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34週早產兒存活率高嗎?專家解說34~37週晚期早產兒照護要訣!

台灣早產兒人數逐年攀升,晚期早產兒相對早期早產兒的存活率高很多,不過仍可能會出現一些健康問題。本文邀請新生兒重症照護專家朱世明醫師,來解析早產兒會面臨的問題,特別是34週-37週出生的晚期早產兒,以及其營養照護要訣。
34週早產兒存活率高嗎?專家解說34~37週晚期早產兒照護要訣!

 

台灣早產兒發生機率

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重症照護專家朱世明醫師表示,台灣早產兒發生比例約為10%有逐年攀升趨勢,也就是每10位出生寶寶就有1位早產。只要在37週前出生的寶寶就定義為早產兒。

近年台灣生育率下降,但早產人數卻不見減少,主要是因為人工生殖比例增加、高齡產婦人數增加,以及現代媽媽工作及生活壓力指數高,壓力大也是造成早產的原因。

雖然醫療進步,早產存活率大幅提升,不過即使是34週、35週、36週的晚期早產兒,在照顧上仍不可輕忽,朱醫師表示:「只要沒有足月出生的寶寶,都可能發生健康問題以及增加發展遲緩的機率。」

 

不同早產週數早產兒狀況說明

早產兒依據早產週數不同,又可分為「晚期早產兒」、「中期早產兒」、「早期早產兒」、「極早期早產兒」,如果早產週數越小、體重越輕的寶寶,因為器官尚未發育成熟就出生,越容易面臨各種併發症,也可能留下長期後遺症。

朱世明醫師表示,早產兒後遺症包括有呼吸系統問題、腸胃系統問題、神經系統問題、學習障礙等可能性,每個寶寶狀況不同,只要是早產兒就要留意這些問題。

 

34週以上早產兒存活率高!但這些情況醫師不建議再安胎

在不同週數出生的早產兒的比例中,約75%早產兒屬於晚期早產兒,也就是滿34週早產~未滿37週的寶寶。晚期早產兒存活率達98%以上,此階段出生會比較安心。

朱醫師表示,懷胎滿34週出生是理想目標,但若能安胎到足月出生,也就是37週以上,是最好的結果,此時出生才代表寶寶發育已達成熟。但如果媽媽出現以下併發症,那麼可能要考量放棄安胎,選擇提早讓寶寶出生。

1. 擔心胎兒有子宮內感染。

2. 前置胎盤或早期剝離,出現出血狀況。

3. 胎盤功能不佳。

4. 媽媽有嚴重心臟病、子癇前症等疾病。

5. 子宮頸已開超過4公分。

6. 出現胎兒窘迫現象。

▲34週以上早產兒存活率高!但仍要提防健康問題。

 

34週以上晚期早產兒出生後,仍可能面臨的健康問題

所有的媽媽都希望生育健康的寶寶,而避免早產就是達成願望的方法之一,不過,孕產狀況有些時候並非媽媽可以控制,所以,當面臨可能生育早產兒時,也不要太過自責。

朱醫師也提醒,有些人會認為晚期早產兒呼吸系統發育較完善,存活率也很高,1、2歲後看起來和足月寶寶沒有明顯差異,因此,即使能繼續安胎也可能會放棄希望,提前把寶寶生下來,可是比起真正的足月兒,34週、35週、36週出生的早產兒,出生後仍有可能面臨以下健康問題。

✔︎ 免疫力弱易感染:寶寶孕晚期無法持續從母體獲得充足抗體、礦物質等,因此,出生後免疫力會比較弱,也容易受到感染。

✔︎ 短暫呼吸窘迫:寶寶肺臟可能發育尚未成熟,肺泡功能不理想,進而影響呼吸中樞功能,出生後會產生短暫呼吸窘迫的問題。

✔︎ 腸胃營養不足:因為腸胃功能發育不佳,無法順利吸收營養,出生後也容易出現腹脹、解血便等感染發生,甚至會發生棘手的壞死性腸炎。

✔︎ 低血糖:由於寶寶肝臟功能不佳,可能發生無法儲存葡萄糖,造成低血糖狀況,進而影響寶寶的腦部發育。

✔︎ 神經發育落後:神經系統關係著寶寶各方面的發育,早產寶寶有可能發生相關問題。

✔︎ 新生兒黃疸:比一般足月寶寶更易有黃疸問題,出生後需要特別照護處理,例如進行遮眼光治療。

✔︎ 視網膜病變病:因為寶寶視網膜血管尚未發育完全,所以,出生後有可能面臨視網膜病變病,造成視覺發展問題。

 

晚期早產兒什麼時候可以出院?

