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好暖!9歲哥哥為自閉症弟弟設計APP,打破溝通障礙

典型的自閉症患者在與人的互動上,多數都會有溝通障礙的問題,當自閉兒沒辦法順利的表達需求及想法,爸媽照顧上自然會增加許多困難。然而,英國一名9歲男童設計了一款APP,幫助自閉症弟弟克服語言障礙!
好暖!9歲哥哥為自閉症弟弟設計APP,打破溝通障礙

 

自閉症有八成來自遺傳,是變異的基因影響腦部發育及神經發展異常而出現的精神疾病,會導致語言遲緩、溝通困難及情緒障礙等。英國一名6歲男童亞當(Adam),在2歲時被診斷出自閉症,直到現在都還沒辦法清楚表達簡單的需求,令父母十分困擾。

9歲的哥哥肖恩(Sean)因為學校需要繳交遊戲程式設計的作業,他想了想後決定為弟弟量身打造一個APP,利用簡單好懂的圖示並搭配語音,來幫助弟弟表達需求。

這款APP的使用方式非常簡單,使用者只要點擊螢幕裡的圖示,APP就會根據預設好的錄音播放出來,間接表達了自閉兒的心聲,例如:食物代表肚子餓、馬桶代表想上廁所等。

這個開發讓這對兄弟的父母感到很開心,父親表示原本都只能用猜的來揣測亞當的需求,現在這個APP讓亞當更願意表達需求,進步得也很快,更大大改善了家人間的溝通方式。

這款APP設計上或許尚未成熟,但仍要給這個9歲的肖恩一個很大的鼓勵,多虧有他想出了這個辦法,才能幫助其他同樣受到語言障礙困擾的孩子們表達心聲,相信未來也有助於自閉症患者獨立生活。

延伸閱讀:自閉兒爸媽想知道的11個Q & A

這款APP相信未來能幫助更多自閉兒與他人進行溝通
<翻攝自itv>

我的孩子有自閉症嗎?家長這樣判斷

典型自閉兒從小就不太理人,喜歡獨自玩耍,也不太會說話,與他人少有眼神交流,甚至不喜歡和人有肢體的碰觸,故容易在早期發現,尤其是家族遺傳病史的孩子,自閉症特質明顯,可能在1歲左右就被診斷出來,平均最常見的診斷時機是2歲左右,因為核心症狀較為明顯。判斷是否為自閉症,有以下幾種現象提供給家長參考。

1.智力低下

一般來說,典型自閉症中的高功能自閉兒,智商會高於70分,但機率不到1/3,低功能自閉兒則為70分以下,佔自閉兒的大多數。

2.語言發展有障礙

語言發展是最明顯的表現,有些孩子較晚開口說話,但自閉兒與一般語言遲緩兒相比,自閉兒與人互動時,少有眼神交會,即使看著你,也像似將人看穿般,而非一般人對話看著彼此的眼神。

除此,很難用語言達到溝通的目的,幾乎是用手勢表達需求,例如:拉著爸媽的手、指著別人的東西等,許多的肢體語言溝通較晚才會發展出來,有些孩子不會出現肢體動作,更別提能夠理解他人的肢體語言,即使到了成人,肢體語言溝通也很少。

典型的自閉兒在語言發展不僅遲緩,也容易出現一些仿說,如同鸚鵡般學著你的尾音說話,例如:問他「今天吃飯了沒?」,他會說「吃飯了沒」;「你今天玩什麼呢?」他會說「玩什麼呢」;「你叫什麼名字?」,他只會說「名字」。

3.不會與他人互動

典型自閉兒在小時候喜歡獨自玩,對於陌生人與新環境的適應呈現兩種極端狀況,一種是非常怕生,對新環境特別焦慮,另一種是出現親疏不分的情形,對陌生人並不特別害怕,誰都可以親近他,誰抱他都無所謂,不太會尋找父母。

4.重複行為,一改變就情緒失控

自閉兒有重複與固著的行為,他們的日常生活會有許多固執的一面,每天進行一成不變的行為常規且抗拒改變,一旦突然被改變,就會情緒失控,出現發飆、生氣的行為,常令旁人不解。不過,他們對於自己的興趣非常濃厚且執著,像是每天一定要去某個地方看星星或只對某類物品感興趣。

