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健康百寶箱

高溫警報來襲!熱傷害 4 大種類&症狀、預防 3 字訣懶人包

受西南風沉降影響,天氣高溫炎熱,中央氣象署對臺東、臺北、新北市、花蓮縣都發出高溫警報!嬰幼童、 65 歲以上長者、慢性疾病患者、戶外工作者等為熱傷害高危險族群。尤其是嬰幼童最危險!高溫警報來襲,民眾要保護好自己跟嬰幼兒,避免熱傷害!
高溫警報來襲!熱傷害 4 大種類&症狀、預防 3 字訣懶人包

 

中央氣象署發出高溫警報!受西南風沉降影響,天氣高溫炎熱,臺東縣有焚風發生的機率, 6/13 中午前後臺東縣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 36 度高溫的機率,請加強注意。臺北市、新北市、花蓮縣為黃色燈號,請注意。

端午連續假期後,開始進入夏季天氣,國民健康署特別提醒民眾,外出活動時,應注意避免或減少曝曬於高溫環境下,並牢記預防熱傷害的 3 字訣「涼、補、心」,尤其對於熱傷害 6 大高風險族群(嬰幼童、 65 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及體重過重者)都需要更加留心注意,高溫造成的熱傷害,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與傷害!

 

▲端午連續假期後,受西南風沉降影響,臺灣天氣高溫炎熱,進入高溫警報。

▲端午連續假期後,受西南風沉降影響,臺灣天氣高溫炎熱,進入高溫警報。

 

熱傷害 4 大種類&症狀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即時疫情監測及預警系統」通報急診就醫資料,今(113)年 4 月單一月份,因熱傷害就診人次為 231 人次,相較於去(112)年同月份,就診人次 111 人次,增加 1 倍以上。人體在天氣溫度高、濕度高的環境下,當汗水排不出體外,且水分攝取不夠時,會讓體感溫度隨著升高,增加熱傷害的風險。

常見的熱傷害包含: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和中暑等四大類。其中,以中暑為最需要小心的症狀,嚴重程度雖然與環境溫度相關,但嚴重程度與患者年紀及既有疾病亦有相關性。接下來就一一介紹這些熱傷害會出現的症狀:

  1. 熱痙攣:

是因在高濕熱環境下長時間活動時,因流汗過多或在休息時,補充過多開水而非電解質溶液(運動飲料),促使體液喪失和電解質流失,體內的鈉、鉀離子濃度相對偏低,形成電解質不平衡的狀態,導致身體不自主骨骼肌收縮所造成的肌肉疼痛,可以持續 1 到 3 分鐘,容易發生於大腿、小腿與手臂。如果痙攣劇烈,甚至會影響腹壁肌肉,應盡快治療。

  1. 熱暈厥:

常見在炎熱的環境中長時間站立(如軍隊中的訓練、學校的朝會),由於皮膚血管擴張幫助散熱,血液會在體內重新分配,使大量血液和因久站而回流不順的血液,跑到皮膚等周邊血管和四肢,導致腦部血流暫時不足,發生暫時性暈厥,與中暑不同的是患者的中心體溫大多是正常的,但若不即時進行相關處置,有可能引發更嚴重的中暑。

  1. 熱衰竭:

雖說「衰竭」二字容易給人帶來嚴重的感覺,但其實主因是因為流汗過多,未適時補充水分或電解質而導致的血液循環衰竭,常出現大量出汗、疲倦、身體全身無力、頭暈、頭痛、說話喘、血壓降低、臉色蒼白等症狀,患者的核心體溫會上升,但很少會達到 40 °C,嚴重時可能會失去知覺,變成中暑。

  1. 中暑:

為 4 種症狀中最嚴重的,大多是因為熱衰竭時未及時發現,中暑分成兩種類型,分別為傳統型中暑(classic heat stroke)和勞動型中暑(exertional heat stroke)。

傳統性中暑,多指缺乏對於環境氣溫濕度改變的適應力。多發生在老人、小孩、慢性疾病患者;而勞動型中暑的患者則多發生在高溫高熱環境中工作的工作者,例如:國軍、勞工、農夫與運動員。

皮膚因體溫調節中樞調節功能失常而無法散熱而呈乾燙潮紅狀態,患者此時會出現意識不清且體溫超過 40 °C(肛溫 40 °C、耳溫 39.5 °C、腋溫 39 °C),最後造成中樞神經異常,若不盡速處理可能會引發休克、心臟衰竭、心跳停止、多重器官衰竭、橫紋肌溶解、瀰散性血管內凝血等致命的併發症,甚至死亡,中暑患者的死亡機率約為 30 %~ 80 %。

