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研究發現,媽媽在懷孕時,睡前固定播放故事錄音帶,孩子出生後,聽到之前常聽的那段故事,喝奶時會有吸吮比較急促的情況,顯示寶寶對於他曾經熟悉的故事,是會有反應的。
0~6個月
此時寶寶大多以哭泣表達情緒,1個月時,會開始模仿爸媽說話的樣子,但是由於器官未發育成熟,所以只能用哭來練習,5個月時寶寶能發出不同的聲音,會喜歡尖叫、大笑、甚至吼叫。
6個月
6個月大的寶寶,常常發出類似像漱口聲的音調,也會笑出聲音,接著能發出較長而且有音調變化的母音。
6個月~1歲
這個階段的寶寶,會重複一些疊字詞彙,像是打打、叭叭、ㄇㄚㄇㄚ等,這些音調沒有什麼意義,但是會利用發出的聲音吸引大人注意。9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一口氣發出許多聽起來好像完整的發音,並且帶有語氣和音調,會用聲音和手勢與爸媽「說話」,這些都是溝通的方式。
快1歲時,會增加新的辭彙,爸媽如果想知道寶寶是否已經瞭解了某個字詞,可以問寶寶,並請他指出想要東西。
1歲以上
1歲到1歲多的孩子可能開始會說出生平的第一個字,像是「爸爸」「媽媽」等。張凱忻醫師說:「通常女孩相較男孩的語言能力較快,學說話會比男生早,男孩可能要到1歲半、甚至2歲才開始說比較多的辭彙。
2歲~3歲
2歲之後,進入所謂的「語言爆炸期」這個時候寶寶的字彙增加的速度變得很快,甚至聽得懂複雜的語句,將一些會說的辭彙加以組合。
兩歲半之後,寶寶說的話每天幾乎都有新的發展,張凱忻醫師表示,這是人一生中詞彙學習最快速的階段,詞彙可能從200個增加到1200個,也能將詞彙組成簡單的句子,跳脫單純是名詞的組合,開始有了動詞或受詞的使用。
3歲
3歲以上的孩子,大部分都可以了解比較長的句子及複雜語句,說話的句子中出現副詞或形容詞,如果你問他簡單的問題,他幾乎都可以說出答案,並與你交談。
3~5歲
這個階段的小孩,你已經可以明白他說的話,甚至連陌生人也聽得懂,他能清楚表達,並在語調上做變化,生活上溝通已不成問題,但是文法可能還是偶有錯誤。
延伸閱讀:研究:說故事時間從坐月子開始,有助提升寶寶的記憶力
在家中你可以這麼做
給孩子玩有聲玩具,讓他辨別並記憶不同及相近的聲音,增強區別和記憶的能力。
2.重複告知關鍵字
將環境中有關的人、事、物告訴孩子,同時加重「關鍵字」,並放慢、清楚、並提高語調便於他的模仿。
3.多玩發音遊戲
0~1歲的嬰兒有段咕咕期及牙牙學語期,尤其在他心情愉悅時,這時家長就可以和他一起玩,並且模仿他的聲音。也可搭配肢體動作比方說拍手、揮手、點頭,增加他的記憶力。
4.多溝通
常和孩子討論,向他解釋新的字的意義。和他討論家、學校,遊戲中發生的事情。
其實教孩子學說話也是一門藝術。在教導過程中父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把握住要點,讓父母和孩子都能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彼此的溝通更順暢。
5.把握關鍵期
1歲半到2歲是語言學習的關鍵期,及早開始刺激,可預防日後語言障礙的發生。
小技巧
可以利用色板或布書教學,讓寶寶辨別顏色,當他穿著黃色衣服,教他「這是黃色的」,當吃香蕉時,也告訴他「香蕉是黃色的」。
在戶外你可以這麼做
1.戶外教學
戶外的刺激和待在家的情境不同,可以利用出遊機會,一一講解不同事物給他聽。
2.應用戶外場景多說短句
孩子有一段兩字句時期,以兩個名詞組成代表好幾種意思,例如「ㄇㄚㄇㄚ、ㄋㄟㄋㄟ」, 此時大人也應教導孩子兩字句為主的字句,再加入主詞等訓練。在孩子尚未能正確表達前,家長要多製造機會讓他學習發語,也可用唇型小聲提示,引導他發語。
3.姿勢要面對孩子
不論在戶外的何處,對孩子說話的時候,大人要面對著他,以便他們觀察唇型。家長可以唱兒歌、說故事給他聽,都可幫助孩子語言發展。在說故事時,可配合動作或手勢,動作可以誇張以及放大,念到他能聽得懂的句子,可以自行變化或添加。
4.玩遊戲
可和孩子多玩戶外的遊戲,在角色扮演的遊戲中,讓孩子學習形容詞、連接詞的應用,以及情緒表達等練習。
5.提高興趣
孩子在說話時,千萬別因不耐煩而潑他冷水,否定他的練習,家長應表現出有興趣的樣子,並且耐心地聽,不要打斷他,說錯了也不應嘲笑。
小技巧
建議媽媽可以常把寶寶抱著,摸著他的頭說「這是頭」,接著摸著他的手說「這是小手」,不斷反覆地說,引導寶寶認識自己的身體。
延伸閱讀:講話結巴?訓練孩子表達流暢的方法
父母期望孩子及早說話、想早點跟孩子講話的心態是可以理解,不過如果太心急而有一些教導上的錯誤
1.避免使用錯誤字彙
比方說在引導小孩認識小狗時,應說這是「狗狗」,而非「汪汪」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讓孩子知道正確的說法。
2.勿嘲笑孩子
2歲以前的孩子,說話發音難免會有口齒不清的情況,千萬不要把孩子不準確的發音當作好玩,故意去嘲笑他,或故意去學他錯誤的發音。
3.耐心引導
孩子在說話表達語意表達不明時,父母千萬不要嚴厲斥責,讓他在學說話過程中失去信心。
4.勿太主動給予
不少父母過分滿足寶寶的要求,若寶寶伸手想拿奶瓶,家人會立刻給予他,張凱忻建議家長:「應慢慢引導寶寶,讓他正確表達自己所需,太過積極的給予會讓他失去練習說話的機會。」
澳洲查爾斯特大學研究表示,還不會說話的小寶寶,就已經知道如何製造笑料和結交朋友。6個月至18個月的小孩就會使用成熟但細微的非語言方式交朋友,並逗彼此笑。研究人員表示,「寶寶彼此互動的方法是眼神接觸、各種手勢以及幽默,除非你密切觀察,不然不見得會察覺到。」
當寶寶開始說話了,家長可以用稍微誇張的表情和聲音鼓勵他,像是「哇,你好棒!」當他發出聲音的時候,也可以用拍手的方式,表現出很高興的樣子,讓他感到開心,進而能體驗說話的樂趣。
延伸閱讀:5個口腔運動+學說話的2不2要,孩子講話「臭奶呆」、「不輪轉」?!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江怡臻
諮詢/愛鄰小兒專科.家庭醫學診所院長 張凱忻
拍攝/古議荃
Model/漂亮媽媽:蘇之芃、可愛寶貝:劉子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