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顧名思義就是未足月便出生,因器官發育和體重皆未達正常標準,經常伴隨許多疾病風險。早產兒的成長過程,往往比起一般足月兒,來得更加辛苦與不易,除了需要醫護人員協助治療,更需要父母細心照料與陪伴,才能幫助早產兒平安度過難關。
關於「早產」的定義,是指懷孕週數滿20週,但未滿37週出生的嬰兒。一般來說,懷孕37週以後,因為胎兒的器官發育、生理反射及血液循環等皆相對穩定,可以算是足月生產。
仁愛醫院財團法人小兒科主治醫師江明儒表示,胎兒若是小於20週出生,存活率是微乎其微,因此,在臺灣通常是指懷孕24週以上出生的寶寶,但每個國家對於急救早產兒的定異不同,像是日本出生22週以後就有存活機率。
亞東紀念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梁翔說明,關於早產的定義,不單只有考量懷孕週數,同時也會依據出生時體重重量,區分出不同的照顧方式,例如:出生體重1500~2500克,稱為「低體重早產兒」;1000~1500克,為「非常低體重早產兒」;1000克以下,即為「極低體重早產兒」。寶寶的出生體重,可作為區隔預後狀況,基本上,只要胎兒體重超過1000克,其預後狀況便有明顯差異。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整理出胎兒體重大小與存活率的關聯性。
出生體重 |
存活率 |
500~750克 |
約50% |
750~1000克 |
約85% |
1000~1250克 |
約95% |
1250~1500克 |
96%以上 |
在臺灣,每年約有20萬名新生兒,早產兒比例佔8~9%,其中,體重低於1500克的早產兒(非常低體重兒),佔所有新生兒佔0.7~0.8%,這些嬌小、柔弱的早產寶寶,存在各種問題與疾病風險,而且有許多問題都是無法治療改善,因此,在懷孕期間應該審慎預防早產,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關於導致早產的危險因子,大致可分為母體因素、胎兒因素。
大部分的早產狀況,很難找出明確原因證實,譬如有些孕婦習慣性早產,早產機率相對較高,所以在懷孕過程,孕媽咪應該定期進行產檢,並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其他關於疾病因素包括:先天性子宮異常、子宮頸閉鎖不全、羊水過多或過少、胎盤早期剝離、多胞胎、感染、子癲症、子癲前症、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以及心肺疾病等,皆可能導致早產發生。
梁翔醫師說到,除了上述疾病因素,早產也和孕婦的個人習慣息息相關,像是吸菸、飲酒、不當使用藥物、作息不正常及營養不足等,江明儒醫師提到,孕婦每週體重增加小於0.27公斤,整個孕期體重增加小於10公斤,體重增加不足,也是嬰兒早產的風險之一。此外,產婦年齡超過40歲或未滿18歲,也會提高早產的風險。
寶寶先天畸形或染色體異常、胎兒受到感染等,皆會導致早產,梁翔醫師說到,子宮相當敏感,如果胎兒出現先天異常或是問題,人體的淘汰機制便會促進子宮提前分娩,因而導致早產發生。
看到剛出生白白胖胖的小嬰兒,總讓人忍不住直呼好可愛,然而,早產寶寶的外型卻不像足月兒般,提前生產的緣故,除了體型明顯瘦小之外,由於早產兒缺乏足夠的皮下脂肪、皮膚薄,可以清楚看見身上的血管,此外,肌膚角質層發育未成熟,所以身體有較多的胎毛覆蓋,江明儒醫師解釋,因為皮膚薄、脆弱的關係,所以無法維持體溫、水分也容易喪失。而早產兒的肌肉張力不佳,身體通常是呈現柔軟狀,像是可以輕易拉起腳跟碰觸耳朵、手肘越過身體中線等動作。
梁翔醫師進一步說明,早產兒的手腳掌紋路少、平滑,耳朵軟骨發育未完全,導致彈性不佳,容易受到外力而改變。生殖器官方面,早產女嬰的小陰唇和陰蒂明顯外露,未被大陰唇覆蓋;而男嬰則是陰囊較小、皺摺少,睪丸未降至陰囊,容易有隱睪問題,需要特別注意。
除了外表特徵的差異之外,關於早產兒身體各項系統的功能與表徵為何?下列一一說明。
