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鴉繪畫是兒童發展中重要的活動,除了提供樂趣外,也同時幫助精細動作、協調、表達自我情緒的能力。畫畫同時是一種操作、視覺經驗、想像與創造力的活動,更是寶寶利用視覺呈現與他人溝通的方式之一。兒童繪畫的發展也反映出個體身心發育的狀況,陪伴孩子自由繪畫也能增進親子間的親密與信任關係喔!
畫畫對於寶寶來說,有哪些好處或作用呢?維新復健科診所兒童職能治療師林茂勳指出:
塗鴉繪畫可以促進寶寶的肢體動覺,對於粗細動作發展及工具操作都有良好的體驗機會!並可以從拿筆畫到紙張而產生的線條過程之中,學習因果關係的回饋,更誘發嘗試塗鴉。
和操作性活動類似,透過畫畫可以提供寶寶多樣化的觸覺刺激!有豐富的觸覺體驗,能夠為生活自理的能力及未來的書寫能力打下良好基礎。
塗鴉繪畫除了滿足觸覺需求能幫助情緒穩定之外,透過畫畫還能幫助寶寶與生活事件做聯結!特別是2歲半到3歲的孩子,開始說話表達情緒時也同時能透過塗鴉畫畫,來把生活中的事件與體驗表達出來,更有些孩子善於利用塗鴉來把他所學到的新東西記錄下來。
延伸閱讀:帶著寶貝「玩」出粗細動作發展
對於寶寶來說,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才能夠順利地拿起筆畫畫呢?
寶寶必須能夠控制好自己的身體與姿勢,特別1~2歲的寶寶坐在地板的時間較長,因此能夠在穩定坐姿下發展塗鴉活動,是需要良好的軀幹控制能力。
寶寶需要能夠抓住繪畫的工具,隨意地移動身體、手臂來塗鴉。雖然初期不一定會畫到圖紙,但上肢動作與抓握能力是畫畫的基礎能力。
對寶寶來說,能夠短暫參與一件事情的能力,是所有活動的基礎!對於塗鴉畫畫活動來說也是,需要寶寶能夠專注在紙筆活動上,而想要嘗試與練習的動機,也是寶寶能否繼續參與塗鴉的因素!
延伸閱讀:3種DIY遊戲幫助孩子五感發展
拿起寶寶的塗鴉來看感覺是亂畫?爸媽是否應該要教導寶寶畫出具體的物品呢?兒童職能治療師林茂勳表示,根據國外學者對塗鴉期的發展分類如下:
此時的塗鴉活動源自於嬰幼兒拿東西揮舞的動作,因此比較簡單、機械化、反覆性較高,並且依賴感覺與動作去認知外界事物,所以此時塗鴉活動不具備任何意念。而寶寶畫畫時不一定會看紙張,也不一定會畫到畫紙。
Tips:提供合適環境
建議爸媽可以提供適合環境,像是較靜態、不擔心會弄髒弄亂的區域,並提供畫紙與各式畫材鼓勵寶寶隨意嘗試,提供肢體活動的體驗,不需要刻意強迫寶寶畫在紙上。
2歲半的寶寶由於已經配合定點定時的如廁訓練,對於參與活動的專注力較為提升,除了比較能夠執筆畫在紙上,運用手肘與手腕的能力也更好一些;相較於隨意塗鴉時期線條重複性較高的筆觸,在此時期畫畫的線條和方向也較為豐富,而且寶寶會從自己發掘的新塗鴉線條獲得成就感,並且不斷重複嘗試,從控制的感覺獲得自信。
Tips:給予實際回饋
爸比媽咪可以針對孩子開始嘗試不同方向、粗細線條的塗鴉,給予「實際」的口語回饋!兒童職能治療師林茂勳舉例說明,這一條斜的線我好喜歡,和屋頂很像;那一條彎彎的線好像馬路一樣,過馬路要轉彎囉…等。與生活事物經驗結合,孩子對於線條的覺知以及嘗試都更加不設限、有更多創意。
這時期的寶寶花更多時間參與塗鴉活動,專注的程度也更高!配合精細動作開始發展,寶寶能將指頭握住畫筆,嘗試變化出更多線條,也能畫出接近封閉的圓形。另外,在這個時期開始嘗試畫出象徵某物品的「符號」,配合語彙語詞增加,寶寶常會把他要畫的物品命名。
Tips:避免求真求像
提醒爸媽不因為寶寶把畫作命名,就希望他「畫得像」!雖然孩子開始能把所看到的東西轉為心理印象,並嘗試把該印象重現於畫作中,特別是與生活體驗相關的事物。但因為正處於符號與象徵的建立期,可能一個圈圈就代表一個人或一台車,若是過多干擾或指導反而限制孩子的想像力。建議爸媽可以聽孩子分享他畫作中所要表達的,例如某個圖像的意義或者畫作的主題…等,避免求真求像。
延伸閱讀:在家就能做!促進五感發展的親子遊戲(0~1歲嬰兒)
爸媽想讓寶寶盡情地塗鴉創作,需要事先準備哪些工具呢?
對於寶寶而言,可以看見的地方都可以當成畫布!包含桌面、牆面、地面或家具…等都能滿足寶寶塗鴉的慾望,別為了怕髒所以只提供白紙!兒童職能治療師林茂勳指出,目前市面上有一些產品,像是白板油漆(可塗牆面)、白板貼紙(可貼牆面或玻璃)都具備自由裁剪與反覆擦拭使用的特質,便於清潔的優勢更適合家有愛畫畫的寶寶。
挑選無毒畫具肯定是首先要考慮的!畢竟寶寶處於發展期,有任何不安全產品都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蠟筆易於抓握且觸覺回饋豐富,彩色筆顏色豐富選擇多,白板筆易寫易用線條流暢,當然也能讓寶寶使用指頭沾顏料來嘗試,或者使用海綿、棉花…等不同材質的體驗方式。
1.珍視孩子的創作,不隨意破壞並且要加以留存(影像紀錄),作為孩子成長的紀錄。
2.給予具體且直接與畫畫相關的讚美,另外擁抱或親吻也都是會讓寶寶想繼續嘗試的增強互動。
3.對於生活中的事件,可以拍照後與孩子分享,利用手機放大縮小相片的功能,陪伴他們發掘更多平時無注意到的細節,都會成為塗鴉創作的來源。
延伸閱讀:從顏色和線條,看懂孩子在想什麼!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諮詢/維新復健科診所兒童職能治療師 林茂勳
採訪撰文/陳萱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