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內向vs外向!別貼標籤,掌握孩子個性,才能創造學習優勢

孩子的個性是遺傳因素還是後天環境影響?有些孩子生來性情平靜沉穩,而有些則是活潑好動,針對孩子不同個性的展現,可以區分為內向和外向性格,外向的孩子總是笑臉迎人,彷彿有用不完的精力;內向的孩子害羞膽怯,時常依偎在爸媽身旁。身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好性格,然而內向或外向的個性真的有好壞之分嗎?
內向vs外向!別貼標籤,掌握孩子個性,才能創造學習優勢

 

常見到父母會擔憂孩子過於內向,可能會被同學欺負?對於外向的孩子,則又擔心太調皮,會不會耽誤學業功課?諸如此類的煩惱總會讓家長困擾不已,面對每個孩子個性上的差異,爸比媽咪要如何善用孩子的性格創造優勢,並且培養學習上的競爭力?

小孩個性大不同

關於孩子內向和外向表現,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行為方式,輔仁大學職能治療系助理教授傅中珮解釋,如同人的視覺和聽覺能力,會因為個體不同而有所差異,孩子的性格展現,基本上和遺傳有很大的關聯性,遺傳基因會影響孩子氣質顯現。另外,後天環境的教養方式,像是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親子間的關係,甚至是小朋友在學校與同學和老師的互動,也都會間接形塑孩子的性格。

傅中珮老師表示,內向和外向的表露,對年紀小的孩子而言,是天生氣質的展現,等到長大後,慢慢受到外在環境影響,就可稱為個性的表現。父母面對孩子天生的氣質,不應該以好、壞來做評論,譬如內向的孩子害羞、不擅說話,就認為沒禮貌,而外向的孩子喜愛熱鬧、喧嘩,則被斥責孩子沒規矩等,這些都是錯誤的教養態度。其實內、外向的小孩都有各自合適的教養方式,只要教導的方式正確,加上適當的學習環境,不論是內向還是外向的孩子,都可以有良好的學習表現。

 

孩子性格的發展

1歲以前的嬰兒表達能力並不明顯,建議爸媽可以觀察寶寶的行為,例如活動量的大小以及是否規律,來做為判斷孩子性格取向的方法。由於嬰幼兒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較少,所以要等到3歲到7歲期間,才是小朋友個性形成的關鍵期,這個年紀的孩子開始和社會互動,個性的形塑也會逐漸穩定,到7歲左右就會發展出完整的個性。傅中珮老師補充,孩子的性格並非是全然不變,也會因為人生的重大事件而有所轉變,比如面臨親人的生離死別、大學考試不理想等,外來事件的衝擊都會造成孩子的個性改變。

 

認識孩子的氣質9個面向

想培養孩子的優勢面,前提是必須了解孩子的性格,爸媽可以從哪些面向來探知孩子內向或外向的特點?傅中珮老師提到,小朋友的氣質表現可以運用九個面向來探討。

1.活動量:通常內向孩子活動量低,反觀外向的孩子需要大量的遊戲、活動來消耗體力。

2.規律性:指孩子能否定時的吃飯、睡覺等。內向的孩子生活作息比較規律,甚至有些孩子會一成不變,作息稍有變化反而會不適應;外向的孩子則常常想到或是看到什麼就做什麼,因此生活作息較不定時。

3.注意力分散度:孩子是否容易被外來事物影響,像是外向的孩子較容易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發生。

4.趨避性:指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例如內向孩子不喜歡探索新的事物,而外向的孩子擁有好奇心和探索事物的慾望。

5.適應度:對外在環境能否適應良好,譬如外向的孩子可以很快融入新環境,和其他人打成一片,相對的內向孩子需要較多時間適應陌生的環境。

6.堅持度:一般來說,外向的孩子堅持度較低,對事物的專注程度經常只有三分鐘熱度,而內向的小孩常有堅持度過高的情況發生,有時候甚至會無法配合其他人,造成他人的困擾。

7.反應閾:是指引起反應的刺激程度,外向的小孩反應閾低,些許刺激就會有很大的反應;性格內向者的反應閾高,即便受到外在刺激,也不輕易將情緒表露於外。

8.反應強度:外向的孩子反應強度大,不論對人事物皆是喜好分明,而內向孩子則是不善於將心情對外表現。

9.情緒本質:是指孩子的情緒表現,像是性格內向的孩子,面對他人經常面無表情或是愁眉苦臉的模樣;個性外向的孩子,外表看起來總是給人歡樂和笑咪咪的形象。

 

了解了孩子的性格氣質之後,父母又該如何因材施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