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讓寶寶吃副食品,問題百百種,快看是否要減緩寶寶吃易過敏食物
A 在早期一、二十年以前,國外就有這樣的說法。就理論上來看,嬰兒(0 ∼ 6 個月)或較大嬰兒(6 ∼ 12 個月),免疫系統尚未成熟,免疫細胞正處於辨識的學習階段。
寶寶食用含過敏原的食物,如:牛奶、雞蛋、大豆、小麥、花生、堅果及海鮮類⋯⋯等,體內尚未成熟的一種免疫細胞,如「後天性免疫」(或「特異性免疫」),就會「辨識」並「記憶」這些過敏原。因此,有些專家認為,在幼兒階段(一歲以後),一旦過敏原進入體內,免疫系統就會迅速反應,產生抗體,而形成不必要的發炎反應及過敏症狀。也因此才會有讓寶寶「延遲」接觸這些過敏原食物,延至一歲後才接觸的說法。
A 不,應該說,以上只是推論與假設。但是,近幾年,歐美的研究結果並未證實這樣的說法。
簡單來說,以前專家認為,等到小朋友的免疫系統發展比較健全時(如一歲後的幼兒階段),再來接觸牛奶、雞蛋、大豆、小麥、花生、堅果及海鮮類等含過敏原的食物,才比較不容易形成過敏。但這樣的說法,其實是沒有科學研究證實的。近來許多研究否定了這個說法。
所以,2015 年「美國過敏、氣喘與免疫學會」 特別在小兒營養專欄說明了一個重點。延遲接觸過敏原食物(如讓一歲以後的幼兒才接觸牛奶、雞蛋等),並不會產生保護作用的。反而是6 個月後的較大嬰兒,應該更早鼓勵開始接觸副食品,才能減少未來過敏體質的發生機會。
A 是的,只要父母沒有食物過敏的病史,或嬰兒的兄弟姊妹未曾有過食物過敏的前例,其實,都不用刻意「限制」或「延遲」哪一類食物。
A 給予副食品的時間點,要看每個嬰兒的狀況。一般來說,通常在嬰兒4 ∼ 6 個月時,就可以接觸了。剛開始呢,可以先從米糊、蔬菜泥、紅蘿蔔泥、少量的澱粉開始食用,用一個小湯匙餵食,初期一天嘗試一種,每種嘗試一次,並觀察嬰兒情況(如皮膚是否發癢、起疹子?)若無任何異狀,就可慢慢增加副食品的量。每次評估約3 ∼ 5 天,情況良好,就可增加種類。
一般來說,蔬菜類、水果類、奶類、蛋類、豆製品類,肉類及全穀類,都可以嘗試。提早讓寶寶適應副食品,可以訓練寶寶對食物的接受度。另外,在選擇副食品時,很重要的一點是,未滿一歲的寶寶要避免接觸蜂蜜或含蜂蜜的食物,那是因為蜂蜜很容易受肉毒桿菌的芽孢汙染,對嬰兒尚未健全的免疫系統來說是一大風險。而在營養素方面,嬰兒在6 個月大後,體內鐵質的儲存開始降低,光靠母乳,其鐵質的供給會不及嬰兒快速生長所需,所以鼓勵提早接觸副食品,讓嬰兒更早適應,逐步增加食物種類,水果類、米湯、或果汁都不錯。當嬰兒適應良好,就可進一步接觸雞蛋、肉類、動物肝臟或肉泥,從中獲取良好的鐵質來源。
延伸閱讀:外出副食品怎麼帶?看準路程與目的這樣準備
本次搜查結論
1.近來的研究顯示,鼓勵4 ~ 6 個月時的寶寶,提早接觸副食品,對於未來減少食物過敏原的體質發生,有其正面幫助。針對雞蛋、牛奶等「過敏原食物」延遲到一歲後才接觸,這樣的說法其實是欠缺科學佐證的。
2.只要父母或嬰兒的兄弟姊妹沒有特定的食物過敏病史,所有食物都應該被鼓勵作為「副食品」,但記得,未滿一歲的寶寶,千萬不可食用蜂蜜或含蜂蜜的食物。一般來說,蔬菜類、水果類、奶類、蛋類、豆製品類,肉類及全穀類,都可以嘗試,起初要循序漸進,並且多觀察嬰兒的反應,提早讓嬰兒適應副食品,一來可以幫助加強口腔的咀嚼能力,二來可以改善6 個月後的寶寶,體內鐵質儲存開始不足的營養問題。
本文節錄自遠流出版《營養關鍵32問》
買書請至此→博客來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