神經系統,包括反射動作、體溫調節、吸吮能力等,一般來說,早產兒的神經系統表現較差,梁翔醫師表示,所謂的反射動作即是生理保護機制,譬如小朋友喝水容易嗆到,便是因為反射能力未成熟所致,因此,父母在照顧早產兒時,必須更加小心。而吸吮能力,通常是等到34週以後,才會逐漸發展成熟,如果是週數較小的寶寶,需要使用管餵輔助(如口餵管或鼻餵管),原則上,會先給孩子吸吮安撫奶嘴,假如吸吮表現良好,便可以開始嘗試餵母乳。江明儒醫師解釋,正常情況下,寶寶一出生後會有尋乳反射,而尋乳反射大約在28~34週會慢慢出現並成熟,因此,34週前出生的寶寶,便可能缺乏尋乳的生理反應,此外,由於早產兒的協調性不佳,吸吮時可能會忘記呼吸,容易發生嗆奶狀況,提醒家長在餵食寶寶時,需要特別注意。
至於體溫調節的能力,早產兒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未完全,再加上皮膚薄、皮下脂肪不足等因素,因而無法維持正常體溫,容易有失溫的危險。江醫師補充,若是以寶寶平均生長表現來說,手掌握拳的反射動作,大約是34週,眨眼反射動作,大概是28週、而四肢的反射動作,則是32週左右出現,雖說每個孩子生長狀況不同,但仍可依此做為寶寶發育的觀察要點。
胎兒在母體內並不需要靠自己呼吸,完全是依賴臍帶提供氧氣,直到出生後,受到環境溫度的改變,才會開啟肺部的呼吸系統,由於胎兒在媽媽肚子裡時,其肺部充滿液體,因此,在出生以後,嬰兒將空氣吸入肺部,肺部擴張,將肺部內的液體排出,並依賴表面張力素(Surfactant)維持肺泡張力,使肺部不至於塌陷,才能順利進行氣體交換。
肺部是身體最後一個成熟的器官,梁翔醫師說明,肺部發展必須到35週以後,才能算是完全成熟,若是早於35週前出生的孩子,便容易有呼吸異常或呼吸窘迫症候群等問題,為了避免這類狀況發生,產婦若有早產跡象,通常會希望安胎到35週後,抑或是施打肺部成熟劑(類固醇)方式,促進胎兒的肺泡成熟,另外,早產兒的呼吸中樞發育未成熟,可能出現呼吸不規律或呼吸暫停的現象,提醒家長應留意小心。
關於早產兒的心血管功能異常,首先是血液循環問題,正常情況下,動脈導管會在寶寶出生3天後自動關閉,然而,早產兒卻經常延遲關閉,江明儒醫師解釋,動脈導管無法自動關閉,會導致身體的血液循環不足,而心臟為應付全身血液循環,心臟必須得更用力運行,因而造成左心室衰竭。其次,由於動脈導管無法關閉,血流便會從壓力較高的主動脈流向肺動脈,便會容易引發呼吸喘、呼吸不穩定的狀況發生。另外,早產兒也常有凝血功能障礙,因肝臟功能尚未成熟,缺乏維生素K的情況下,造成凝血因子製造不足,容易有出血的情況。
早產兒的胃容量小,而且蠕動能力弱、頻率慢,消化功能不佳,因此,在餵食上須以少量多餐的方式,大約2~3鐘頭餵食1次,梁翔醫師說明,腸胃道在消化食物時,需要酵素才能分解食物中的分子,如蛋白質、脂肪、醣類等,然而,早產兒因其消化器官包括胃腸道、消化酵素的發育未成熟,尤其是消化乳糖的酵素不足,因此,建議最好盡量以母乳餵食,可以幫助寶寶吸收營養,並降低過敏機率。
由於早產兒的皮膚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容易受到病菌感染,江明儒醫師表示,一般來說,進入懷孕後期,媽媽的免疫球蛋白G會透過胎盤給予胎兒,等到寶寶出生後,其抗體可以維持6個月時間,保護寶寶免受病菌侵擾,然而,早產兒往往缺乏免疫球蛋白G保護,因抵抗力較差、補體量及功能均不足,殺菌功能出現缺陷,導致早產兒抵抗力低,容易受到感染。
除此之外,由於早產兒身上常有許多管線,像是施打點滴、主靜脈導管、鼻餵管等侵入性的管路,也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因此,在照護上須更加費心。
早產兒因器官不成熟而產生許多問題,常見的併發症包括:呼吸功能異常、心血管功能異常、壞死性腸炎、視網膜病變等,其實大部分的早產併發症皆不容易治療,必須有醫護人員和家長的悉心照料,才能順利健康成長。有關早產常見併發症有哪些呢?下列由小兒科醫師為您詳細說明。
若將肺部比喻為海綿,當海綿充滿水,空氣便無法順利進入海棉內,因此,寶寶出生後,表面張力素的作用使得肺泡得以維持適當張力而張開,進行氣體交換作用。梁翔醫師表示,35週以前出生的寶寶,因肺部發育不全,表面張力素的不足,造成呼吸狀況不佳,一般來說,會使用插管輔助呼吸,或是利用藥物協助肺泡擴張,依照孩子呼吸窘迫程度,給予合適的處置方式。梁翔醫師說明,促進肺部張開可分為兩種方式,首先是「打氣進入肺部」,利用呼吸器的原理,將肺部撐開,但是呼吸器的使用有時會產生氣胸等併發症,此時還需要胸管的引流。再者是「使用藥物」,經由氣管內管給予表面張力素,有穩定肺泡的作用,可以增加早產兒的存活率、降低罹病率。
