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請老師了解一下孩子平常在家的活動情形,以及家長對「探索」的態度,這才發現,原來孩子的媽媽也是緊張大師!
照顧者在日常生活中,不經意的提醒,例如「小心,這樣會受傷」或「你不要坐在地板上,這樣很髒」,過度的保護,無形中會讓孩子把探索與危險劃上等號,讓孩子對不熟悉的事物產生恐懼,進而不敢嘗試新事物,限制了他們的探索和成長。
過度保護會讓孩子失去面對挑戰的信心,無法建立起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多讓孩子嘗試、去接觸新鮮的事物,他們才能學會自己判斷和處理風險。
讓我們回到這個過度小心的孩子身上,後來我讓這個孩子有大量探索的經驗,過程中難免跌跌撞撞,但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之中,意識到「我可以」、「新的遊戲好像很好玩」,經過兩個月,媽媽也開心的回饋,他明顯感覺到孩子變開朗了,不再畏畏縮縮躲在大人後面觀察!
這是一個關於「放手」的故事。當你學會「適度放手」,會發現孩子變得更加自信,願意嘗試新事物——這是每個家長在教養過程中必須學會的課題。你也曾經有過過度保護的困擾嗎?你怎麼看待孩子的探索和冒險呢?
碰到比較膽小、容易緊張的孩子,該怎麼讓他們願意踏出嘗試的第一步呢?在日常生活中帶著孩子逐步建立勇氣與信心的小撇步!
面對容易緊張的孩子,除了目標不能設定太大,也可以從簡單的任務開始。創造很多只要嘗試,就有很大的機率可以成功的探索經驗,提升孩子探索的意願。
►例如:如果孩子對運動有恐懼,可以從簡單的牽手跳躍或軟墊爬行開始,提高他的成功率,讓他感受到安全和信任。
如果孩子真的很緊張,可以先同理孩子的情緒
►「我知道你沒有玩過這個遊戲,所以覺得有一點緊張」
接著給予孩子觀察的時間
►「那我們看完兩個同學示範,就換你試試看好嗎?」
父母的行為是孩子的模範。如果父母自己也能夠在面對挑戰時展現勇氣並保持冷靜,孩子會更容易模仿。
►例如:當爸爸媽媽遇到困難時,可以向孩子說明:「這件事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挑戰,但我想試試看,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這樣的言語不僅能鼓勵孩子,也能讓他們看到面對挑戰的方法。
每當孩子完成一個挑戰,不管結果如何,都要給予正向肯定和鼓勵。「你又鼓起勇氣完成了一次挑戰!」因為即使不是完美的結果,也值得自豪。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需要學會「適度放手」,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探索世界,讓孩子在挑戰中學會自我調節和增強自信。在每一次的挑戰來臨時,爸爸媽媽可以站在孩子身邊,而不是代替他們去面對挑戰——這樣孩子更能發現自己的潛力,勇敢面對世界。
撰文/蘇子茵 職能治療師
圖片來源/photo-ac
現職:愛能職能治療所 所長;教育部「台北市學校系統」 專業團隊職能治療師;最懂孩子的兒童發展專家
專長:愛能職能治療所的所長子茵老師,是一名兒童發展及親子溝通的專家,也因為擔任教育局專業團隊治療師,與教育現場的老師及家長有很密切的合作,子茵老師希望透過職能治療的專業,協助家長了解孩子的發展及行為,並且發展出高品質的親子溝通技巧。
經歷:國立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畢業;新北市社會局:兒少家外安置專業服務團隊委員;翊銘跨國教育集團:課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