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35歲或是以上的高齡產婦,都會較為擔憂懷孕期出現併發症,以及生產過程所有的高風險問題,卻鮮少注意到,產後可能面臨的骨盆底肌鬆弛問題,多半都是出現了私密處鬆弛、漏尿,甚至是子宮脫垂狀況,才驚覺需增加核心肌群的運動,或藉由骨盆底康復治療來協助修復。
女性在經歷過懷孕及生產後,骨盆底肌肉群會受到直接與間接的傷害,在破壞骨盆整體結構的同時,也會出現肌力減弱的現象,雖透過凱格爾運動,可有效增加骨盆底肌肉群強度,但需持進行 2~3 個月左右,才能逐漸發揮效果,僅適合輕度骨盆鬆弛者。
而較為嚴重的骨盆鬆弛困擾,也就是已感到子宮、膀胱脫垂壓迫,打噴嚏、咳嗽時容易漏尿,甚至有頻尿、解尿困難;感受到下腹重墜感、腹脹、腰酸背痛;或是當直腸脫垂時,壓迫陰道壁引起便秘或排便困難等,是難以光靠藥物及骨盆肌運動就能改善,多半會建議透過雷射或是手術的方式來治療,藉由雷射或是手術來提供骨盆完整支撐,以改善私密處鬆弛所致的上述困擾問題。
骨盆底肌力評估 及早進行治療
提到骨盆底肌鬆弛,該如何知道自己有骨盆底功能已受到損傷呢?產後婦女最易面臨到的骨盆底功能障礙性問題,因此建議產婦應於產後6個月,尋求專業婦產科醫師協助進行骨盆底肌力評估,根據牛津分級系統,一般骨盆底肌力區分為0-5個等級,5級則為正常,3級以下就需進行治療改善。
由於高齡產婦的女性雌激素降低,若懷孕期間、產後都缺乏鍛煉核心肌群,而肌肉彈性自然會較差些,產後出現骨盆底肌鬆弛的機率也就高於年輕產婦。
懷孕和生產時,對骨盆的破壞是難回到原狀,為避免骨盆底功能受損後,陰道鬆弛、漏尿、頻尿、性生活不滿意等情形影響到生活品質,甚至出現尿失禁、子宮脫垂、膀胱脫垂等情況,建議不論是高齡產婦,抑或是一般產婦,在及早發現有此困擾時,應及早治療才是。
本文章轉載自《曾郁文醫師─我是您最私密的朋友》部落格
現職:鍾婦產科星幸福美學診所主治醫師
專長:婦科治療、更年期障礙治療、女性性功能障礙治療
經歷:台大醫院婦產科醫師、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醫師、台北市立婦幼醫院總醫師、台北市立婦幼醫院專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