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和大小S的感情甚篤,在大S逝世的消息傳回台灣的晚間,他就在IG寫下:「我要想像妳仍然安好的活著,是,我要保持這樣想像直到沒辦法再這樣想的時候。」以此來哀思摯友。
藉書中的故事情節陳述:人在面對失去時,會如何渴望找回與那個人相處的時光。
朗讀故事內容的同時,彷彿看到大S滿臉笑意地在他身旁,就跟從前一起主持節目一樣,整場對談中,由於好友驟逝,他看起來格外悲傷,讀故事篇章時幾度哽咽到無法繼續,他的聲音情緒令人鼻酸,不禁也讓人思念起曾「失去」的人,產生極大的情感共鳴。
▲蔡康永在對談中幾度哽咽,彷彿想起摯友大S,令人鼻酸共情
當我們深深思念一個人時,常常會懷疑自己的情感是否「過度」,甚至擔心別人會覺得我們太過瘋狂。
但他說:即使思念幾乎瘋狂,但卻不丟臉,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蔡康永特別舉芭娜娜《月影》裡的一篇故事,一個女孩因為思念亡者而天天跑到橋邊,希望能再次見到他,從蔡康永的陳述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思念是一種深層的愛與執念」。
(對談原文)
人在面對重大的失去之後,如果他非常想念這個人,他有什麼辦法可以再見到這個人?當時女主角每天去慢跑的時候,都會跑到一個橋邊,然後折回來。
有一個像女巫一樣的人,告訴女主角說:你只要在某一個特定的時間到這個橋邊去,就有機會可以看到你所失去的這個人。
"如果我不是做夢也沒有發瘋的話,站在那裡面朝這邊的人影無疑是阿等,隔著這條河,愛戀之情在洶湧之間翻湧,我所看到的行姿銘刻我心中,無時難忘的影像是完全合二為一的阿等......"
不管我們以什麼狀態失去這個人,就算我們想念他,想著快要發瘋的時候,你在小說裡可以看到,很多跟你一樣瘋狂的人做著同樣的行為,你得到很大的安慰......
你會知道這麼瘋狂的想念一個人,並不是很丟臉的事情。
故事中描述到這個女生在橋邊見到亡者的情景,她隔著奔騰的河流,深情對視,最後他們也明白無法跨越命運的阻隔,雖然失去深刻且無奈,但也體醒我們,無法抑制潰堤的思念時,就去擁抱它,而不是抗拒、壓抑它,也不用去在意旁人的目光,那只是試著擁抱情感的一種表現。
他還提到《月影》中的另一篇,有個男生因失去女友而每天穿著她的高中制服上課,儘管家人與朋友都覺得這樣的行為異常,但對這位男生而言,這是他能夠延續與摯愛關係的方式。這種表現或許被視為「不正常」,但正如芭娜娜所傳達的訊息—每個人都有自己處理失去的方式,沒有人應該因此感到羞恥。
(對談原文)
有另外一個男生,他失去了他的女朋友,結果這個男生,就每天都穿著這個女朋友的高中制服去上課,同學都覺得他瘋了,他的家人也覺得很尷尬,可是他心裡面卻覺得很自在,這就是你想念一個人的方法,即使很瘋狂,可是不用丟臉。
我們其實可以有用我們自己的方式,在任何的時刻,任何的地點,懷念一個我們想念的人。
作為人類,擁有情感、擁有回憶是很正常的,無論是對離世朋友的懷念、對遠方朋友的掛念、還是對舊愛的留戀,都是人生的一部分,即使這樣的情感有時有點瘋狂,但完全無需要羞恥,因為那是一種愛存在的一種證明,或許我們無法回到過去,但透過這些思念,我們得以確保,那些珍貴的人與時光,永遠不會被遺忘。
最後,蔡康永又舉了另一本小說《盡頭的回憶》,他再提到:如果要陪伴悲傷的朋友會怎麼做?他說會帶幾本小說,讀一些段落給他聽,他不喜歡這段再讀另一段,用「陪伴」將朋友帶離悲傷一段時間。
整理/王佳琦
圖片來源/蔡康永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