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往人生階段跨前一大步的孩子們,不論是初進幼稚園、小一新生、或是國中新鮮人,應該都有戰戰兢兢的父母親們在背後關心或照料關於學業讀書與校園生活的適應,我收到來自全臺灣各地國小主任的來信,希望我能夠在開學日那天,到學校和新生家長們會面分享、如何協助孩子們順利展開新鮮人的規律生活,回首我兩個孩子的來時路,真心感覺到,父母千萬別被「起跑點」這三個字給行銷而造成家庭與孩子無謂的緊張與焦慮。
如果一定要談「起跑點」,我更想談的,不是大腦開發、繪畫、英語、跳舞、圍棋這一類的起跑點,而是,我們對孩子「關懷的起跑點」有多少、有多早。例如昨兒一大早把孩子送到弦樂團的團練活動以後,我就近找了一家氣氛靜美的烘焙店吃早餐,起身要去書櫃區找書閱讀時,看到一位中年父親邊吃生菜沙拉、邊低頭滑手機逛臉書一頁往下又一頁,他太太則默默的餵食身旁一歲多的小寶寶吃蛋、吃水果,那個小寶寶又白又嫩、甚是可愛,咖啡廳的氣息也優雅輕鬆食物天然可口,那位中年爸爸卻無感於眼前這一切活生生的幸福,而在虛擬網絡裡面無聲的觀看別人的生活。這世上還有什麼比這更可惜呢?你的家人在你身邊呼吸、言語、微笑、飲食,而你卻無觀無察。
因此,我覺得在「關懷、參與、投入」這件事情上,這位爸爸已經輸在起跑點上了。若他經常如此無心錯過孩子的成長時光,那麼歲月悄逝,他那欠缺給孩子落後、無從追捕的關懷,就會越來越深、越來越多。長此以往,等到他的小寶寶三歲、五歲時,他要如何拿出身教去規範小寶貝避免沉溺於傷眼、傷創造力的觸控銀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