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嘴巴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是學說話的必經過程,但要一個才6個月的嫩嬰會叫「奶奶」,是否太強人所難了呢?日前有位網友媽媽在《靠北婆婆2.0》發文抱怨,「誰會喜歡自己的小孩被罵笨?」她表示婆婆在兒子6個月時,就一直要他開口叫「奶奶」,但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沒想到婆婆就嫌兒子笨,「叫個奶奶也不會!」當時原PO還很客氣地告知婆婆,這年紀的寶寶不會說話是正常的。
想不到過了2個月後,婆婆又繼續要男嬰叫奶奶,想當然爾8個月大的男嬰還不會叫,婆婆就三番兩次對著他說:「這麼笨,我不要你了」這種話。當時原PO火大反擊:「小孩子想開口時就會開口,不需要一直逼他!而且他還不會說話,不是因為他笨!也不要一直說不要你了,沒有人要你說這種話給我兒子聽。」
但冥頑的婆婆依然講不聽,到現在孩子周歲了,開始會扶著東西走路,只是還不敢放手,竟也被婆婆嫌笨「這麼笨還不會走,也不會叫奶奶」讓原PO相當不能接受,想請婆婆有同理心,「連妳都討厭別人說自己兒子的不是,那當妳在一個媽媽面前說她兒子很笨,我又是什麼感受?」
每個孩子的語言發展從出生就開始,從牙牙學語到真正會說出一串句子,其進程都各有差異,可參考以下發展狀況。
1.會對著大人發出的聲音微笑或跟著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
2.對自己的聲音很感興趣,也會主動出聲引起大人注意及互動。
3.跟他玩會發出「咯咯咯」的笑聲。
爸媽可以這樣做
這階段的孩子,爸媽可以用簡單的辭彙、誇張的語氣與音調來吸引寶寶注意,並盡量與他面對面,讓他可以觀察大人的臉部表情,進而模仿大人說話。
延伸閱讀:0~3歲啟蒙兒歌這樣選!用快樂說唱幫助孩子語言發展
1.會對自己的小名或名字有反應。
2.聽懂一些生活常用的詞彙及簡單的句子,如:抱抱、喝ㄋㄟㄋㄟ、嘴嘴、媽媽抱、給爸爸。
3.接近9個月會對一些指令有反應,如果搭配手勢就會知道大人要幹嘛,如:過來、不可以、爸爸抱。
4.慢慢能發出的聲音,且有變化,如:「八八八八搭搭,咕咕。」的重音。
5.接近12個月時,會開始模仿大人揮手說掰掰、拍拍手、點頭表示謝謝。
爸媽可以這樣做
這階段家長可以用圖卡跟寶寶對話,但盡量以狀聲詞表達,例如:「汽車叭叭叭」、「小狗汪汪汪」、「飛機咻咻咻」等,讓孩子一邊觀察嘴形變化,一邊模仿這些聲音。
1.分辨得出來生活中常見的人事物及自己的身體部位,如:爸爸、媽媽、阿公、阿嬤、手手、鼻子、腳腳等。
2.慢慢能叫出家人的稱謂與熟悉物品的名稱,如:爸爸、媽媽、嘴嘴、狗狗、車車、鞋鞋、門。
3.可以聽懂沒有肢體提示的簡單指令,如:去找爸爸、拍拍手、過來喝ㄋㄟㄋㄟ等。
爸媽可以這樣做
這階段寶寶的詞彙大量發展,爸媽可以多利用繪本、布書、故事書、水果玩具、玩偶等讓寶寶認識不同事物的名稱,可以加入一些形容詞或正在進行的動作,例如:「你看小鳥會飛飛」、「我們一起拿蘋果給大象吃喔!」、「現在要穿鞋子了」。
延伸閱讀:孩子「語言發展遲緩」了嗎? 幫助孩子發展語言的12個技巧 !
1.聽得懂較複雜的指令及問句,並做出反應,如:把湯時給媽媽、你的熊熊在哪裡、你要不要喝水、洗澡好不好等。
2.會說簡單的「動作+名詞」的短語句,如:喝ㄋㄟㄋㄟ、車車跑。
3.接近2歲開始會簡單提問了,如:這是什麼?
爸媽可以這樣做
這階段的孩子可以盡量鼓勵他用口語表達,用提問的方式引導他回答,例如:「咦,這個照片是在哪裡照的?是和誰照的?」、「爸爸在做什麼?」培養他觀察及認識不同事物的能力,當孩子知道的名稱越多,語言表達就會越豐富。
孩子學說話的過程中,真的不能太過著急,一直要孩子開口說:「你說OO」、「再說一次」、「再說一次我才要給你」…等,這只是增加孩子不愉快的經驗,降低牙牙學語的意願,使得學習語言變得無趣又有壓力。
爸媽能做的就是盡量多與寶寶互動、對話,經常說故事給他聽、陪玩等,過程中月輕鬆、愉快,越能激發他對「說話」的興趣喔!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