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健康百寶箱

妳的生活重心總是在孩子、丈夫身上?媽媽,多關心自己吧

孩子、老公、自己,生活重心該怎麼配比?《媽媽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的作者黃淑文指出,當媽咪有這樣的苦惱時,你其實就是落入單向思考中之了。家,應該是一個整體,愛跟照顧在家裡是流動的,是雙向的而非單向,每個人都說出自己的需要,每個人都思考到別人的需要,把家當成一個整體,而不是某個人的責任,很多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妳的生活重心總是在孩子、丈夫身上?媽媽,多關心自己吧

 

孩子是生活的重心?

有了孩子之後,大多數的家庭很容易變成以孩子為生活重心,大小事都以孩子的需要來思考,夫妻相處或個人獨處的時間都漸漸縮減,甚至沒有!尤其是全職教養孩子、逐漸失去自我的家庭主婦,其快樂往往來自於老公的臉色,以及孩子的表現和成就,不懂得給自己快樂。當媽媽不快樂,孩子也跟著媽媽一起辛苦!

別把母職當苦工

「別把母職當苦工,只要用對方法對待孩子,就能在付出的同時得到快樂!」這曾是淑文老師心中小小的聲音,大大的改變了她的教養態度。

現代社會有很多媽媽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選擇有機的食品,淑文老師認為,不僅飲食要有機,心靈也要有機,媽媽應該學習把自己心理負面的毒素排出去,勇敢的說出自己的需要並尋求協助,才能保持身心的健康。「有機教養」的觀念由此而生。

所謂「有機教養」,就是讓愛可以自由流動。流動的愛,是活的,是彼此有來有往,相互關心。愛與被愛本來就應該要對等,絕不是媽媽單方面的付出,失去自我。淑文老師從小就讓孩子知道,媽媽給你愛與空間成長,相對的,媽媽也需要你的愛和休息的空間。淑文老師會直接表達自己的需要,也教導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

愛,是讓家中的每個人做自己, 媽媽不用愛掌控孩子,也不至於在愛中操勞讓自己成為犧牲品。用「有機」的方式愛孩子,就像挖一口井,只要找對位置,自會發現愛的湧泉,找到你和孩子心中的源頭活水。如同詩人紀伯倫所言:「愛所給予的,只是他自己;愛所取的,也只是取自他自己。愛不佔有,也不為人所佔,因為愛在愛中被滿足了。」

媽媽不必當超人

媽媽不要過度強調母愛的偉大,或以為媽媽就必須無止無盡的付出。媽媽更不必當超人,樣樣都管樣樣都操心。在家裡,淑文老師會讓孩子、先生知道,什麼時候需要他們的幫忙,某部分淑文老師依賴先生,某部分依賴兒子、女兒,家裡每個人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淑文老師若要出去採訪,會將孩子托給親友照顧,大多數的孩子在離開媽媽時都會哭鬧,但淑文老師的孩子卻不一樣,他的孩子對她說:「媽媽晚點回來喔,我會在別人家玩得很開心!」

有空的時候,淑文老師也會帶著孩子一起研究食譜,不過她坦白地讓孩子知道,媽媽並不擅長烹飪(布丁做的像蒸蛋!),也因此,女兒從很小的時候就學會用刀子切菜,很會做家事、煮東西。每逢淑文老師出遠門演講,才國小的女兒就會為家人準備早餐。孩子的獨立與貼心,讓淑文老師總是能自在地做自己喜歡的事。

生活重心

學習獨處,自得其樂

媽媽要先愛自己,才有更多能量愛家人。所謂愛自己,並不只是逛街吃大餐犒賞自己,而是學習獨處,和自己說話,給自己力量。很多媽媽老是盯著孩子或依賴另一半,不知道如何跟自己相處,等到步入中年空巢期的恐慌和失落,才驚覺自己以前太不懂得愛自己。

淑文老師鼓勵媽媽在家裡佈置一個可以讓自己靜心的小角落,不管是寫信、塗鴉、看書、聽音樂,都可以在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園地,重新修復自己,卸下所有的武裝,像個孩子般悠遊自在、自得其樂。當然,這個小角落可以是家裡的小花園、陽台一角、社區的某顆樹下,或某個祕密基地,只要可以讓自己放鬆享受獨處的樂趣,其實不必拘泥任何形式。

淑文老師在兒子上了國中後,為了讓兒子和女兒各自擁有自己的房間,讓出了自己的書房,原本自我的空間雖然沒有了,但淑文老師請先生在廚房的一角,釘上一個木頭小桌子,擺上書架,放上幾張紙,幾隻筆,依然像往常一樣,在屬於自己的小角落,擁有安安靜靜,簡簡單單的幸福。

很多媽媽總以為幸福需要等待,「等孩子長大」、「等貸款還清」、「等自己退休」,就更有空有錢有能力得到更多幸福。其實擁有幸福很簡單,每天給自己一點小樂趣,一點一滴的小喜悅累積起來,就是大大的幸福了。誠如英國作家赫婿黎所說:「宇宙中有一個角落,是你絕對可以改善的,那就是你自己。」從練習獨處,自得其樂開始,你會發現,原來幸福來的這麼容易,而且離你居然那麼近。

