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很多職場媽咪會忽略!博仁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毛心潔強調,懷孕時應先學習哺乳該怎麼做,以及提前了解將來職場哺集乳的環境,預先去參觀哺集乳室,跟正在哺集乳的同事聊聊天,尤其是同單位的哺乳前輩,能提供相同行業、辦公環境的經驗談,對往後建立自己的哺乳模式,可給予莫大的幫助。
延伸閱讀:親餵轉瓶餵、擠奶好累…職業婦女哺乳,精選10個常見問題
很多產後媽咪,剛生產完,可能想著工作後要和寶寶分開,便急著想擠奶,以及讓寶寶學會喝奶瓶,毛心潔主任認為,這兩件事等到上班前兩週再想吧!其實,剛開始盡量不要跟寶寶分開,「好好地把親自哺乳這件事練好吧!」這些練習包括:用舒服姿勢來哺乳、觀察寶寶的需求、建立與寶寶之間的哺餵默契等。
打算哺餵母乳的媽咪,可選擇會教導哺餵母乳的醫院生產,以確保產後有人協助、指導。初期難免有磨合期,如搞不懂寶寶何時要吃?可觀察寶寶的需求,用舒服的姿勢哺乳,也許剛開始乳頭的皮膚比較嫩,會有一點點破皮,但過一段時間,嫩皮變老皮後,乳頭會變得更強壯。利用產假56天,盡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哺餵方式。
每個職場媽咪在產假時,都應該學會躺著餵奶,就可一邊躺著一邊餵奶一邊休息,比坐著擠奶輕鬆多了。餵奶姿勢舒服、與寶寶有默契,依照寶寶需求餵食,奶量便容易達到令人夢寐以求的供需平衡。很多媽咪擔心寶寶第一個月一直掛奶,是不是吃不飽?毛心潔主任表示,這是正常現象,只要寶寶含乳正確、尿尿和大便正常,就不要太擔心。
產假期間,媽咪練習親自哺乳的過程,可趁機觀察寶寶的需求和個性,如果寶寶就是吃不好,可尋求護理師或泌乳顧問的協助,也許是寶寶舌繫帶過短,或是媽咪乳暈形狀須做延展等,都有解決方法。毛心潔主任建議,這些哺乳過程要趁早練習,千萬別等到做完月子才著手,只要媽咪傷口沒有不適、身心狀況正常,便可開始學習。
延伸閱讀:哺乳期間什麼不能吃?3大類食物要注意!
上班前兩週,可以開始儲存自己的母乳庫。很多媽咪說:「我很認真親餵,奶擠不出來怎麼辦?」毛心潔主任表示,親餵媽咪一次只要擠出15cc至60cc,就非常棒了!每天只要存50cc至100cc就好。假設每天存50cc,存十四天就有700cc,可保留至上班第一天給寶寶瓶餵喝,剩下的量可冷凍。如果媽咪第一天上班,離開寶寶時間為12小時,滿月寶寶一整天奶量在600cc至800cc中間,寶寶一整天約需400cc至500cc左右;白天請照顧者瓶餵,晚上媽咪可繼續親餵。至於上班前兩週如何擠奶?可親餵完馬上擠,不好擠的媽咪,也能試著邊餵邊擠,如當寶寶吸右邊時,用吸乳器擠左邊。
不要在上班那一天,才把寶寶送去托嬰中心、保母家或阿公阿嬤家,應於前一週讓寶寶先熟悉環境和照顧者,從半天開始送托,寶寶回家後再給滿滿的安全感;讓寶寶跟照顧者一起很放心、跟媽咪在一起很安心。
產假不練瓶餵,將來寶寶會不會不吃奶瓶?
毛心潔主任解釋,照顧者和寶寶會建立互動和默契,寶寶被托育4小時以上會餓、會渴,會學習用奶瓶喝奶。如果寶寶第一、二天不喝,可告訴照顧者,多跟寶寶玩、抱抱、說話,觀察他何時想喝奶?當他想喝的時候,再用奶瓶餵他,而不是時間到了一定要塞他奶。照顧者如何與寶寶建立默契,是重要關鍵,當默契無法建立,媽咪可能要思考,是否須考慮換照顧者?或如果寶寶不願吃奶瓶,可轉換湯匙、針筒、杯餵、滴管等方式,只要照顧者和寶寶願意接受,那就是他們喜歡的模式。毛心潔主任透露,自己第二個孩子完全不接受奶瓶,保母用針筒餵奶餵到大,因此餵奶方式沒有標準答案。
雖然重回職場有新的壓力,必須重新適應,但擠奶間隔建議不要超過4小時,最長也別超過5至6小時,才能最安全和最舒服。
毛心潔主任強調,擠奶時,找一個身心可以放鬆的地方,有些媽咪會固定時間去哺集乳室;有些媽咪則蓋一條哺乳巾,在辦公桌前就地擠;有些媽咪會找倉庫或隱密會議室,視辦公場所決定。放鬆心情很重要,職場媽咪對自己奶量別太苛求,如果盡心盡力也只能供應寶寶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奶量,剩下就補配方奶吧。有時越放鬆,反而奶量越多,壓力絕對會影響奶量。
媽咪擠出來的奶量,建議夠寶寶吃就好,跟寶寶達到供需平衡是最好的狀況。舉例來說,寶寶離開媽咪期間,一天喝400cc至450cc,媽咪上班時擠到這個量就好,不需要擠更多,媽咪供過於求會太累;若是擠太少,則可增加擠奶頻率來增進奶量。
媽咪擠奶時想到寶寶,一定是最能增加噴乳反射的方法,此時可看一些寶寶的照片和影片,對擠出更多奶量有所助益。如果媽咪看綜藝節目或男藝人照片會更開心,也可以這麼做,用讓自己放鬆、減壓的方式擠奶。
延伸閱讀:0~3個月哺乳技巧攻略→原來用「這方式」餵奶,最省力!
