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防疫懶人包

家族群聚是嬰幼兒染新冠肺炎主因!當心7現象為重症前兆

自從5月中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以來,出現了未滿1歲嬰幼兒確診的病例,包含了2個月大新生兒及10個月大寶寶,不約而同都是家族群聚導致,再加上國際間也發現變異病毒株感染也趨向年輕化,沒辦法打疫苗的兒童必須更加小心。
家族群聚是嬰幼兒染新冠肺炎主因!當心7現象為重症前兆

 

回顧5月中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有不少未滿5歲的兒童也在確診名單中,最小的甚至才剛出生2個月,根據國外統計,兒童罹患新冠肺炎的感染源大多是家族群聚所導致,與台灣的現況也相當吻合,因此要提醒家長,預防新冠肺炎請務必減少群聚!

新冠肺炎對於嬰幼兒影響跟你想得有點不一樣

新型冠狀病毒自2019年底從中國武漢爆發以來,席捲全球造成上百萬人死傷與商業社交活動停擺,已成為這兩年全世界最深刻的共同記憶。傳染模式主要藉由病人飛沫或接觸被病毒染污的物體來傳染人,但相較於SARS具有較多無症狀高傳染性的特性。對人體危害程度可輕可重,從完全無症狀的輕微感染至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需要葉克膜的嚴重肺炎重症均有。現今已知高齡、免疫系統不全或有系統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衰竭與肥胖)族群是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

根據統計,兒童的感染比例較成人低,以台灣及歐美來說,兒童大約佔了2~5%,兒童重症相對比例也較低,義大利與美國致死率0.1%。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品君指出,新冠肺炎感染中,嬰幼兒染疫臨床症狀以輕中症為主,無症狀比例也高於成人。常見症狀以發燒、咳嗽、無力、肌肉痛等為主,但相較於成人更多特異性症狀,如:食慾不振、腹瀉、嘔吐等。

雖然台灣目前沒有兒童因為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的案例,但是小於1歲或具有潛在病史(如:心臟疾病、糖尿病、肥胖、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卻很容易變成重症,尤其是有心肺相關自體免疫疾病兒童最需要小心。

延伸閱讀:對抗武漢肺炎,嬰幼兒如何增強抵抗力?

雖然台灣目前沒有兒童因為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的案例,但是小於1歲或具有潛在病史(如:心臟疾病、糖尿病、肥胖、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卻很容易變成重症

嬰幼兒不易感染,但家族群聚卻會害了他

陳品君醫師指出,新冠病毒進入人體以後,必須要依靠細胞上的ACE2受體當作侵入大門,來進入細胞內造成感染。目前醫學研究已證實,兒童肺部的ACE2受體量明顯少於成人的ACE2受體量,所以使兒童和成人相比,較不容易因為暴露到病毒而造成感染。另一可能原因兒童免疫系統尚未發展完全相較於成人也較不易後續造成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 syndrome)。

此外,研究指出,兒童新冠肺炎感染源常具有家族群聚史。在中國的數據,兒童感染者約有七成家中至少有一名感染者;而美國資料則高達91%兒童是因為接觸到家庭或社區感染者而染疫。因此第一線醫療人員針對具有接觸史的無症狀兒童建議要積極採檢。

延伸閱讀:10月嬰、1歲童確診!醫提醒:出現2症狀當心已染疫!

嬰幼兒染新冠肺炎,竟出現類似「川崎症」症狀!

嬰幼兒染疫,竟出現類似「川崎症」症狀!

陳品君醫師表示,雖然兒童相較於成人為低感染率與嚴重度較輕,但近期英國和美國出現了與新冠病毒有關的非常罕見兒童炎症綜合症(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簡稱MIS-C)病例,引發醫學界關注。MIS-C的症狀會出現在感染數周後,也可能發生在無症狀感染的兒童中,其臨床症狀會類似川崎氏症,像是全身皮疹、結膜炎、口部粘膜發紅、腹痛、腹瀉,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心血管功能,造成急性心臟衰竭或冠狀動脈擴張。

血液檢查可能會顯示出發炎症狀升高的指標,包含:C反應蛋白、紅血球沉積率和前降鈣素原,這些發炎症狀通常會危害到各種器官系統,包括心臟、腎臟和神經異常。由於MIS-C會加速造成心源性休克,因此需要對兒童進行重症監護以及免疫球蛋白或類固醇治療來幫助病人改善病況。

 

爸媽該留意的重症前兆

如何觀察孩子有變成重症的傾向呢?陳品君醫師提醒,如果感染過程中,有發現孩子高燒不容易退;或是燒退了,但是精神、活動力不好;或是有食慾不佳、嘔吐、腹瀉、脫水及呼吸困難的症狀,就是重症預兆,需要儘快就醫。

此外還要留意MIS-C症狀,如:出現持續性發燒不退身皮疹、結膜炎、口部粘膜發紅、手腳腫脹,腹痛、腹瀉等,對於有慢性疾病患者的兒童更要小心留意。

 

最後陳品君醫師勸說,最近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增溫,為了家人,應減少出門待在家中並請保持社交距離,外出在公共場所戴好口罩及勤洗手。懇請大家待在家中守護家人,醫護會也站在第一線為人民守護台灣。

延伸閱讀:【影音】小兒科醫師來解答,新冠疫情延燒,嬰幼兒防護Q&A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