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寶寶健康的成長、以及讓媽媽自己可以元氣滿滿地照顧孩子,並分享從早起開始調整生活節奏的「好睡寶寶作息圖表」。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對於寶寶而言,好處更是多多,從身、心、腦成長各方面的原因,分析值得早起的原因。
0~1歲是建立寶寶身體、心靈、頭腦基礎的重要時期,要好好打造這個基礎,必須要有品質良好的睡眠。但品質良好的睡眠不僅僅是足夠的睡眠時間而已,更重要的是要配合寶寶心靈安定的腦內物質「血清素」,與身體成長的「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時間。在早晨陽光的沐浴下,可以促進「血清素」的分泌,同時清晨的陽光還可以重設體內的生理時鐘讓大腦清醒。這對媽媽也有一樣的幫助,因此想要有一個愉快的一天,就從早起開始吧!
什麼是「血清素」?
血清素神經中有著稱為血清素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是大腦中一個重要的存在。兩者皆需要太陽光的能量,讓血清素神經能夠完整的發育,確實的分泌血清素,可以將大腦中恐怖不安的情緒,置換成安心健康的心情。
延伸閱讀:建立3個睡前儀式,不怕孩子半夜不睡
「晚上10點前熟睡」,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
接受到早晨陽光的洗禮的14~16小時後,大腦會開始分泌啟動睡眠的「褪黑激素」,因此建立早起的習慣後,晚上自然可以早早入睡。同時,促進孩子成長的「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在晚上11~2點,為了讓生長激素分泌達到最好的成效,至少10點要進入熟睡期。剛開始實行早睡早起雖然比較辛苦,但只要可以持續,生理時鐘就能夠習慣這樣的作息。一個規律正確的生活作息,不但是寶寶健康成長的基礎,也可以讓媽媽的身體、心靈都保持健康,和寶寶一起養成良好的習慣吧!
如何擁有品質良好的睡眠?
白天做一些消耗體力的活動,會比較容易肚子餓,副食品也會吃得好,容易建立飲食的作息。同時,體力活動會覺得疲倦而早點入睡,但是晚上做太激烈的運動會太興奮反而睡不著,可以讀讀故事書做一些安靜的活動。
0~1歲就建立早睡早起的習慣
0~1歲需要良好的睡眠,進而促進腦部發育的時期。寶寶睡眠的習慣隨著個人有著很大的差異,月齡不同也有不同,但媽媽要透過觀察寶寶的狀況,透過副食品、外出活動、洗澡等生活作息的調整,幫忙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分泌讓心靈安定的「血清素」的「血清素神經」,大約在出生後的5年間會發育完成,如果持續晚起,神經的發育就會不完全,無法完善的控制我們的睡眠、食慾、呼吸、姿勢等,人類生活最基本的要素。甚至於無法控制情緒的波動,容易突然發怒,對於心靈上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為了培養一個穩定、樂觀的心,現在就開始早起吧!
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後,也不容易整天覺得懶洋洋,精神好的時間多,寶寶就有更多機會感覺不同的刺激與情緒。如果能夠盡量減少一天之中不愉快的狀態,多增加讓心情開心的經驗,也可以讓大腦在面對事情時容易掌握積極的一面。相反地,如果一整天都處於萎靡的情感中,大腦不管遇到什麼狀況,自然也會朝否定的方向思考。為了擁有一個積極思考的大腦,請建立早睡少起的習慣。
早起對媽咪也有很多好處,早晨的陽光可以讓「血清素」充分分泌,降低焦躁或不安的情緒,養成樂觀的心情,也能夠給帶來寶寶安穩的感覺。能夠在晚上10~2點生長激素分泌的時段熟睡,活躍肌膚的新陳代謝,還能帶來逆齡的效果。
延伸閱讀:這些觀念錯了嗎? 16個育兒迷思大破除!
這裡是寶寶一天理想的生活作息,將寶寶的月齡分為四大時期,針對不同時期調整作息的方法技巧都在這裡。跟著這樣做,就能養成寶寶早睡早起的規律作息,寶寶自然更健康更好帶。
寶寶要習慣媽媽肚子以外的世界,需要一點點的時間,媽媽要好好地引導。
*守護期(0~2個月)
還無法分別白天晚上,沒有建立睡眠習慣的時期。可以先配合寶寶的步調,但早上要打開窗簾讓室內明亮,晚上則調低照明保持黑暗,讓寶寶了解日夜的差異。
*準備期(3~4個月)
慢慢的開始區別出日夜的不同,但也會出現日夜顛倒的案例。要注意盡量在8點起床,如果還沒起床,也要將窗簾拉開,輕聲把寶寶叫起來。
*開始期(5~11個月)
進入副食品的階段,外出活動也增多了,差不多可以開始調整生活作息。以早起為基礎,訂定明確的散步、午睡、洗澡、副食品與就寢的時間。
*確立期(1~2歲)
會搖搖晃晃地走路,從副食品攝取大多數的營養,體力變好了,需要增加白天的活動量,不論室內或室外,以可以走動或跳舞等體力活動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