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媽媽們的小確幸?小確幸就是等小孩總算睡著後,能有一點自己的ME TIME。媽媽們共同的心聲往往是:「恨不得小孩早一點放完電睡著!!」但常常事與願違,有些小孩不睡就是不睡;另外也有很多小孩,則是一定要抱著專屬於自己的安撫物才肯睡覺。今天就來聊聊神奇的安撫物吧~
延伸閱讀:不搖不抱實用哄睡法,做到3件事,幫助孩子自己睡過夜
小孩的安撫物不是只有小被被,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像是知名部落客QQMei的QDD要捏媽媽的肉才肯乖乖入睡,媽媽的脖子、腋下、手臂,都被QDD捏著睡過。其他小孩的常見安撫物也包括:媽媽的ㄋㄟㄋㄟ、奶嘴、某一個特定的玩偶或玩具、小孩自己的手指、家裡的寵物毛孩。也有小孩要拿著瓶瓶罐罐才能入睡~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青少年心智科湯佳樺心理師表示,臨床上她聽過這7種安撫物:
很多小孩的安撫物是軟軟的小被被或絨毛玩偶,抱著柔軟的物品讓小孩感覺很舒服,慢慢放鬆就睡著了。
相對上比較少見,但如果是小孩愛不釋手的「真愛」,當然睡覺時也離不了手~
安撫奶嘴也是許多小孩睡覺必備的安撫物。
很多小孩都會含著媽媽的ㄋㄟㄋㄟ睡著,被當成安撫的媽媽實在很難脫身啊~~
跟ㄋㄟㄋㄟ一樣,有媽媽的味道,可以安撫小孩,所以媽媽身上的肉、媽媽的胸罩或衣服,也常常會被緊抓不放。
有些小孩喜歡可吸吮的東西,除了奶嘴、媽媽的ㄋㄟㄋㄟ以外,吸著自己的手指也會有安全感,進而沉沉入睡。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生殖器官」!有些小男生會抓著自己小雞雞睡覺~
總之,小孩睡前的安撫物可說是千奇百怪、無奇不有!其實只要不會悶住小孩的口鼻造成窒息或誤食,排除安全的顧慮以外,所有安撫物都可以,沒有一定不行,只是如果安撫物是媽媽本人的話,就會比較辛苦了……。
為什麼小孩會需要安撫物呢?湯佳樺心理師表示,這和孩子心理發展有關。剛出生時,小孩會仰賴和主要照顧者的身體碰觸,建立和外在世界的連結;但隨著年齡增長(大約4個月~7個月),小孩逐漸要練習和母親分離,向外在世界探索,這時候安撫物就會像是陪伴、減緩焦慮的角色。安撫物上有他熟悉的味道,有助於使小孩的情緒緩和。
延伸閱讀:從嬰兒的「哭聲」辨別需求!5種哭泣方式代表不同需求
由於安撫物對於孩子像是陪伴的角色,因此在孩子有焦慮情緒時,的確會需要安撫物,尤其是4~7個月開始向外探索期、1~2歲的分離焦慮期或睡覺前。
在挑選安撫物上,建議注意這2件事:
1.注意安撫物的大小,以免寶寶誤食。
2.建議給予多樣安撫物,不要讓小孩只鍾情於一個,否則如果那一個安撫物損壞或必須清洗時,孩子無可使用,情緒就比較容易崩潰。比方可以說:「小熊也是兔兔的朋友,它也可以陪你睡覺。」
其實不一定,沒有標準答案。倘若上幼兒園時,學校規定不能帶安撫物,或是安撫物是媽媽本人,造成生活困擾,這些情況才需要戒。所以是否要戒安撫物,要考慮是否影響小孩的日常生活適應而定。假如只是在家睡時才要抱著的安撫物,其實無論年紀多大,也都可以不用戒。
其實,隨著孩子對外在環境的適應、互動玩樂的人事物漸多,慢慢就會減少使用安撫物的時間。也就是說,就算想戒,有時候也不一定必須直接戒掉,透過轉移注意力,慢慢就會戒掉了。
安撫物百百種,你家寶貝的安撫物,又是什麼呢?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諮詢/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青少年心智科心理師 湯佳樺
採訪撰文/湯佳珮
照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