正常來說,孕婦若有早產跡象,可提前施打類固醇,促進胎兒的肺泡成熟,江明儒醫師說到,如果能安胎待產,建議盡量安胎超過35周以後。此外,孕婦患有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高胰島素血症等,會影響胎兒的肺泡張力素形成,即便是足月生產,寶寶也容易會有呼吸窘迫的問題,因此,希望媽咪在孕期做好體重與血糖控制。
許多早產兒都有「呼吸暫停」的狀況,所謂的呼吸暫停,是指停止呼吸20秒以上,或是合併心跳下降每分鐘小於80下,江明儒醫師表示,早產兒之所以會發生呼吸暫停,主要是因為大腦發展未成熟,另外,像是呼吸道狹窄、呼吸能力較弱等,也是可能原因之一。江醫師提到,臨床上發現孩子有腦部出血、感染、代謝異常等問題,往往也會出現呼吸暫停的現象,所以照顧新生兒時,若是呼吸暫停狀況頻繁發生,如每8小時超過4次呼吸暫停,或是1天內有超過6次呼吸暫停狀況,即需要進一步詳細檢查確認病因。一般而言,早產兒大約34週大以後,才能脫離呼吸暫停的狀況,緊急處理狀況時,家長可以用手按摩背部給予刺激,提醒孩子恢復呼吸功能,如果呼吸暫停次數過於頻繁,排除疾病因素之外,可開立治療藥物,也能減少呼吸暫停狀況發生,或是使用正壓呼吸器協助呼吸順暢。
早產兒的腸胃道尚未成熟,容易因為各種因素而造成壞死性腸炎,江明儒醫師說到,早產兒因腸道黏膜不佳、免疫功能弱,當細菌趁機入侵腸壁,並在腸壁產生空氣,造成腸子缺血而發黑,即壞死性腸炎,其處理方式是先暫時禁食,讓腸子適時休息,並照X光觀察腸胃狀況,倘若情況輕微,可先開立抗生素消滅細菌,大約1到2禮拜就可復原。
江醫師說到,健康腹壁應該是呈紅潤色,假如顏色變得深藍、藍黑色,並出現腹脹、血壓降低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可能出現腸破裂、出血、休克等嚴重的狀況,便需要會同小兒外科醫師進行手術,切除壞死的腸子。
超過一半以上的早產兒都會有心血管異常問題,最常見的是開放性動脈導管,梁翔醫師表示,正常情況下,寶寶出生後,動脈導管會自動關閉,但早產兒因發育未完全,連接主動脈和肺動脈的血管,無法完全閉合,造成動脈的血液進入肺部,而影響肺部功能,需要仰賴呼吸器或使用藥物治療改善,甚至是透過手術將血管進行綁紮。由於心肺功能息息相關,開放性動脈導管會影響肺血管的循環,當肺部充血時,便容易影響呼吸功能,並導致心臟衰竭。
江明儒醫師談到,動脈導管關閉的關鍵在於血氧分壓和前列腺素的平衡,血氧濃度增加有助於導管關閉,而前列腺素(PGE)則會造成血管舒張,由於早產兒出生週數較小,對於血管中的前列腺素反應較敏感,才會導致動脈導管閉合困難。
腦室內出血好發於早產兒,主要是和缺氧和血壓浮動過大有密切關係,腦室內出血,是指側腦室外圍,位於尾核和視丘的神經交界處,視管膜下方的神經元胚細胞聚集體,其周圍布滿血管,因早產兒血管肌肉不成熟,而且常有血壓浮動現象,像是早產寶寶常需要插管、抽痰或動脈導管閉鎖不全等,皆會造成血壓上升、波動不穩,容易發生血管破裂、出血。
依據腦室內出血狀況,共分為4等級:
第1度:視管膜下出血,局限於神經原胚細胞聚集體附近,出血情況輕微,預後可自然痊癒。
第2度:腦室內出血,腦室尚未擴張,但出血量面積佔側腦室的10~50%,預後可自然復原,但需特別注意若有血塊引起阻塞,便可能引發水腦症。
第3度:腦室內出血,合併有腦室擴張,出血量較第2度嚴重,血量面積佔側腦室面積的50%以上,腦室擴張壓迫正常神經,並影響腦部發育。
第4度:腦室內出血,合併腦實質出血,當腦室內血塊增大,腦室內壓力增加,造成腦室周圍靜脈回流阻塞,導致腦室周圍的缺血性傷害。
江明儒醫師說到,腦室內出血大多發生於出生後的前3天內,因為寶寶身體狀況較不穩定,缺乏良好的凝血功能,容易發生腦室內出血,一旦有腦室有萎縮、空洞化等狀況,便會造成永久性傷害。一般來說,新生兒在出生後1個星期內,會接受超音波檢查腦部,確認有無出血或異常狀況。而嚴重的腦室內出血,會影響腦部發育、四肢動作發展等,手腳無法行動自如,呈現腦性麻病狀態,因此,惟有預防早產才能避免上述各項危險情況。
延伸閱讀:包巾包法、哄睡祕技大公開!嬰兒室護理長教你正確安撫寶寶
還有哪二種常見的併發症?早產的寶寶在照顧上又該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