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21地震」滿 23 週年了,當年凌晨的那場天搖地動,相信許多台灣人至今仍心有餘悸,一場天災震碎無數個家庭,造成天人永隔,更讓不少人留下無法抺平的傷痕,而上週起,台灣接連發生 6 級以上強震,再度勾起大家對 921 的記憶,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醫師在臉書上,分享了 23 年前他在急診室醫治一名因為地震被送來醫院的六歲小傷患,真摯動人的故事,應證「天災無情,人間有愛」的真諦。
以下全文摘錄自黃軒醫師臉書專頁:
那個半夜的大地震,震得我和新婚的太太,都不知道要去哪裡安定下來、夜深街頭到處都是人,大家隨著一陣又一陣的餘震,陣發出驚叫聲連連,我知道 921 當天是無法回家住了,只好往醫院第一現場急診室走去,儘管我 23:00pm 才從急診室回到家中休息,不到三個小時,我又自動往急診室回去加班了,因為我知道急重症第一現場需要我回去上班,於是我就從 921 早上六點,已經回到醫院急症室和沒有下班的同事,拼肩作戰了。一個又一個大量傷患湧入,有輕,有重,也有輕的一下子又變重了,有一分鐘跟我喊很痛、下一分就已心跳停止,人間的無常一直在我現場反覆發生,唯有一個小朋友例外!
6歲小傷患被送到急診室
小可,6歲,被救護車送來的時候,沒有哭,沒有驚慌、沒有喊痛,只有空洞眼神,頭和身體全佈滿了瓦壢灰塵,沒有人知道她叫什麼名字,聽說她同住附近的大人,沒有一個生還,她被我們這些大人抱來抱去,最後抱到我眼前,我初歩檢查她身體,很神奇的沒有受到遭受傷害,於是我叫護理人員替她把灰塵洗乾淨,我又再去忙別的急重症的病人了。
一直忙到晚上十時左右,由於我昨晚只休不到三個小時的身體累了,我只好走向值班室要休息,走過留觀床位,看到小可還在乖乖靜靜的坐在床上,眼睛瞪大大的看著我走過去模樣天真無邪,我就把剛剛煮好了麵,到床邊餵她,與她分享,我自己也許是餓了,有時候,我真的沒有在餵她,而是自己在狼吞虎嚥的,小可儍儍看我,才知道我剛剛吃相,一定太吸引她了。
父母在地震中身亡
其實小可,已經可以孱弱著身子,跑來跑去在床邊附近了,雖然行走時候偶爾步態蹣跚,她也開始調皮了。偶爾她似乎累了,依在我身邊,伸出雙手要我抱。於是輕輕的抱了她,徘徊走在急診室外頭長長的走廊看看。小可還是依然不說話,當我指天黑的星星給她看,她表情是那樣的喜悅。她用雙手環著我的脖子,細白的小手有些清涼。看著這面前孱弱的小孩,我心中卻有那麼一絲無聲的歎息,有那麼一絲無影的淚在心裡滴落,因為在過程中,已經有人告訴我剛剛那個小女孩,父母確定已經身亡,而眼前這個6歲,她不説話,但她純真表達抱抱的情感,誰又會捨得?
永遠記得:「921大地震的那一夜,我是拋棄了新婚太太,就陪著一個陌生小女孩,一直到天亮……」
第一次聽到小可講話
隔天社工人員,要把帶她走了,小可牽著社工人員的手,忽然回頭看我,她忽冷鬆了手,直接撲過我這來,我蹲著自己身體迎著她,我知道她又要抱抱了,我說:「加油,社工姐姐會安排妳回家的」想不到小可,當時竟靜靜的流淚了:「謝謝叔叔,叔叔你叫什麼名字?」哇!這是第一次聼到小可在急診室對我們醫療人員說話呢!其實我們大家心理好快樂,會說話,意味社工人員會很快找到她回家的方向了。「叔叔叫什麼名字?」,我隨手在紙條上寫著:「黃軒」,小可就隨社工人員,從我眼前消失了……好久~好久~
其實,我早已經忘了,那一夜的 921 大小事。多年後的某天,護理人員說門診外面有人說要找你,走進來是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孩,眼睛一亮,這個年輕人是哪裡來的廠商或業務代表嗎?只見她羞澀的問:「黃醫師,好久不見了……」我腦海?間轉了千百回,就是想不起來,這個人是誰?心想不會是詐騙集團成員吧?
堅持找當年急診室醫師
只見那個女孩,從包包中拿出了一張小紙條,已經有點模糊,很皺的小紙條,原來那是一張遺失在我腦海?,只是簡單「黃軒」那兩個字的小紙條、原來是小可長大後,就憑著這小紙條,近二十年後要回來謝謝我,並告訴我:「終於在出國進修前,完成了她小時候惦記的一位醫生叔叔的故事(啊!我依舊是叔叔?),我打聼很久,原來黃醫生已經在這?了!」我在診間,聼了她這些年的成長中,並沒有忘記尋找要見我,我當下真的很感動她的用心。
這只是 921 大地震,我在第一線用自己不睡覺的生命,去搶救他人不安的生命,而小可,只是其中一個不安到,不説話的小生命而已。此時我才驚覺:大人世界?,都一直以為小孩不懂事,可知道,小孩有時候懂得珍惜的真情,大人往往都還不比不上呢!
地震逃生三口訣
看完故事的同時,也提醒身處於地震帶的我們,平時就要建立起防災的觀念,一旦遇到災害時才能保護自己及家人。最後,仍然提醒大家,地震往往無法預料,一旦發生時往往需要即時應變,才能將災情降到最低,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的防災指引,地震發生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保護頭部、頸部避免受傷,應立即採取三口訣「趴下、掩護、穩住」的動作,躲在桌下或是牆角。
(圖片來源/內政部消防署)
延伸閱讀:地震來了別急著開門往外衝!家有嬰幼兒爸媽該知道的防災準備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