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太晚還不會走路,一定有問題?!
馬偕紀念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楊鎮宇表示,寶寶學走路的發展極為複雜,以小兒骨科的觀點來說,不只是腳,更要觀察神經的成熟度,因為大腦成熟,肢體才會成熟,也才有辦法進展到走路階段,因此,醫師注意的過程不是單純走路,而是從躺著到會翻身,以致坐、爬、站及走路。
寶寶何時會走路?常是家長關注的重點,以成長的常態分布曲線來看,小朋友平均在出生9至10個月會站、1歲會走。在常態分布曲線兩端(5%)的孩子,最早9個月就會走路(walk alone),最遲為1歲4個月;最極端的兩端(1%),最早約8個多月就會走,最遲為1歲6個月。(WHO Motor Development Study: Windows of achievement for six gross motor development milestones, WHO Multicentre Growth Reference Study Group. Acta Paediatrica, 2006; Suppl 450: 86-95)。然而,最後幾週趕上進度而學會走路,類似案例於門診中也不算罕見。
當孩子進度落後時,家長常會緊張,是否有問題而導致落後,進而求診。醫生則會了解寶寶從翻身抓握東西、坐起來(代表軀幹肌肉是穩定的)、想站起來抓東西等狀況來評估,假如整個過程都穩定持續發展,落後一、兩個月其實不用緊張。
延伸閱讀:寶貝時常頭往後仰、墊腳尖站?小心,這可能是肌肉發展異常的徵兆!
1歲半不會走或走得不好,應該就醫,以小兒骨科及復健科的參考標準而言,1歲至1歲2個月,八成以上的小朋友可以放手走。如果1歲半還不會走或走得不好,一定要找專業醫生諮詢。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都算穩定發展,1歲半之前可以再等等看,無須急著找醫師。根據觀察,父母多半是發現寶寶在1歲至1歲半這段期間,走路看起來怪怪的才就醫。
其實還是要視孩子的發展過程,只要接近時程,差不多時間從坐開始、想站起來抓東西到會走,就沒什麼問題,每位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過程。楊鎮宇醫師特別強調,一切必須等孩子準備好,時間到了自然會走,家長無法給予任何強迫。
除了不能強迫之外,也不建議以訓練方式教導孩子學走路,例如:強迫孩子每天非得站上10分鐘,達到設定的進度。此外,過程中家長可以參考以下做法及注意事項:
1.陪伴孩子經歷這些過程,並且多給予鼓勵,或採用寶寶感興趣的事物,激起他想學走路的慾望。
2.順著小孩自然發展的時程,沒有證據顯示使用學步器具會促進走路的能力。
3.寶寶學走路時,家長不要怕他跌倒,這是必然的過程。
4.家中地板做好防跌措施,避免尖銳物。
通常寶寶5、6個月會自己坐起來,表示軀幹肌肉有力氣、平衡沒問題;7~8個月會想站立,9至10、11個月想放手站,或已經可以放手站幾秒。原則上,落後3個月內還在能接受的範圍,若到1歲還無法翻身或抓握東西,即表示大腦掌管神經的成熟度比較慢,這就是警訊。
走路的動作需要軀幹和下肢肌肉平衡才能完成,如果肌肉和神經平衡有問題,在走路前就常會表現出異常,例如:神經發展有問題而影響抓握能力、吞嚥等。發展時程有落差屬正常,醫師會將正常落差時間一併納入評估,若超過一定差距,再介入治療。發現孩子發展落後時,家長可能擔心錯失黃金治療期。實際上,若太早介入醫療,也可能反而影響孩子的正常發展。如果家長有疑慮,也可在1歲半前就醫,由醫師評估是否只是站不好、學走路的時間較慢,確定是否繼續觀察或必須進一步處置。待孩子2歲仍落後很多,就要安排早期療育的介入。媽媽手冊中亦有寶寶各階段應有的發展,提供媽咪做參考。
基本上,家長帶小朋友看門診的原因大多覺得孩子走路很怪,像是走路內外八、O形腿、走路墊腳尖或拖著腳走等。建議家長就診時,明確說出奇怪的地方或情形,而非單就鄰居或家中長輩的說法就急著找醫師治療。就診時,醫師會讓小朋友走一圈觀察看看,若孩子當下無法配合或哭鬧,醫師較難評估或診斷。因此,可事先在家將寶寶走路情形(正面、背面且時間要夠長)拍攝下來,做為醫師參考依據。從門診觀察顯示,95%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再觀察,並沒有大礙。