哺集乳室很歡樂,一起擠乳的同伴互相支持,對擠奶過程有幫助!大家一起在哺集乳室聊天,分享哺乳的經驗談,能讓媽咪更放鬆。擠奶環境壓力大,會降低擠奶效率。
毛心潔主任強調,擠奶時,應以吸乳器搭配手擠奶並用,才能擠出更多母乳。
步驟1:甩一甩、晃一晃乳房
開始擠奶前,先甩一甩、晃動一下乳房,或是拿按摩器或會振動的東西,如電動牙刷、洗臉機等,把乳房振一振。
步驟2:先手擠奶一下
乳房放鬆之後,在使用吸乳器前,先手擠奶一下,確定乳暈處有軟、奶水通暢。
步驟3:吸奶器兩種模式交替使用
之後就可以開始用吸乳器擠奶囉,吸乳器手動、電動皆可使用,毛心潔主任表示,若是運用電動吸乳器擠奶,可先用「促乳模式」,由於頻率較快、力道較輕,有助於刺激奶陣。等到有奶流出來、噴出來,奶水順暢後,再改成「吸乳模式」,特色是頻率較慢、力道較大,比較能引出奶水,而吸乳力道可自行調整至能吸出奶水的最小力道,避免力道太大傷害乳頭。
至於「促乳模式」、「吸乳模式」各要使用多久?毛心潔主任強調,沒有規定使用時間,每次乳房脹硬、軟度不同,可依照自己狀態去調整,「吸乳模式」使用不順時,也可換回「促乳模式」來刺激奶陣,兩者可交替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喇叭罩要符合乳頭的尺寸,原則上距離管壁應留1釐米(mm)至2釐米空間,以免互相摩擦。擠奶時,媽咪也可於喇叭罩後方進行加壓,促進奶水移出。
步驟4:最後再手擠奶檢查一次
吸完奶後,原本乳房的飽脹感會變軟,這時可用手再檢查一次乳房,因為奶水很容易積在乳暈的地方,最後再花1分鐘手擠出來。一次擠奶加上收拾物品的時間,不會超過半小時。
毛心潔主任建議,上班很忙、會議很多、沒空擠奶的媽咪,可少量多次擠奶,並利用手擠奶技巧救急。如中午12點剛擠完奶,下午2點會議很長,可於會議前花5分鐘用手擠奶一下,讓自己撐過這個會議。
另外,寶寶開始吃副食品、奶量變少,擠奶量、擠奶頻率也應跟著下降,每一次少擠一點,若擠奶間隔中間奶脹不舒服,就去廁所擠掉一點,讓自己舒服一些,這樣自然而然就會和寶寶達到供需平衡。而1歲以上孩子以食物為主食,若媽咪白天擠奶有壓力,可不必再擠,晚上、假日保持親餵,身體會慢慢只分泌這個量,上班時不會再脹奶。
職場媽咪哺乳,不是一個人堅持就夠,非常需要全家人一起支持,老公必須一起分擔照顧寶寶事項,如換尿布、洗澡、安撫等,讓媽咪可偷時間吃飯、換衣服、休息等。住在一起的長輩、家人,也要多幫忙和體諒,讓寶寶可持續喝母奶。
毛心潔主任指出,門診時碰到職場媽咪塞奶,主要原因多是親餵太少,這種情形好發於寶寶長期不在身邊,媽咪完全以擠奶方式供應母奶。因此建議媽咪每天多抱抱、親餵寶寶,能幫助減少塞奶發生。
太累、太忙也會容易塞奶,媽咪應該設法找到工作和育兒的平衡點。
毛心潔主任根據臨床上觀察,媽咪如果只會用吸乳器,完全不用手擠奶,容易塞奶;利用手擠奶技巧,有助於排出奶水阻塞。
延伸閱讀:塞奶、石頭奶,怎麼辦?超實用的處理方式!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編輯部
諮詢/博仁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 毛心潔
攝影/2026兒童拍拍
梳化/徐筑芳
model/郭茉蕎、李詩筠
拍攝吸乳器提供/小獅王辛巴LCD超靜音八段電動吸乳器、酷咕鴨智能韻感電動雙邊吸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