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欄 醫師專欄

兒童防疫這樣做,中醫教您保護自家的小寶貝

根據疫情指揮中心統計,各年齡層確診者的人數與佔比,12歲以下兒童的感疫風險與其他年齡層無異,雖然兒童染疫多為輕症與無症狀感染,但越來越多國家發現染疫兒童中出現侵犯身體多系統的發炎性疾病,被統稱為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
兒童防疫這樣做,中醫教您保護自家的小寶貝

 

依據國外數據統計,MIS-C發生機率約為萬分之3,且有3至6成患者會住進加護病房,死亡率在2~10%之間,這也是許多國家開始為5至11歲兒童施打新冠疫苗的原因。

如果孩子患有氣喘、肥胖、糖尿病、先天心臟、免疫、神經系統疾病等危險因子,確診後重症的風險較高,施打疫苗可以明顯減少重症死亡的風險,利大於弊;也因此臺灣兒科醫學會聲明稿中也明確支持6-11歲兒童接種疫苗,且在聲明稿中也提及莫德納和BNT疫苗,在疫苗不良反應上並無很大的差異,因此並不建議要特別選擇那一種廠牌的疫苗。

中醫清冠一號方在台灣新冠疫情中,在特定病患上的效果卓著,也讓中醫逐漸被看見,其實中醫在兒科調理上同樣CAN HELP,像是筆者臨床上運用中醫理論,純用中藥處方處理輕從食慾不佳、體瘦免疫力差,到常見的小兒過敏、異位性皮膚炎都有不錯的療效,而我國健保也開始試辦中醫兒童過敏性鼻炎照護計畫,足見中醫兒科在處理兒科肺系呼吸道問題療效受正規國家衛生機構認可。

 

▲清冠一號的原料之一魚腥草

想要了解中醫在防疫上的思維與治療,還是必須介紹到中醫對小兒生理的認知,才能讓家長與小朋友知道如何在搭配中醫治療下,從根本體質與生活習慣相輔相成,達到防疫或治療的目的。

 

中醫觀點看兒童生理狀況

中醫對於小兒的生理特點總結是「心肝常有餘,肺脾腎常不足」、「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概括了小朋友與成年人不同的幾項生理特色:

  1. 心肝常有餘指的小朋友的心智發展尚在生機盎然但又處於萌長階段,且因生機蓬勃陽氣外現,一染疾病常常就化熱的生理病理特色,而過動症、妥瑞氏症、癲癇、高熱痙攣強直也屬心肝常有餘的範疇
  2. 肺部 呼吸系統較弱,所以保護機制尚未成熟,容易有呼吸道、皮膚等較外層的疾病(像是咳嗽、氣喘、眼癢鼻癢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
  3. 脾胃消化功能尚未健全,而且小朋友「乳食不知自節,擇食不辨優劣」,容易產生消化不良、面黃肌瘦、虛胖
  4. 腎氣不足則有發展遲緩、長不高、性早熟或晚熟等問題。

有了這些概念,我們就可以透過中醫望聞問切四診、辨別證型來治療。

 

清冠一號方多寒涼藥物,務必經醫師診斷開立合適處方

目前清冠一號方在治療偏熱性肺部發炎類型的新冠肺炎有療效,但因為該處方較多寒涼藥物,小朋友脾胃功能較差,且多飲寒涼甜食滋膩重口味食物加重脾胃負擔,清冠一號方對大多數小朋友可能比較不適合,呼籲家長仍應在中醫師的診斷之後服用適合的藥物,切勿自行購買服用。

 

 

兒童防疫關鍵:顧好脾胃,為健康打好根基

小朋友的防疫仍應從根本做起,腸胃道除了消化功能以外,也跟人體免疫力息息相關,尤其近日逐漸進入梅雨季節,氣候濕熱更會加重腸胃道的負擔,應該避免甜食、寒涼、重口味的飲食習慣,切不要覺得吃補吃肉才能提升體力,反而造成小朋友腸胃負擔而產生更多問題,建議在飲食中加入一些生薑、紫蘇、薏仁也是除濕健脾的好方法,同時也不應讓小朋友超過晚上十點才睡覺,頭髮要吹乾吹熱等。

 

飲食中加入一些生薑、紫蘇、薏仁也是除濕健脾的好方法

中醫在提升小兒免疫力上,主要以脾胃為中心出發,常見的處方像是桂枝湯、小建中湯、四君子湯、玉屏風散等,都是從脾胃、脾肺系統出發的治療或保健處方,脾胃就像是土壤,人體的各種功能的健全運作,就像是植物需要種植在適合的土壤中才能順利生長,「脾土能生金」,因此處理好脾胃,對呼吸道、皮膚也有幫助。

 

診治案例:喜喝冰涼與甜食之男童,透過治療改善氣喘

筆者就曾以桂枝湯加減治療一位小學四年級小男生,長期喜歡喝冰冷甜食,體態虛胖,因長期氣喘難癒前來就診,每到季節交替時,氣喘急性發作只能藉由西醫幫忙,就診時可能因為對中醫治療氣喘療效存疑,在第一個月仍然繼續飲料不離口,當然氣喘也沒什麼改善,還好第二個月氣候轉涼,冰冷少喝些了,也恰好搭上冬天敷貼三九貼的季節,內服外治又一個月,氣喘已大幅改善,後一年春夏交際又再回診一次,處方大致沒變,這次只是輕微咳嗽,已經沒有發作氣喘了,今年這位小男生已經準備升國一了,透過其他朋友患者轉述,好像再也沒發作過氣喘了。

 

診治案例:喜甜食之三姊妹,透過診治改善紅疹與異位性皮膚炎

再如一家三姊妹,平常喜歡吃花生糖類的甜食零食,偶爾皮膚會癢,準備上國小前,開始大發作了,四肢彎折處、衣服束口處皮膚紅疹,抓到都是結痂疤痕,處方就比較特別一些,但是仍然是從脾胃著手,主要是健脾除濕的藥,只是加入一些拉肚子的藥,主要是因為腹診發現三姊妹果然是一家人,可能是飲食習慣也雷同吧,肚子都很僵硬緊繃,一問之下好像大便也不太順暢,看舌頭也厚厚一層舌苔,斷斷續續也就治療2個月,其實大概加起來只有開立28天的藥物,後來母親傳訊回覆已經改善許多,這是筆者最快治好異位性皮膚炎的案例,從這個案例可以知道甜食重口味食物長期吃下來其實真的是會讓身體受傷的,好在小朋友雖然容易生病,但是易趨康復的生理特點,對藥物的反應還是很好的。

我們從這些常用處方、以及筆者治療的驗案,回推日常保養,就可以知道為什麼中醫師常常叮嚀不要吃甜食、寒涼、重口味了。除了內服藥以外,在夏天在皮膚表層敷貼中藥三伏貼、在冬天敷貼三九貼,在身體相對應的穴位上刺激,同樣有改善體質,提升免疫力的效果。

 

作者\佑昌院 陳昭仁醫師

圖片來源\馬光醫療網、PHOTO-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