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技術主任王秀靖表示,面對這個問題時,家長首先應該先釐清寶寶為什麼哭?寶寶在有特別的需求,需要被滿足的時候,才會出現哭泣的行為,因此當寶寶哭泣,表示寶寶需要被安撫。但是,父母親及其他照顧者要提供什麼樣的安撫?安撫的強度如何?是需要思考的。而且同樣的安撫手段,對不同的寶寶來說,效果可能是不一樣的。
王秀靖技術主任指出,因為「擁抱」是一種最強烈的安撫方案。當寶寶被「抱」起來時,寶寶可聽見媽咪穩定的心跳聲,並接觸到媽咪皮膚,對寶寶的感受來說,他們可以從「擁抱」得到非常強烈的深度壓覺;從與「媽咪」的身體接觸得到「溫暖」的感覺及「節奏穩定且熟悉」的母親心跳聲,因此「擁抱」是一種非常強烈的、可令神經系統得到安撫的一項方案。所以,「擁抱」可以讓大部分哭得激烈的寶寶被安撫,能讓寶寶的情緒穩定下來。
可是,如果寶寶每一次情緒不穩的時候,都用那麼強烈的方案去安撫,也有可能造成寶寶「自我調控情緒的能力」變差。由於每一個寶寶,遇到事情的反應強度,自出生開始就不一樣。舉例來說,有些寶寶當家長一開房門時被嚇到,就馬上哭了;而有些寶寶則是會先表現警覺,例如:看看是發生了什麼事情,然後才開始哭。所以,在寶寶表現出警覺時,父母親就開口出聲,寶寶注意到是熟悉的人來了,他們就不會產生哭泣的行為,甚至會因父母親的來到,表現出高興的情緒。
換句話說,家長應該以寶寶的反應強度,來決定給予寶寶需要的安撫強度。若寶寶屬於反應強度很強的,就可考慮提供強烈的安撫方案(如:抱抱)。反之,如果寶寶哭泣反應不那麼激烈,或許只是透過媽咪聲音安撫,像是安慰寶寶說:「媽咪來了喔!」或是拍拍寶貝等,孩子就可以從大聲哭鬧轉而低聲抽咽了。
此外,抱寶寶時,如果加上與孩子互動及對話,或只是提供溫暖的擁抱觸覺,兩者的安撫深度也是不同的。因此,搭配安撫的一些小技巧,也能讓寶寶獲得不同的安撫程度;而越是深度的安撫,越能讓寶貝頓時感覺有「救星來了」的意味。
王秀靖技術主任表示,即使是六個月的寶寶,如果寶寶屬於反應強度很強烈的,也可能會有愛打人、愛尖叫的表現,如:當媽咪抱起他,就會開始拼命搥打媽咪的身體或肩膀。一歲的寶寶也是,有些是因為本身的反應強度很強,有些可能是學自於自己的哥哥姊姊,他們的動作很大,也喜歡用打人的方式,來引起他人的注意。像這些還不熟悉社會及人際互動技巧的孩子,一旦有這些行為,其實也都應該是要被制止的。
但是,上述也是孩子的一種學習成長經驗;因此,家長也不需要用責罵的方式來教育他。比方說,當小朋友要找媽咪,結果媽咪都沒有理他,這時他會走到媽咪身邊開始打媽咪,或者用更強烈的尖叫方式,企圖引起媽咪對他的注意。
基本上,三歲前的孩子,都會有特別需要某些「特定人士」的目光。不過,一歲半至三歲前的孩子,有時是出於某種「特定的需要及目的」並沒有被家長滿足的情況下所發生的。這些需要就包括了各種的可能,好比孩子要求家長特定買一種餅乾給他吃,或是特定就是要媽咪抱。但是這些需要的背後,最常見的其實就只是「要妳(爸爸、媽媽)理睬我」而已。
如果孩子經常是如此表現,在某一方面,也可能代表爸媽給的回應可能不夠快的緣故。其次,家長跟寶寶遊戲的方案,如果經常是刺激太強烈,也可能會無意中暗示寶寶,必須學習這種比較強烈的刺激與反應。例如:某些家長跟寶寶玩耍的動作很大之外,也一定要讓寶寶玩到興奮尖叫,這樣就會讓寶寶對於尖叫及興奮打人等表現,認為是很正常的。
其次,有些孩子的氣質,天生比較外向,或者無法感受自己施力的大小,所以動作總是很大,也不知道這樣的力道是否太強。這些也都需要家長幫孩子適時做個提醒,以制止這些錯誤的行為表現。而針對一歲半以下的寶寶,王秀靖技術主任更表示,可以幫寶寶多重複一次正確的經驗。比方說,寶寶習慣用尖叫的方式找爸媽時,先不要立刻解決寶寶的需要;而是先向寶寶詢問:「你是不是想找媽咪?」然後提醒他:「下一次你要找媽咪時,可以先拍拍媽咪,然後我就知道你要找我了喔!」如此就能讓寶寶逐漸了解,怎樣才是表述個人需求的正確方法,而非每一次都要用力尖叫。
至於一歲半以上的孩子,言語及學習等認知能力都比較好時,除了可以利用口頭勸戒引導外,也可以透過繪本故事、好的卡通節目,乃至於手足間的相互效倣等方式,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認知學習到什麼才是對的行為,以及什麼是錯誤的行為;這些都是矯正孩子錯誤的一種「演練」選項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