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雨天或降溫就小毛病不斷,身體怎麼越來越像「氣象台」﹖今年過年後的天氣總是陰雨綿綿或溫差很大(常常白天和晚上溫差10度以上),在這種不穩定的天氣,前來就診的患者對病症的描述真是無奇不有,從感冒症狀到呼吸系統、腸胃不適、皮膚症狀、睡眠障礙等各種問題。
我們人體除了溫度控制必須穩定外,濕度的變化也不能太大,最舒適的濕度大約在55~60%左右。然而,通常只要一下雨,濕度就會高達75~80%以上,濕度一旦提升,也會將體感溫度降低,此時非常容易因為降溫而感冒,因為濕度越高也容易讓病菌加速擴散及感染;還有濕度也是一種過敏原,促使皮膚或呼吸系統過敏症狀發生,以下就分述各個系統的病症及注意事項。
「營衛不調」處置方式
中醫所謂的「營衛不調」,指的就是皮膚表面毛細孔對溫度及濕度的調適出了一些小問題,常見症狀為惡寒發熱、畏風、噴嚏、頭重、頭痛、項背肌肉痠痛、昏沉感等,這是中醫特有的診斷「表症」,有感冒的初期症狀卻無感染的症狀(例如:咽喉腫痛、黃綠涕、黃粘痰、發高燒等),這種情形通常在西醫診斷只會給維生素C且建議多休息,此時如果能適當治療,感冒會很快痊癒,中藥通常給予發表、發汗的藥物,像是桂枝湯、葛根湯、柴胡桂枝湯等方劑,服用後大多立即得以緩解;自行簡單處置方面,也可以用生薑煮一點紅糖或黑糖後飲用再洗熱水澡,或到棉被裡保暖,讓汗微微流出即可。如果不予理會,通常隔1~2天就會開始出現鼻水、鼻涕、咽乾痛、咳嗽等呼吸系統症狀。
濕度過高,引起的頭痛常會伴隨「頭重」,背部有沉重感,而且夾雜有輕微的腸胃症狀:反胃感及食慾不好,這種風濕頭痛服用止痛藥的效果很差,降溫及下雨會加重頭痛的感覺;風濕頭痛的部位常見於後頭及頭頂,中醫會給予羌活勝濕湯這種去濕的方劑,效果非常顯著。一旦影響呼吸系統,就開始出現胸悶、呼吸不暢、咳嗽。濕度過高會影響肺泡裡交換氧氣的效率,使呼吸急促,同時也有胸悶感,此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開空調或除濕機。濕度高所引起痰濕咳嗽的症狀,包括咳嗽有痰、痰白粘、胸悶感明顯,除了給化痰濕的藥物之外,重點是建議患者減少冷飲、甜食及乳製品的攝取,才能較快得到療效;有些慢性鼻炎或慢性咳嗽在此刻也會因為濕度過高,形成一種過敏原而反覆發作,治療方法也是根據症狀而異,重點也是必須戒冰品及冷飲、生食。
皮膚出現4狀況
因為濕度高引起的皮膚問題有以下幾類:
‧濕疹:通常在手足四肢末端有小水泡,搔癢感覺很強烈,而且一旦抓破,水泡會擴散範圍。
‧黴菌:最常見就是香港腳,在足趾間不斷脫皮及搔癢。目前治黴菌的藥物已經非常速效,只是除了治療,還必須注意襪子的清潔或更換及鞋子的透氣度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癢疹:很多人一到冬天就開始冬季癢,沒有固定位置,全身都會癢,降溫及下雨後特別癢,這種皮膚問題可以使用乳液或敏感專用的清潔劑,通常可以改善。
‧皮膚乾裂:冬季降溫或連續雨天後,開始局部皮膚粗糙,然後裂傷,使用藥物及乳液都不易痊癒,這種狀況連使用類固醇效果都不好,此類患者在中醫診斷通常屬於「血虛」體質,調理一段時間後即可見療效。
腹瀉、睡眠障礙怎麼辦?
腸胃功能紊亂問題也是很常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腹瀉。這種腹瀉通常不會有明顯腹痛,只是排便軟粘而非水瀉,常會伴隨腹脹,只要服用一些簡單的腸胃藥,例如:平胃散、藿香正氣散、香砂六君子湯、參苓白朮散等方劑很快就會解決,但是重點是要忌冷飲及生食。
最後還有一樣比較特別的問題,就是因為濕冷天氣而情緒不佳及睡眠障礙,最近接到很多這種案例,通常使用中醫特有的自律神經調整劑(柴胡方劑)的效果就很好,建議不要隨意使用安眠藥,這只是暫時性的自律神經失調,並不是真的睡眠障礙。
現職:百漢中醫集團醫師
專長:婦科:多囊性卵巢、懷孕調理(孕前準備、受孕困難、孕期初期不適症調理)、月經不調、經痛、更年期症候群、月子調理、更年期症候群;兒科:青少年轉骨期調理、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食慾不佳、妥瑞氏症;自律神經失調:大腸激躁症、焦慮胸悶心悸、失眠、腸胃功能紊亂、恐慌症、睡眠障礙;針灸:帕金森氏症、各種酸痛麻症之速效、中風症候群、不服藥之各種病症治療、免疫性疾患、神經系統疾患、癌症控制或是化放療後不適症之緩解、美顏針
經歷:國立陽明大學生物醫事影像暨放射科學系畢業、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畢業、詠春中醫診所主治醫師、瑞康中醫診所主治醫師、永康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寶吉祥中醫診所主治醫師、鎂和中醫診所院長、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監事、嬰兒與母親雜誌專欄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