5.感官敏感

自閉兒對聲音、觸覺、嗅覺、顏色等會有特別敏感或不敏感的狀況,也不太能分辨危險性,因此,經常出現受傷的情形,甚至會尋求較高的刺激而出現自我傷害的狀況,例如:撞頭、摳手、抓自己等,尤其是典型自閉兒或低功能自閉兒更為明顯。

6.沒辦法同理他人

無法站在他人立場想事情,只會覺得「為什麼別人要這樣對我?」,經常覺得委屈,假如今天被撞到,他會覺得很痛,且認為別人一定是故意的,並不會認為是因為下雨,對方為了躲雨才不小心撞到他,因而容易曲解他人的意思。

延伸閱讀:孩子有自閉症嗎?14個特徵簡易判別

當家中有自閉兒,父母身為孩子的主要照顧者,應該要正確認識疾病,除了好好照料生活起居,多陪伴他們之外,更要照顧自己的情緒,與孩子共度療育時期。

給家長的日常生活照護5提醒

當家中有自閉兒,父母身為孩子的主要照顧者,應該要正確認識疾病,除了好好照料生活起居,多陪伴他們之外,更要照顧自己的情緒,與孩子共度療育時期,以下為五個重要的提醒。

1尋求專業人員協助

針對自閉症的治療,都應該先尋求兒童心智科或兒童精神科醫師的診斷,由於屬於終生的疾病,如果能早期介入療育,一來可以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二來也希望爸媽藉此有心理準備與特殊的孩子相處。

許多父母誤以為孩子語言發展慢是大器晚成,卻忽略他們除了不會講話之外,理解能力也比較差,同時還會出現人際互動的問題,在群體中顯得孤僻。其實有時候孩子太過安靜反而不是一件好事,如果能及早發現,才會有良好的預後。

2正確認識疾病

當發現孩子罹患自閉症,父母應對疾病有所認識,因為孩子出現某些行為、說出某些話都不是出於自願,建議參加一些相關協會與團體。了解病因之後,才能理智去分析孩子出現某些行為的前因後果,不能只是為了安撫而給予糖果或其他獎勵滿足,無形之中會強化這些行為並被固定下來。

3多陪孩子玩

一開始自閉兒對人較沒興趣,父母可以利用一些感興趣的物品陪他玩,與他多一些互動,讓他注意到外界。如果孩子在玩遊戲的過程中生氣時,可以邊玩邊告訴他:「如果別人是你,遇到同樣的事情也可能會不開心。」必須教導他當有需求的時候,應該怎麼跟對方說。

4引導孩子觀察別人

自閉兒對於一般人知道的社會行為與人際互動的訣竅比較難理解,因為他們沒有具備天生就知道的能力,建議父母帶著孩子一起觀察別人的互動,從A、B兩位小朋友的互動中,臆測他們的想法,了解他們之間如何進行遊戲、交談等,如此一來,便能有機會讀到別人的心。反過來說,也許這類孩子沒辦法站在他人立場著想,但對自己的感受一定能察覺,假如今天他認為別人撞到他都是故意的,所以才很生氣的回擊,但他一定有過不小心撞到別人的經驗,可以讓他了解:「原來那個人和我上次的狀況相同。」利用他自身的例子協助理解別人可能發生的狀況。

早期療育認為要教導他們社會的規範,告訴他們跟人說話要看眼睛、拿了東西要說謝謝等禮貌規則,但困難的是自閉兒都不懂得類化和舉一反三,他現在也許明白別人踩到他的腳並不是故意的,但下次若推擠到肩膀,對他來說就是不一樣的事,無法相提並論。即使他們可以背誦出規則,但卻不會應用,因此,父母必須多費心思,除了教導之外,還要引導他們從自身經驗聯想,讓他們有基礎的社交概念,協助他們學會生活中運用。

5父母調整好情緒

自閉兒在情緒反應、感官的敏感度或對事情的執著,往往會讓父母身心俱疲,讓許多家長感到傷心,認為孩子為何總是聽不懂,且每次都是一樣的問題,可能開始會說一些氣話,像是「我不要你了!」這類負面言語,對孩子來說會造成更大的傷害。父母應該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對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後,就比較不容易生氣。即使感到挫折也不要氣餒,以身作則讓孩子學習,靠時間慢慢累積經驗。

延伸閱讀:排除情緒障礙!寶寶EQ大解密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