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寶寶腹瀉,媽咪停看聽

寶寶頻繁的拉肚子,不但寶寶不舒服,照顧的父母也是又緊張又疲憊。寶寶發生腹瀉的原因很多樣,父母首先要了解什麼樣的狀況才稱為腹瀉,才能正確判斷是先進行飲食方面的調整,或是需要帶寶寶去就醫治療。
寶寶腹瀉,媽咪停看聽

 

STEP 1停:發現寶寶拉肚子,媽咪別慌張!
通常父母對於家中寶貝的身體狀況都會特別緊張,一發現寶寶有什麼不對勁總是慌張萬分,根據醫師以往的經驗,許多父母一看到寶寶的便便變稀,就會認為寶寶拉肚子了,事實上要稱為腹瀉,是有一些觀察重點,當家長發現寶寶的便便變稀時,可以先靜下心來,仔細想想:
1. 寶寶最近幾天吃了些什麼食物?
2. 是否有接觸到生冷的食物?
3. 寶寶手腳有無碰到不太清潔的物品?
4. 近幾天曾經帶寶寶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

之後再仔細觀察寶寶便便的形狀與次數,才能確定寶寶是否真的拉肚子了。
當寶寶發生腹瀉的狀況後,家長可先從飲食方面做改善,觀察半天或一天,若是寶寶因為飲食改善後腹瀉的情況有好轉,拉肚子的次數減少,就可以不需要看醫師,但若情況沒有改善,那就必須就醫找出病因治療。

 

STEP 2看:仔細觀察便便的樣子
STEP 3聽:聽聽專業醫師怎麼說

PART A、急性腹瀉
周宇光醫師表示,急性腹瀉最常見的原因是病毒、細菌或原生蟲的感染,或是食道中毒。
在病毒感染中以輪狀病毒與紐華克病毒、腸道病毒與腺病毒最常見,這些病毒都是可以飛沫以及接觸的方式感染,由於發生時間與感冒相似,通常醫師會以腸胃型感冒來稱呼這種病症。

遭這些病毒感染後,除了有典型或少許呼吸道症狀(流鼻水、咳嗽)外,主要以嘔吐及腹瀉來表現。因病毒主要侵犯小腸,故以水便為主,很少有出血或化膿樣稀便。
而細菌性感染以沙門菌、賀氏菌及大腸桿菌為主。經口傳染是常見的傳染途徑,當寶寶會坐會爬之後,因手、腳接觸的地方與東西變多,且寶寶常常有抓到東西就往嘴巴塞或吸吮手指的習慣,故常將環境中的細菌帶入口中引起感染。大腸桿菌,沙門菌常存在環境中;家禽、蛋、肉類、奶類等食品常常會有這些細菌污染。

因這些細菌侵犯小腸及大腸,故大便多半有帶血或黏液。有時細菌會穿過腸壁,造成全身性感染(如傷寒或副傷寒)。

有的大腸桿菌(O15H7)感染會造成滲血性尿毒症或血小板降低性紫斑。
寶寶在腹瀉時如有發燒、活動力變差、大便中有帶血或黏液(常有腥臭味),就應帶寶寶就醫,讓醫生評估腹瀉的嚴重性,並考慮看需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來治療。

PART B、慢性腹瀉
若是寶寶腹瀉的時程超過兩週,就屬於慢性腹瀉,周宇光醫師表示,慢性腹瀉的原因有很多種,包括:本身的體質、腫瘤引起的內分泌問題、腸道結構異常、身體消化酵素缺乏、後天使用抗生素過久等等,都有可能引起慢性腹瀉,必須做進一步的檢查才能確實知道原因,對症治療。通常醫師會先對大便做檢查,之後再看需要做上下腸胃道內視鏡、消化道X光等檢查。以下先就幾種較常發生的原因做說明:

˙先天性巨結腸症
這是天生的大腸有一段腸壁內神經結發育不全或缺失,在臨床症狀上會有便秘或嚴重腹瀉來表現,這種狀況下只要找出那一段異常的大腸加以切除,就可以改善病症。

˙乳類或豆類蛋白質不耐
˙乳醣不耐症
˙先天性小腸絨毛萎縮

另外,有一些自體免疫的腸病變疾病,亦是造成慢性腹瀉的原因。

而少許腸道內、外的腫瘤,會分泌一些內分泌素刺激腸道快速蠕動或腸液分泌增加,也會造成腹瀉。

腹瀉時居家照護4大重點
POINT 1、水分及電解質的補充相當重要
腹瀉時的飲食照護是相當重要的,由於寶寶在頻繁的腹瀉過程中會喪失很多水分,所以水分以及電解質的補充相當重要。

周宇光醫師建議在腹瀉嚴重的時候,可以將電解質水直接當水喝,(通常藥局內有販售電解質水溶液),或是將電解質水稀釋(電解質水:水為1:1或3:2的比例)當水喝,來補充身體需要的水與鈉鉀離子;至於果汁或是運動飲料,因為其糖分過高以及鈉鉀的比例不完整,只能用作暫時性的補充,之後仍是以補充電解質水較佳。

POINT 2、少量多餐的飲食方式
在飲食方面的改善是以少量多餐為主,因為一次快速的飲水或喝奶會將腸胃撐大,使腸道的蠕動增快,而減緩了腹瀉的復原。至於食物的選擇方面,喝配方奶的寶寶要暫時先停奶,因為腹瀉時體內的乳醣?容易喪失,此時喝奶會讓腹瀉更嚴重,可以改喝無乳醣奶粉或嬰兒米粉或麥粉或是稀飯的米湯來代替;而已經可以吃固體食物的幼兒則要避開纖維素豐富的食物,例如:蔬菜、水果。油膩油炸的食物也要避免,可吃白飯、白饅頭、白吐司,喝點有鹽份的湯;等腹瀉狀況改善後就可慢慢的恢復正常飲食,但以清淡飲食為佳。

POINT 3、穿尿布寶寶皮膚的照顧
POINT 4、勤洗手,少去公共場所

(詳文請見2009年七月號育兒生活雜誌)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陳姵樺
諮詢/台中縣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 周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