 

▲熱傷害主要就是因為身體裡的水分大量流失。

▲熱傷害主要就是因為身體裡的水分大量流失。

 

嬰幼兒是熱傷害高危險群

俗話說的好:「預防勝於治療」,在這天氣越來炎熱的日子裡,民眾應具備對抗高溫的能力,除了保護自己,也要多關心家中親朋好友,尤其是被列為高危險族群的民眾。

誰是高危險族群?其實任何人都可能發生熱傷害,但其中又以嬰幼童、 65 歲以上長者、慢性疾病患者、戶外工作者等為高危險族群。

尤其是嬰幼童最危險,因為隨著年齡越小發生熱傷害的機率越高!寶寶的中樞神經系統和體溫調節系統的下視丘尚未發育完全,且因為身形較小、新陳代謝快速、體表水分的蒸散速度會讓出汗量較大,又加上 3 歲以下的寶寶對於「冷」的認知以及本能反應表達都還沒有完全,面對環境溫度的改變沒有自主能力,需要家長幫忙多加留意寶寶的情形。

 

▲3歲以下的嬰幼兒面對環境溫度的改變沒有自主能力,需要家長幫忙多加留意身體的情形。

▲3歲以下的嬰幼兒面對環境溫度的改變沒有自主能力,需要家長幫忙多加留意身體的情形。

 

預防熱傷害 3 字訣:涼、補、心

預防至重於治療,那麼該如何預防熱傷害呢?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出預防熱傷害 3 字訣:涼、補、心!

一、保持「涼」爽──

衣著: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及抗UV的衣服;戶外活動者,可依個人需求,適度選用防曬用具,且能具有散熱效果。

避免陽光直射:在室內,窗戶加裝遮光窗簾,並關掉非必要的燈和電器設備,以減少產生更多的熱;在車內,勿將幼童及寵物單獨留在車上,不論車內有無空調,都有一定的危險性 。

加強散熱:增加環境空氣流通、灑水降溫或加強通風設施及採用空氣調節器等方式。

適當休息場所:儘可能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適當空調的地方;若是在戶外工作者雇主應提供適當休息場所,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高溫或陽光直射的環境中,以降低熱傷害的發生。

 

▲夏天最好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及抗UV的衣服。

▲夏天最好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及抗UV的衣服。

 

二、「補」充分水分──

定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且保持每天喝至少 2,000 c.c.開水的好習慣,另外,可依活動強度、身體狀況、氣候環境等而適度調整,但患有疾病或經醫囑須限制飲水量者,則不包括在上述的補充水分建議原則。

補充電解質:若長時間從事高強度的活動或工作者,身體勢必流失大量的水分及電解質,這時候就需要適度補充含有電解質(鹽分)的液體,避免脫水、熱痙攣、無力、頭暈、抽筋等狀況;另,有鹽分攝取限制者,應遵循醫師的相關建議。

避免亂補充:切勿選擇補充含酒精、咖啡因及大量糖分的飲料,以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

 

▲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且保持每天喝至少2,000c.c.開水的好習慣。

▲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且保持每天喝至少 2,000 c.c.開水的好習慣。

 

▲不要補充含酒精、咖啡因及大量糖分的飲料,以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

▲不要補充含酒精、咖啡因及大量糖分的飲料,以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

 

 

三、提高警覺「心」──

留心氣象預報:留意中央氣象署所發布的高溫警訊,嬰幼童及長者避免於上午 10 時至下午 2 時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及注意防曬措施。

注意身心狀況:戶外活動者、運動員等,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友人的身體狀況,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請儘快休息並補充水分。

緊急送醫治療:如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應立即離開高溫的環境,並設法降低體溫(例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必要時,應立即就醫,尋求專業的協助。

 

中央氣象署提醒發布高溫警告後,民眾避免非必要的戶外活動、勞動及運動,注意防曬、多補充水份、慎防熱傷害。室內保持通風及涼爽,建議採取人體或環境降溫的方法,如搧風或利用冰袋降溫等。關懷老人、小孩、慢性病人、肥胖、服用藥物者、弱勢族群、戶外工作或運動者,遠離高溫環境。地形影響,背風側小區域可能產生焚風或類似焚風的效應,可架設防風設施或噴水、灌水降溫,防範農損。

 

整理/林宜屏

資料來源/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中央氣象署

圖片來源/photo-a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