓勵,例如:弟弟現在太小,連說話都還不會,所以不懂得怎麼跟人相處,你要多原諒他,媽咪知道你是自動讓他的,你真是好哥哥!媽咪好愛你!」
有句話說得好,「老大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老二則是看著老大的背影長大。」老二從小就是哥哥或姊姊玩什麼,就想跟著玩;哥哥或姊姊吃什麼,也就想要吃一口,而這也是小手足之間吵架的常見原因之一。年紀小的弟弟妹妹對於想要的東西就是直覺式的直接拿,因此很容易就引發老大的怒火,覺得他為什麼老是搶我的東西!
其實小的是自然崇拜大的,父母若能讓老大理解,並給他充分的學習機會,在生活上,大的幫忙照顧小的,遊戲時,大的教導小的,上學後,大手牽小手,弟弟妹妹自然會崇拜這個什麼事都能解決的「守護神」。父母可適時提供情境,讓孩子成為友伴、共同合作、互相欣賞。
將來孩子出了社會也會遇到許多表面上看起來非常不公平的事,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小心謹慎的處理這方面的議題,並試著與孩子作溝通,不公平的感覺不要累積在心裡,成為將來破壞、誣賴等等對別人霸凌的一顆種子。
為什麼被霸凌的孩子會默默的站在那裡接受別人侮辱自己珍貴的身體?現代的孩子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也總是可以聽到愛孩子的父母們稱讚「哇,你好棒!」我們以為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應該是非常有自信的,但實際上卻不見得如此。
父母除了適時的稱讚孩子之外,也要培養其面對外面世界的正確態度與能力;有些父母一昧的稱讚孩子「你最漂亮!」「你好聰明!」難道不知道孩子只要接觸到同儕,很快就能認清自己是不是真的最漂亮又聰明,父母掩耳盜鈴的說謊行為只會讓孩子更加無法面對現實,最大的基礎----尊重,在此時便破功了。
電影《攻其不備》所描述的,就是一個被大家視為具有暴力傾向的孩子,生活中最親密的人發現了他在眾多缺點下埋藏的一個優點,最後發揮其長才在足球場上發光發熱;孩子能被肯定的優點不必多,一個長才就足夠,家長與孩子一同發現長才之後,應進一步幫助他們自我肯定並認同自己,將來發現自己某部分不如人時,也還是能以尊重的態度為別人拍手,並走出自己的道路。
談霸凌與被霸凌,家長仍需負最主要的教養重任,路程雖然辛苦,但試著想想孩子將來可能面臨的困境與難題,現在一點一滴的教導並累積,就可能改變他的未來。當個稱職的父母,為孩子預防將來可能發生的問題,現在就趕緊開始。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編輯整理/江睿毓
圖片/育兒生活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