延伸閱讀:別一直活在懊悔中!媽媽沒事,小孩才會沒事

生活重心

 

不以孩子為中心

回想起全職照顧孩子的初期,淑文老師提到,很多人認為她以前是國中老師,一個人就可以搞定四十幾個青春期叛逆的孩子,現在全職照顧兩個嬰幼兒,一定得心應手。沒想到事實卻是相反,當時老大兩歲多正皮,老二還嗷嗷待哺,每天都忙得焦頭爛額。由於過度緊張,情緒老是隨著孩子的表現起伏不定,加上三餐不定時,又吃孩子吃不完的剩菜剩飯,吃飯總是囫圇吞棗,有一年的時間,常鬧胃痛,身體也出現各種症狀。

那時,淑文老師發現她給自己太多的壓力、太過緊繃,而且太以孩子為中心了,成天猛盯著兩個孩子,對自己跟小孩都不是很健康。於是經過不斷地調整,和另一半溝通,漸漸的摸索出一些教養孩子的具體方法:

作息正常,生活規律

孩子有固定的作息,身心與情緒會比較穩定。盡量讓孩子對自己一天的生活,何時該做什麼事,有一個明顯的概念和輪廓。譬如吃完早點後出去散步,散步回來就畫畫,然後聽故事;接下來可看30分鐘DVD…吃完午餐,一小時午睡…。時間可視情況伸縮調整,等孩子大一點之後,自然就會自己安排作息,為自己負責。

即使孩子還小,淑文老師也會向他們明確表達自己的需要。譬如:媽媽累了,媽媽也需要休息、看書,孩子必須學會等待和體諒媽媽,否則媽媽會難過,也會生氣。這種表達,有益媽媽身心健康,到現在兩個孩子都知道淑文老師的需要,包括媽媽喜歡吃什麼,有什麼優缺點,需要哪些協助。

獨立又親密的情感關係

把孩子當作完整的人去溝通!只要淑文老師表達,我累了、媽媽需要休息,或者我現在在看書,孩子都懂得尊重淑文老師的需求。有時候淑文老師臨時要出門,兒子在看書,兒子也會希望淑文老師不要打斷他。女兒出生以後教養就輕鬆許多,因為她就是看著哥哥和媽媽的相處模式在學習。

抓時間做自己的事

當孩子自己專心看書,或自得其樂的玩耍時,媽咪就把握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吧。淑文老師發現有些媽媽很喜歡在旁給意見,反而干擾孩子的思考。也有些媽媽忙著幫孩子拍照成長紀錄,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其實不管是全職媽媽或職業婦女,照顧孩子的心理壓力都很大,應把握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紀錄孩子的成長,應是油然而生的喜悅,而不是媽媽的家庭作業。

和孩子一起錄故事

孩子喜歡重複,好笑的故事聽一百遍也不厭倦。所以淑文老師常用錄音筆,把故事或他們自己講的故事錄下來,一方面減輕經常要說故事的負擔,一方面也記錄孩子童年的想法和聲音。有時候白天太忙碌,累積很多想法,淑文老師還會趁著孩子睡覺時,把自己心裡想說的話錄下來,隔天放給他們聽。或者把孩子的圖畫編成故事,進行二度創作。

延伸閱讀:結了婚、當了媽才能體悟?盤點6個「三十而已」女人們的心聲

生活重心

善用社會公共資源

圖書館有各種圖書和影音的DVD,一定要善用利用。淑文老師一家四口有4張借書證,就可以借40本書。帶著孩子去圖書館,借自己想看以及期待孩子看的書,加上孩子自己比較喜歡的書,三者加以混合一起借回家。非常自然的就把好書介紹給孩子。

設計各式學習角落

把家裡佈置成足夠滿足孩子學習慾望的角落,可以避免孩子無事可做,或老是想看電視和卡通。有的角落是孩子的秘密基地;有的角落適合孩子聽故事;牆壁的一隅是塗鴉牆,孩子可以自由作畫,畫滿了再重新刷上油漆;陽台不怕髒,則是實驗區。

這麼做的用意在於讓孩子可以自理,不要什麼做什麼事情都要找媽媽。媽媽的責任是教孩子方法,孩子什麼時候需要、需要什麼,就自己過去拿。媽媽一定要放手,什麼都幫孩子做,結果就是累垮自己。

在實驗中探索思考

淑文老師總是到圖書館借閱各種科學實驗書籍,回家後孩子會先觀察家裡有哪些實驗的器具,材料不足的部分就用筆畫下來,拿著手中的圖去雜貨店購買。每次做實驗,孩子總是期待實驗的結果。第一次先帶著他們一起做,接下來孩子就記下實驗的步驟自己操作,在遊戲中探索思考。

延伸閱讀:媽媽是壓力爆表的生物!7種5分鐘減壓妙方,在家就能發洩

生活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