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三波疫情再起,國內重複感染人數截至去(2022)年底突破10萬例,二度確診比率急速上升至5%,讓不少民眾擔心「無敵星星」失效。確診痊癒後抗體可以維持多久?重複感染機率有多高?哪些人是二度感染的高危險群?
彰化基督教醫院感染預防暨控制中心主任陳昶華表示,一般人感染新冠病毒後會產生自然免疫力(先天免疫+後天免疫),其保護力達9成,約可維持3個月。但目前流行的病毒株BA.5和XBB.1.5傳播力強、變異速度快,具有強大的免疫逃脫能力,重複感染機率較先前流行的病毒株高出15、16倍;如果具有肥胖、慢性肺病、心臟疾病、糖尿病或腎臟病等因子,或年紀較大、罹患癌症、免疫力較差,就要特別小心,這些族群有較高機率會二度感染新冠病毒。
重複感染如何診斷?臨床判定大不同!
根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定義,再度確診新冠肺炎,必須滿足下列兩項條件的其中一項,同時經醫師評估為感染個案,才能被歸類為「重複感染」。這兩項條件一是距離前一次發病日或採檢日14天起至3個月內,「原慢性症狀惡化,或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以及「SARS-CoV-2 RT-PCR陽性(Ct值<27)或新冠抗原/核酸快篩陽性」;一是距前一次發病日或採檢日3個月以上,SARS-CoV-2 RT-PCR陽性或新冠抗原/核酸快篩陽性。
陳昶華主任表示,雖然重複感染的兩項條件具有明確的定義,但截至目前為止,臨床診斷仍無法標準化、一致化,原因在於每位醫師對疾病的認定有不同的看法。「舉例來說,有些民眾因病毒廓清的速度較慢,痊癒後體內仍殘留少量病毒,持續在陰、陽的狀態之間反覆,無法單靠SARS-CoV-2 RT-PCR或抗原/核酸快篩判定是否為重複感染,若主治醫師認為患者慢性症狀惡化與原新冠感染無直接相關,排除重複感染的可能,就不會進行第二次通報。」
正因為每位醫師對疾病的判定不同,目前公布的重複感染數據恐無法反映真實現況。為解決這個問題,目前臨床醫師普遍傾向找初次看診(通報)的醫師或熟悉病患身體狀況的醫師共同討論。「像我先前收治一名病患,本身是癌症患者且有心臟及呼吸道的問題,因身體不適急診,結果快篩陽性,後來也是找了解病患身體狀況的主治(腫瘤科)醫師討論這次慢性症狀惡化與原新冠感染是否直接相關,才判定是否為重複感染。」
二度感染病況 與初次感染差距不大
日前有新聞報導一名女性在短短一個月內染疫兩次,第二次症狀較第一次嚴重許多,二度確診病況真的會比較嚴重嗎?陳昶華主任表示,根據最近的研究,初次感染若是輕症,再次感染也以輕症居多;初次感染若是重症,二度感染症狀多半比較嚴重。換句話說,二度感染的嚴重程度取決於個人體質,體質不同會有不同表現,與初次感染的病況不會差距太大。
若在懷孕期間確診,想用藥治療又怕影響胎兒,該怎麼辦呢?陳昶華主任表示,雖然某些藥物不宜在孕期使用,例如含有可待因(Codeine)的止痛藥,但還是有相對安全的藥物可以在孕期使用。
懷孕用抗病毒藥 醫師推薦「這兩種」
「新冠肺炎的治療藥物可分為『一般用藥』和『抗病毒藥』,給孕婦的一般用藥通常是選用懷孕藥品風險分類(Pregnancy category) B級或C級的藥物;抗病毒藥則以西藥輝瑞Paxlovid及中藥清冠一號為主。」陳昶華主任解釋,輝瑞的Paxlovid藥物交互作用較少,準媽媽若沒有其他用藥禁忌,通常會建議優先使用。如果想用中藥治療,則會推薦清冠一號。值得注意的是,Paxlovid與清冠一號雖然都是相對安全的藥物,但西藥和中藥不能同時混用,兩者只能擇一。第三孕期確診重症風險較高,懷孕後期若出現疑似二度確診的表現,應儘快就醫。
雖然感染病毒可以產生具保護力的抗體,但只有接種疫苗才能延長抗體作用的時間。陳昶華主任強調,面對二度感染危機,最好的預防方法仍是接種疫苗。其次是根據經驗法則,在出現疑似感染症狀時馬上快篩、儘速就醫。平時應維持健康的飲食作息,營養均衡、避免熬夜,如此才能讓免疫系統在面對病毒時發揮作用。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撰文/Grace
諮詢/彰化基督教醫院感染預防暨控制中心主任 陳昶華
現任/
彰化基督教醫院感染預防暨控制中心主任
中興大學醫學院副教授
學經歷/
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畢業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院碩士、博士畢業
彰化基督教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
美國愛荷華醫學中心進修臨床感染醫學與臨床微生物學與院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