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奶的原因有很多種,像是水分補充不足、吃太油膩的食物、寶寶含乳方式不正確、皮脂腺開口阻塞、奶量過於豐沛、突然拉長哺乳間隔等...都可能造成塞奶,乳腺阻塞時,媽咪可以明顯感覺到乳房某處開始出現硬塊、腫痛,擠奶時也會發現流速變小、甚至擠不出來。
當乳房出現硬塊時要多留意,這通常表示某幾條乳腺已經塞住了,當嚴重阻塞時,乳汁中含有的水分、糖分、蛋白質即成為孳生細菌的溫床,可能誘發乳腺炎。但到底是乳管阻塞還是乳腺炎抑或是許多媽咪擔心的乳腺膿瘍,差異在於程度,乳腺「炎」顧名思意就是紅腫熱痛,伴隨有發燒症狀;乳腺阻塞則不會發燒。
一般來說,媽咪患有乳腺炎要趕緊就醫處理,雖然會以抗生素治療,但仍可持續哺乳;擁有中西醫整合醫學專長的林齊魁醫師也建議母乳媽媽們不要畏懼就醫,調養好自己更能照顧好寶寶,中醫擅長依據體質和個別情況給予處方;若持續發炎不處理,演變成膿瘍後,其奶水的細菌會變得更多更複雜,讓寶寶喝到絕非好事。
不論如何,塞奶時第一步還是要持續的擠奶,持續排空乳汁是緩解塞奶的最佳方式,因此塞奶期間不可停止哺乳,在無法哺乳的情況下,可改用擠乳器定時擠出奶水。如果屬於奶水過多的母親,可以試試看適量飲用黃耆茶。
如果媽咪感覺到很脹或痛,可以用高麗菜冷敷,一方面是高麗菜葉的弧度正好與乳房相似,取得方便;另一方面則是高麗菜葉含硫化物成分能解熱、消腫,但高麗菜並非萬用,若媽咪的乳腺已經發炎了,就一定要治療。
過去會以熱敷來引出奶水,但現在不太建議直接熱敷腫脹處,因為熱敷過頭,乳腺管會膨脹,奶就會更難出來。不妨試試看泡溫水澡,用蓮蓬頭沖刷背部,讓身體放鬆,一邊泡澡、一邊擠奶,但切記不要用水柱直接沖洗胸部,但太熱的水反而會適得其反。
很多媽咪一旦塞奶了,就會找按摩師處理,但台灣母乳協會秘書長高宜伶提醒,找按摩師處理不一定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專業醫療人員通常更有幫助!像是中醫師透過藥物調理或針灸,或是復健科醫師或物理治療師透過深度超音波等協助媽咪處裡深度的阻塞。
尋求外力協助之前,媽咪們可以試著練習手擠乳了解自己的身體。第一次面對乳腺阻塞難免緊張,甚至大部分媽咪會直接猛推硬塊處,或者從硬塊後方往乳頭方向推壓,其實這麼做不但會加劇疼痛感,也可能造成乳房組織受傷,甚至使發炎情況更為嚴重。
解決塞奶就像大禹治水,要一段段地疏通,手法和目的都在於前端的乳汁排出,後端的硬塊便可慢慢散去。媽咪可以從乳頭當一個同心圓,先疏通乳暈處,因為塞奶嚴重時,乳頭會變短、變滑,導致寶寶無法含乳,所以媽咪可以先試著舒緩乳暈,以自己能接受的力道按壓、震盪,若乳暈處通暢了,就能先讓寶寶吸奶,必要時,也可以再手握拳,以關節處慢慢的去震盪、鬆動後面緊繃的乳房組織。
林齊魁醫師建議,穴位按摩也許可緩解脹奶問題,如:「內關穴」、「太沖穴」、「行間穴」、「陽陵泉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