一般來說晚期早產兒在醫院待到原本的預產期時,可能就是出院時機,例如34週早產寶寶約待3~4週左右。同時符合以下條件就是適合出院的時間。

1. 體重達2000公克以上。

2. 已可以離開保溫箱。

3. 餵食順利。

4. 排便、排尿功能正常。

而在早產兒住院期間,會建議媽媽盡量哺育母乳,醫護人員會協助餵食寶寶擠出來的母乳,另外,會採用「發展性照護」,以更舒適、安穩,仿子宮環境來照護寶寶,並鼓勵爸媽進行「袋鼠護理」,讓寶寶躺在父母胸口,進行肌膚接觸及聽見父母的心跳聲,這些都有助於早產寶寶的發育。

 

▲朱世明醫師提醒,早產寶寶照護上要更加費心,特別是重視營養的攝取。

 

出院後早產兒營養補充不馬虎!醫生:母乳是最佳選擇

寶寶終於穩定成長可以出院返家了,不過,回家後又是另一個考驗的開始,早產寶寶照護上要比一般足月寶寶更加費心,特別是要重視營養的攝取。

不管是足月兒或早產兒,母乳都是最佳的營養來源,母乳中的活性因子會隨著寶寶的需求自行調整,每個時期會對應寶寶成長所需,做出滾動式調整。

● 初期

在寶寶出生後,大約5天內所分泌的初乳,質地較稀,呈現淡黃色。具有很多抗體,還有許多蛋白營養,也有促進消化,讓寶寶排出胎便的功能。

● 過渡期

產後大約1週後,母乳就進入到過渡乳的階段,這時的奶水含較多水分,這時的營養成分會調整為成長所需營養。

● 成熟期

產出寶寶10天後,就是母乳的成熟期,所產 出的成熟乳。這時的奶量是最多的,且營養成分仍會隨時間持續變化。

 

而母乳的好處相當多,以下列出幾點供家長參考:

● 母乳中含有sn-2 PA活性因子,能夠促進寶寶消化,對腸內菌叢有益,讓嬰兒排便更順暢。母乳活性因子sn-2 PA也能幫助營養的吸收,像是脂肪酸和鈣質,且母活性因子也能幫助寶寶骨骼發育,激活嬰兒成長。

● 母乳擁有豐富的蛋白質,其成分主要是乳清蛋白+酪蛋白的組合,其中好吸收的乳清蛋白含量高出許多,而且母乳裡面還含有α-乳白蛋白、血清白蛋白、乳鐵蛋白等,可以增加寶寶的免疫力。

● 豐富的乳糖,對於鈣及鐵的吸收有幫助。

● 母乳含適量的鋅、鈉、鈣,既不會對寶寶腎臟產生負擔,也能補足營養所需。

● 含β胡蘿蔔素、牛磺酸及維生素E,對寶寶的視力發展有幫助。

也因為上述的好處,醫學界普遍認定母乳是最適合早產兒的發育營養來源。含有豐富營養如 sn2-PA、蛋白質、維生素的母乳,能夠提供早產寶寶需要的營養及免疫力。建議媽媽補充適當營養及水分以增加母乳分泌,也要盡量放寬心情來照顧寶寶,才能提供給早產兒充足的母乳量。

 

給予早產寶寶完整營養,幫助寶寶健康成長

生下早產寶寶,爸爸媽媽要更加堅強,只要用對方法還是有機會養育出頭好壯壯的寶寶。醫生也提醒,雖然34週~37週早產出生的寶寶存活率高,但早產寶寶仍可能有呼吸或免疫方面問題,父母不可輕忽,應謹記給予寶寶最完整的營養支持,盡量哺育母乳,來激活寶寶成長、幫助寶寶健康發育。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Jiun

諮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內科部副部主任&新生兒重症照護專家 朱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