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有感覺的動物。我們因為外在或內在事件,引發了情緒反應。而一個人如何表現情緒,經常會決定外界對這個人的看法;情緒也會影響身心健康、學習狀態等等。
因為希望孩子討人喜歡、期待孩子一帆風順,愈來愈多父母重視情緒教育,精心教養孩子;但,父母本身的情緒知識與能力,不一定正確到位,常見「過於用力、卻使錯力」的情況。
《未來Family》採訪多位專家,彙整出關於情緒教育與教養的五大迷思,以及孩子有負面情緒時,父母常犯的六大NG說法。
投入情緒教育已30多年的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觀察,大多數的家長都期盼孩子有快樂的童年、喜歡孩子有好的情緒,孩子有不好的情緒(比方說會「害怕」)時,父母親很容易就會出現:「我給你那麼多愛,為什麼你要怕?」「其他人都可以去上學,為什麼你會怕?」等反應。
黃倫芬更進一步指出,「現在很多父母很重視家庭教育,給了很多愛,就覺得孩子應該有安全感。」孩子有負面情緒時,這類父母就會過度擔憂、難以接納。這對家長和孩子都是折磨,漸漸的,孩子會只告訴父母好情緒,報喜不報憂。
黃倫芬強調,「從進化論的觀點來說,壞情緒如果對人類沒有意義,不會跟著我們到現在。」例如,正是因為人們會害怕,才得以避開危險。台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副教授郭葉珍也強調,情緒是個警報器,「警報器響了,就是告訴我們something wrong,不必硬把警報器關掉的。」
情緒是自我的一部分,也是種「主觀的感覺」,孩子覺得生氣或難過,就跟他覺得冷或熱一樣,沒有對錯。但黃倫芬直言,仍有很多父母會「用自己的主觀影響孩子的主觀」,甚至受到孩子情緒的牽絆。
「現在很多爸爸媽媽都很玻璃心,只要孩子有負面情緒,就擔心自己哪裡做得不好、哪裡做錯,然後開始自我檢討,」黃倫芬說。在自己的情緒也受影響的情況下,很難好好回應孩子的壞情緒,容易說出:「你是要氣死我嗎?」之類的話語。
過度牽絆,讓家長「自己也受不了情緒」。郭葉珍觀察,許多家長看到孩子有情緒,立即的反應就是想說點什麼、或做點什麼,讓孩子的情緒消失、希望孩子理性一點,而這不一定有幫助。她強調,情緒是自我的一部分,否定情緒,就等於否定了部分自我,大人要尊重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
黃倫芬直言,現在父母雖然對教育教養很重視,但遇到孩子情緒上來時,父母的反應跟傳統父母經常還是一樣。例如,老師在聯絡簿上寫孩子打了同學,父母常常只看到孩子「打了人」,針對這個行為做處理,較少進展到背後的情緒因素,甚至更深層的內在脈絡。
孩子的外在行為,一定有其內在想法跟情緒。例如打了同學,可能是因為長期的委屈、或一時的爭執,但大人很容易先從行為下手,判斷行為的對錯。「因為行為會造成大人的困擾,」黃倫芬說,「現在雙薪家庭多,爸爸媽媽都辛苦,親子之間難免有張力。
但其實,花一點時間去了解到底是怎麼回事,聽聽孩子在行為底下的情緒跟脈絡是什麼,事情會好解決得多。千萬別讓能花一分鐘了解的事,搞成花十分鐘跟孩子對抗。」
另一個台灣父母常有的觀念是:小孩子就是愛鬧脾氣,長大就會愈來愈理性了。對此,台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劉彥君強調,情緒這門課題,絕對不是「長大就會了」,多數的大人只是因為熟悉社會運行的規則,所以看似好好的,但遇到生命中重大關卡時,也不見得能夠安然度過。
「很多大人『只是沒有出事』,但諮商現場常見的情況是,大人常常連『談自己的感覺』都有困難,」劉彥君說。尤其是現在的社會環境比以前複雜許多,孩子要處理、面對的事情,也比過往更困難,若能讓孩子趁早學習情緒的相關能力,如情緒表達、情緒調整等,孩子就能更從容、更安定。
擅長兒童情緒議題的職能治療師柯穎婷說,很多父母覺得:「我都已經講過了,為什麼你還不會?很難懂嗎?」但其實,孩子的發展有階段性,尤其是4歲前的孩子,語言理解能力及因果概念都不成熟,講道理的方式對孩子並沒有幫助。
即便是大一點的孩子,有一定的認知及語言能力,但要「用說的」來改變孩子,也不容易,甚至可能點燃新一波的衝突。柯穎婷建議,孩子有情緒時,若有不合適的行為,除了請孩子停下來,還需要立刻提供正確的做法,帶著孩子一起完成即可。「要記得,不會嘗試一次就成功,而需要很多次的練習,就像一個習慣至少要21天才能養成一樣,」柯穎婷說。
當然,身教還是最重要的。例如,許多大人抱怨現在的孩子不會察顏觀色,但自己也常在孩子心情不好時硬要他去做正事,或他明明正玩得開心卻硬要打斷;孩子沒看過察顏觀色的大人,怎麼學得會察顏觀色?郭葉珍直言,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要示範如何好好的面對情緒、如何好好的與人相處,畢竟孩子大多是學父母的,「這並不容易,只能說當父母也是種修行。」
延伸閱讀:要搞懂「講不聽」的孩子,先了解他為什麼不聽!0~3歲這樣教
6種NG說法與正確處理3步驟
日常生活中難免遇到孩子鬧情緒,此時父母如果回應不當,只會火上加油。
針對這種情況,台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副教授郭葉珍提出常見的6種NG說法,也建議了正確處理的3步驟。
■常見情境:孩子犯了某種錯誤或遇到某些突發狀況,出現負面情緒,開始哭泣或鬧脾氣。
1、命令:「不准哭!」「不要吵!」
2、警告:「你再哭就會更慘。」
3、否定:「你想太多了!」「有什麼好難過的?」
4、批評:「你太脆弱了。」
5、忽略,直接告訴孩子解方:「哭有什麼用?要解決問題才有用。」
6、說教:「你知道這個要花爸爸媽媽多少錢嗎?」「你知道大人多辛苦嗎?」
1、先同理和接納情緒:把孩子描述的事情或大人看到的事情,摘要複述一遍,同理孩子的感受。
2、幫助孩子冷靜:協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呼吸,或離開現場,例如去散步,或到適合冷靜的地方休息。
3、幫助孩子啟動前額葉思考:確定孩子冷靜下來之後,問問題、邀請孩子思考以後遇到類似情況該怎麼辦,而不是直接給孩子建議。
延伸閱讀:孩子只是在鬧脾氣?李儀婷:行為背後是希望爸媽能懂他的感受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照片來源/未來Family,Photo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