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台北天文館,2020年雙子座流星雨拍攝照片
雙子座流星雨是年度三大流星雨的壓軸戲,活躍期在 12 月 11 日至 20 日。今年極大期約在 12 月 14 日凌晨,預估每小時最多可見 150 顆流星。臺北天文館預告,將於極大期晚間以高畫質攝影機進行星空直播,讓民眾透過網路即時欣賞這次難得的流星雨美景。
象限儀座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
雙子座流星雨
流星是太空中的塵埃或碎片進入地球大氣層時,因摩擦生熱而產生的閃光。這些閃光瞬間稱為流星。如果太空碎片集中爆發,就形成了流星雨。
「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這地球上……」聽過這首歌吧?
其實,流星雨並不會「落在地球上」。閃過天際的亮光叫「流星」,而未燃燒殆盡掉落地面的碎片才是「隕石」。流星不會對地球造成影響,但大型隕石可能改變環境,例如恐龍滅絕就被認為與隕石撞擊有關。簡單來說,流星雨是看得到、摸不到的天空美景,隕石則是摸得到、看不到的太空實體。
沒錯!流星雨有規律,因地球軌道固定,會定期經過碎片帶。因此,每年都能觀賞流星雨,且時間通常相近。據說看到流星許願能實現,算準時間,就能迎接幸運!
▲圖片來源:Star Walk 2,快將這些日期記入行事曆,準備抬頭看星星吧!
►北部
►中部
►南部
►東部
►國外
遠離城市光害,選擇郊外、山區或海邊的開闊地,確保地點安全,避免去偏僻無人管理的區域。
確認當晚的天氣狀況,避免陰天或多雲天氣影響觀賞效果,查詢流星雨的極大期和最佳觀賞時間,通常在凌晨時分能看到最多流星。
夜晚氣溫較低,尤其在高海拔地區,應穿著保暖衣物以防感冒,準備野外適用的座椅或躺椅,讓觀賞過程更舒適。
到達地點後避免立即使用手電筒或手機,讓眼睛逐漸適應黑暗環境,有助於更清晰地觀察流星。
帶走垃圾,保持觀賞地點清潔。若地點附近有野生動物,避免大聲喧嘩以免打擾牠們。
►觀賞裝備
►衣物與個人用品
►食物與飲品
►電子設備
►其他用品
整理撰文/Ariel
圖片來源/台北天文館、Star Walk 2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