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夫妻都應該關心不孕症
晚婚晚孕的時代來臨,徐明義院長表示,不孕症是大家都要正視的問題,每七對夫妻就有一對面臨不孕困擾,而許多不孕症夫妻,在接受治療前可能沒有想過「原來我會不孕」!
因為現在大多數人不會在30歲前,把「結婚、生育」列為優先計劃,30歲後步入婚姻已成為常態,甚至不少人到了37、38歲才準備懷孕,此時已錯過黃金生育期(25~35歲),這也是為什麼不孕症比例會逐年上升。
▲如果有不孕問題,也是越早接受人工生殖的協助,成功率越高。
試管嬰兒VS.人工受孕 我該選哪一種?
徐明義院長建議,如果已經是34歲以上的女性朋友,婚後要積極備孕,如果有不孕問題,也是越早接受人工生殖的協助,成功率越高。
首先,先來認識人工受孕與試管嬰兒有什麼不同。
一般來說,試管嬰兒的成功率比人工受孕高出許多,但費用也相對更高。如果生理狀況合適、年紀也尚輕,會建議先嘗試人工受孕,如果人工受孕不成功或是生理狀況不適合者,以及年紀已經超過38歲的女性,都會建議直接選擇試管嬰兒。
如何提升試管嬰兒的成功率?
徐明義院長表示,有很多因素會影響成功率,例如:年齡、卵子品質、子宮內的環境、精子品質,以及胚胎染色體數目是否正確,還有醫師的經驗等都有影響。
其中要特別考慮的是,不孕患者的年齡越大,所培養出的胚胎,也容易發生「胚胎染色體數目異常」,這是導致胚胎無法順利著床發育的關鍵原因之一。面對這個問題,會建議透過胚胎著床前染色體基因篩檢(簡稱PGS/PGT-A),提前找出最具著床優勢的胚胎進行植入,可再提高近30%成功著床的機率。也可避免面對反覆植入卻又失敗的痛苦煎熬。
►三分鐘瞭解 胚胎著床前染色體基因篩檢(PGS/PGT-A)
所以,如果有以下的狀況,建議和醫師討論PGS檢測,讓好孕順利降臨。
透過試管成功懷孕後,有些事要留意!
成功試管懷孕後,不只是夫妻高興,甚至是為整個家庭帶來了希望,但對不孕症夫妻來說,在孩子順利誕生之前,內心仍會覺得不安。
徐明義院長表示,壓力也是影響懷孕的因素之一,希望準爸媽們盡量放寬心,在飲食上攝取均衡的營養,補充適當的孕期營養品,如果身體沒有特殊的狀況,還是可以維持正常的工作及運動。而在後續的產檢部分,則要特別留意胎兒染色體是否正常。
▲ 試管成功後,後續產檢部分要特別留意胎兒染色體是否正常。
染色體片段缺失/重複疾病不是罕見疾病
唐氏症是最常見的染色體異常疾病,而除了唐氏症(發生率約1/600~1/800)之外,另外,也要留意染色體片段缺失/重複造成的疾病,例如:小胖威利症、天使症候群、狄喬治症候群、貓哭症候群、貓眼症候群等等,雖然單一疾病發生率不太高 (約1/5000~1/10000),但因為染色體片段缺失疾病多達上百種,綜合發生率高達1/800~1/1000,也是懷孕時不可忽略的風險。
這些染色體異常的疾病,有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對夫妻身上,不分是否高齡,這些疾病並不算是罕見疾病,尤其對接受試管療程的高齡媽媽來說,更是要注意,因為所有夫妻都不只是想生一個寶寶,同時期盼生育健康的寶寶,所以,除了在植入前進行PGS檢測外,在試管嬰兒成功懷孕之後也要進行產前染色體檢查為胎兒的健康做把關,透過較精密的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例如:NIFTY PLUS或NIFTY PRO),來檢查這些常見的染色體異常與染色體缺失/重複造成的胎兒異常疾病。
做過胚胎著床前染色體基因篩檢(PGS/PGT-A)
產前還有需要做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NIFTY/NIPT)嗎?
是的,這兩種檢查代表著不同的檢測意義。PGS是針對胚胎的細胞進行基因檢測,可以排除部分染色體異常的胚胎,進而提高試管嬰兒的成功率。不過,PGS不能檢測全部染色體異常的問題,也不能檢測某些單基因疾病。
胎兒在母親體內成長,細胞分裂過程中仍有可能出現染色體異常的狀況,因此,順利懷孕後還是要做產前染色體檢查。徐明義院長表示,產前染色體檢查主要有羊膜穿刺及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NIFTY或稱NIPT)兩種方式。對於好不容易才懷孕的不孕症媽媽來說,多半是不希望發生感染甚至流產的風險,所以,在試管嬰兒或人工受孕成功懷孕之後都可以優先考慮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好處是只要透過抽母血即可進行檢測,沒有侵入風險性,而且準確度高可達99%以上。
不孕症醫學的進步加上這幾年政府也提供了試管嬰兒的補助,讓不孕症夫妻提高了圓夢的機會,鼓勵夫妻們相互支持、共同面對,尋找有經驗的醫師規劃適合的療程,早日求子成功!
徐明義醫師
現任/
華育生殖醫學中心院長
教育部部定教授
經歷/
臺北醫學大學萬芳醫學中心婦產部主任
台北醫學大學萬芳醫學中心生殖醫學實驗室主持人
臺北醫學大學師鐸獎得主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高旻君
諮詢/華育生殖醫學中心 徐明義院長
攝影/張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