孩子的腿型,出生1~2歲常會有O型腿,2歲半至3歲前開始出現X型腿(少數提早到2歲時),之後慢慢長直,待6、7歲左右就會消失。(Heath CH, Staheli LT. Normal limits of knee angle in white children--genu varum and genu valgum. J Pediatr Orthop. 1993 Mar-Apr;13(2):259-62)上述所說的變化並不會發生在每個小孩身上,即使是同父母所生,仍屬正常的成長現象。有些寶寶的O型腿很明顯,尤其是在走路時,這樣是否要穿支架呢?其實99%都不需要,只需追蹤、觀察後續發展即可。事實上,O型腿的孩子多半走或跑都很好,家長正確了解這是成長過程中的現象,而不是遺傳,陪伴孩子發展,無須過於操心。
不過,有些疾病會以O型腿或X型腿呈現,但比率很低,例如:缺乏維生素D而造成的佝僂症,或天生特別矮小、骨骼發展不全,都可能出現下肢的變形。一般來說,只要走路步態正常、跑步沒問題、無跛腳狀況,父母不需要特別擔心。假如家長因此造成心理壓力,亦可帶孩子就診,請專業醫師協助評估。
假如孩子個子特別嬌小、曲線落在3%以下,這些發展相較遲緩的小朋友,若真有疾病或其他問題,通常在3歲前就已併發其他症狀。假如到3足歲還有O型腿,就要尋求診治。一般而言,使用矯正支架沒有效用,支架主要用於足踝、膝蓋有問題的孩子,例如:小兒麻痺、腦性麻痺、關節僵硬等,能走能跳的孩子無須使用。
應以「適當軟度、穿得舒服、穿得住」為原則,有些人認為小朋友穿的鞋,鞋頭要圓、後跟要高、能包覆腳踝,其實不然。只要鞋底是軟的,小孩穿得住、喜歡穿,就表示這雙鞋適合他,名牌、價位絕非考量因素,但一定要帶孩子試穿。至於學走過程中,有些家長覺得孩子不穿襪子,赤腳走路比較有平衡感。其實家長最清楚孩子個性,如果屬於碰到挫折會退縮的孩子,要多給予鼓勵,也不要怕孩子跌倒。
在寶寶成長發展過程中,家長總是戰戰兢兢,深怕哪裡出問題而未及早發現。然而,父母無須給自己或寶寶太多壓力,只要孩子持續穩定的發展,即使稍為落後,也不必太過擔心。以下針對父母可能擔心孩子的狀況,分別做說明。
太早學走路其實不會增加成為扁平足的機率,因為足弓通常於小學時期才逐漸成形。在此之前孩子因為脂肪較厚,往往看不到足弓,故太早矯正並沒有幫助,只會增加孩子困擾及家長的緊張。
對於僵硬的扁平足,可就要小心。僵硬的扁平足是指足部踩平沒有足弓,墊腳尖也看不到足弓,可能是肌肉方面的問題,只要墊起腳尖有足弓就不用擔心。通常小學前都不是真的扁平足,而且扁平足也沒有一個標準,不能因為看起來很平,即為扁平足,或太過平就一定要做矯正。
約10%的扁平足在青春期才出現腳痠、活動受影響的狀況,幼兒時期則不會有此困擾。是否使用鞋墊做矯正?目前仍存疑,多半在症狀出現時才需要考慮,許多上小學後的孩子,足弓自然出現。即使小學後未改變,只要走路、運動沒有不適,不需太擔心,勿存有孩子因為小時候沒做矯正,才會出現扁平足的錯誤觀念。若長時間走路或運動,腳踝會痛,可評估使用鞋墊來輔助。
寶寶走路內八或外八,需要進行治療嗎?走路外八就像鴨子走路,除了美觀問題,沒有任何影響;內八就不同了,可能會踢到腳趾。對於這些內八或外八的寶寶,醫生會先找出是否為身體結構上問題,比較擔心的是髖關節、小腿角度、骨骼結構異常等,若兩邊有對稱,只要多觀察,待上小學後再做評估。部分成人也有輕微程度的內八,這與後天習慣有關,只要適應良好,無需特別處置。
此外,家長很擔心走路內八的孩子容易跌倒,如果小朋友走或跑都很靈活,骨骼肌肉沒有過度偏移,只需觀察即可,也可就醫檢查。假如是疾病方面,包括小兒麻痺、腦性麻痺、腫瘤或先天肢體不平衡等,造成大角度的偏移,必須考慮做矯正。
寶寶站著很正常,但走或跑就開始墊腳尖;或剛開始正常,走幾步習慣墊腳尖,絕大部分是因為好奇、覺得有趣。只要寶寶膝蓋可站直、雙腳可貼地,大多都沒有問題,家長可讓孩子試著赤腳走路再觀察看看。如果是小兒麻痺、腦性麻痺的孩子,由於腳筋比較緊,走路會墊腳尖,必要時做手術使腳筋變鬆。
若發現寶寶走路會拖著腳,或出現跛腳、長短腳等狀況,必須及早就醫介入找出原因,看結構是否出問題。很多孩子因為腳扭傷,拖著腳來門診;有些是部分肢體不平衡,需要做檢查;有的是脊椎歪斜,造成走路不平衡。也有寶寶走路姿勢有異狀前來就診,檢查後發現是髖關節脫臼引起。家長覺得寶寶走路不平衡、姿勢會晃、晃一邊或明顯歪斜或跛腳等狀況,務必就醫。
延伸閱讀:寶寶總是踮腳走路嗎?可能原因X解決方法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林嬪嬙
諮詢/馬偕紀念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楊鎮宇
模特兒/活潑弟弟昕叡
攝影/UNC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