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大致上可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份。外耳包括耳殼及外耳道,主要功能為收集聲波、將聲音傳到耳內。除此之外,外耳道會製造黏性的分泌物,形成耳垢。耳垢可以保護耳朵免於異物入侵,同時讓耳朵維持在正常濕度範圍內。中耳包括三小聽骨(錘骨、砧骨、蹬骨)、鼓膜、耳咽管以及卵圓窗。鼓膜是外耳和中耳的分界,能將外界聲波傳導至三小聽骨。耳咽管通至鼻咽部,可將空氣送至中耳,以平衡鼓膜內外的壓力。卵圓窗為內耳的門戶,藉由鐙骨將聲波傳遞至內耳。外耳收集的音波會使鼓膜震動,從而引起錘骨的震動,再導致砧骨的震動,最後使鐙骨震動而推動卵圓窗,使耳蝸內的流體運作。內耳包括耳蝸、前庭及半規管。耳蝸為聽覺器官,前庭及半規管為感覺器官。耳蝸內的聽感細胞負責接收、感知聲音以及分辨頻率。前庭及半規管可讓我們知道是否正處於移動狀態及方向,辨別個體位於空間中的位置。耳蝸和半規管分別形成耳蝸神經和前庭神經,這兩種神經結合在一起便成為第八對腦神經,將訊息傳遞至大腦的聽覺中樞(顳葉)。
基隆長庚醫院兒科講師級主治醫師林偉豪表示,外耳道有皮脂腺及耳蠟腺。皮脂腺會分泌皮脂,具有抗菌和防水特性;耳蠟腺則會分泌物牛乳狀帶黏性物質。當皮脂腺及耳蠟腺的分泌物,和皮膚自然產生的落屑及環境中物質(例如:灰塵)混合,就會形成耳垢。耳垢的型態分為乾濕兩種,乾的耳垢顏色為淺灰、黃或深褐,摸起來乾燥且易碎,像米糠;濕的耳垢顏色呈金黃,摸起來濕濕黏黏的,像蜜蠟或蠟燭。耳垢因遺傳及個人的體質差異,乾濕型態、分泌的量不盡相同,對人體來說,耳垢具有適度的保護作用,除了能隔絕外在環境的異物,還有防水的功能,而且含有免疫蛋白,可抑制細菌生長,可說是耳朵的防護罩。
一般來說,耳垢會因為我們說話、咀嚼、打呵欠的嘴部運動,自然地從耳朵排出來,多半不需要花時間清理。不過寶寶的耳道較狹窄,若平時家長沒有特別去注意耳朵的清潔與保持乾燥,假如在洗澡或游泳時耳朵有進水情形,這時耳垢容易吸水膨脹,使耳道封閉住,加上滯留在潮濕環境的耳朵內,更容易讓細菌孳生。另外,通常在6歲前的幼兒,假如鼻子、咽喉等部位受到感染時,由於耳咽管尚未完全發育成熟,病菌容易藉這個機會跑進中耳,引發中耳炎。
當寶寶出現感冒症狀,又持續哭鬧、出現抓耳朵動作,或是說耳朵痛、聽不清楚等,有這些情況出現就代表孩子有可能是罹患中耳炎了。若是延誤就醫,或沒有接受適當治療,都有可能造成耳膜穿孔、反覆發炎,甚至引起其他併發症。林偉豪醫師說明,由於中耳炎為細菌感染導致,因此必須要用抗生素去治療才有效。通常療程為7~14天,每日遵照醫師指示服藥,吃完一個療程應能逐漸改善。不過要注意的是,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吃了幾天藥之後,看到孩子恢復元氣就認為已經治療好,不需要再吃藥。林偉豪醫師叮嚀,千萬不要自行停藥,若沒有完整吃完一個療程,中耳炎沒有徹底根治,復發機率相當大,可能導致日後變成慢性中耳炎,到時就更難治療了。
孩子耳朵常見異物包括小玩具、彈珠、豆子等體積較小的東西,有些時候孩子自己都不會感到耳朵不適,甚至家長也沒有發現,等到生病就醫時經由醫師診治才發現。假如有異物塞入耳朵情況發生,建議家長不要徒手試著將異物取出,在耳朵倒入水或用其他道聽塗說方式皆不適合,有可能反將異物越弄越深,甚至把孩子的耳朵弄傷。建議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方式就是送醫,讓醫師處理會更加安全。
林偉豪醫師指出,平常不需要每日或特別去清理耳朵,但假如耳垢過多(肉眼已能看到耳垢)的情況下,還是要適度做好耳部的清潔,將耳垢挖出。而由於耳朵內的構造複雜,許多耳垢其實是肉眼看不到的,若是盲目地清理,有可能把耳垢推到耳朵更深的地方,甚至傷害耳道、耳膜,導致發炎或出血。尤其是當家長自行幫孩子清耳朵時,假如在過程中孩子躁動不安,一不小心就會弄傷孩子的耳朵。因此,家長若發現孩子耳垢過多的時候,建議還是交給專業的醫師來處理。
替寶寶洗澡時,由後到前按住耳朵,避免水滲入耳朵內。倘若發現外耳道有進水,可用棉棒將外耳道的多餘水分擦拭掉,同時要保持耳道的乾燥。等孩子大一些,則要教育他不要隨意挖耳朵,避免造成傷口,引發感染、發炎。另外,孩子如有就醫,可請醫師一併檢查耳朵,看看是否有耳垢過多或有其他異常情況,及早發現也能盡快治療。
林偉豪
學歷:長庚大學醫學系
經歷:林口長庚兒童一般醫學科主治醫師、林口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總醫師及研究員
現任:基隆長庚醫院兒科講師級主治醫師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諮詢/基隆長庚醫院兒科講師級主治醫師 林偉豪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模特兒/可愛寶寶吳彥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