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欄 醫師專欄

令家長頭痛的小兒慢性腹痛

小孩三不五時喊一下肚子痛,也不知道是孩子是真痛還是假痛?不理它,似乎腹痛自己會消失,但有時也可嚴重到無法上學,或上班當中接到幼兒園來的緊急電話要求就醫,等真正帶小孩到醫院時,他又說不痛了。久而久之,腹痛好像是「狼來了」故事中的主角,雖然前幾次醫師都說目前沒問題,但許多父母又怕因為疏忽大意而延誤病情,搞得一個頭兩個大。

令家長頭痛的小兒慢性腹痛

「臟器型」VS「功能性」腹痛

慢性腹痛的原因很多,包括真正可以找到哪個器官出問題的「臟器型」,也有的只是功能性的消化不良、腸躁症或伴隨著偏頭痛而來的腹痛,若上述都不是,最後找不出原因,就歸類為功能性的腹痛。

 

臟器型的腹痛通常有幾個特點:可能會痛到醒過來;伴隨著明顯的嘔吐、便秘、腹瀉、脹氣;血便;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或生長遲滯;排便或排尿習慣改變;解尿疼痛或血尿;腹部有明顯觸痛感。

 

功能型的腹痛也有幾個特點:很難描述痛的感覺和位置;與進食、運動、排便無關;可能伴隨著其他症狀如噁心、頭暈、頭痛或疲倦;疼痛時間通常小於一小時;家人也有腸胃的問題。功能性的腹痛常在壓力或焦慮下產生,這些壓力來自於家中有弟妹出生、家人生病、或剛上學。

 

什麼情況下,需立刻就診?

血便、嚴重腹瀉、反覆的嘔吐;腹痛持續超過一小時以上或者在24小時之後還在斷斷續續嚴重腹痛;一段長時間拒食;高燒(39度C以上)或發燒超過3天;頻尿、解尿疼痛;活動力降低。當然,若小孩尚有慢性便秘(也就是一個星期大便次數少於兩次或三次)、食慾減退、體重減輕、或沒有吃多少就飽,也要找時間就診。

 

就診前,家長可以先做小孩腹痛的日記以提供醫師參考,紀錄包括何時發生、持續多久、 疼痛指數(一分到五分)、有無影響作息(上學、運動、遊戲)、可能誘發的原因(食物、活動、壓力、情緒)、在家緩解疼痛的方法。

 

慢性腹痛的治療需要時間

關於慢性腹痛的治療,如果是臟器型的原因,就針對個別原因來治療(如改善便秘的問題)。然而,大多數的慢性腹痛屬於功能性的原因,那治療可能就要花上一段時間,因為沒有單一最好的治療,所以要多管齊下,配合醫師的指示定期回診。治療的首要目標先讓腹痛不影響小孩作息,回復正常的活動,第二個目標是找出最好的方式(還是要花些時間)來減輕疼痛感。千萬不要以為小孩是故意不上學或引起注意而假裝腹痛來責罵小孩,或者小孩一腹痛,家長就表現的很緊張,其實這些只會強化小孩腹痛的感覺,於事無補。相反的,不要否定小孩的痛,多花些時間陪小孩,聊聊腹痛以外的事,轉移注意力,對於大小孩,父母則可教他深呼吸,一天兩次,一次至少十分鐘,即使在疼痛的時候也可進行。

 

飲食方面,若懷疑是對牛奶中的乳糖不耐造成,可以嘗試一些消化酵素或先停牛奶兩週,如果症狀沒改善,就應該不是乳糖不耐症,可以放心再喝牛奶。對於便秘引起的腹痛,除了多喝水和吃高纖的食物外,對於慢性便秘,有時需搭配藥物治療。一些可能會加重慢性腹痛的食物也要小心,如高脂食物、含咖啡因的食物、易產生脹氣的食物(高麗菜、花椰菜、洋蔥、蘋果、葡萄及豆類)。

 

慢性腹痛的處理需要時間,當然也必須先排除一些臟器的原因,雖然可能之前安排的檢查是正常,但若腹痛嚴重度增加、頻率增加、或出現新的症狀就要再找醫師重新評估,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