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健康百寶箱

新手媽咪趕緊筆記 偷學這五招,讓孩子爸爸更懂妳

喜獲麟兒僅一瞬間,便立刻無縫接軌忙亂的育兒生活,如何讓孩子的爸知道妳好累,希望他能多幫忙、多諒解一些?與其抱怨和吵架,不如主動出擊,心理師傳授妳──讓孩子爸更懂妳的五個招數!
新手媽咪趕緊筆記 偷學這五招,讓孩子爸爸更懂妳

 

產後三大變化,妳好努力,卻好累

產後有多辛苦?經歷過的前輩會告訴妳,除了須面對生產的各種疼痛變化外,還有全天候照顧孩子所帶來的作息紊亂,令新手媽咪又慌又亂。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陳盈如表示,產後媽咪與產前相較有三大變化,讓產後媽咪適應得很辛苦。

變化1:產後恢復與育兒生活啟動

產後傷口仍十分疼痛,媽咪卻得馬上啟動照顧孩子模式。孩子剛出生,作息常日夜顛倒,如果媽咪是24小時母嬰同室,為了適應孩子的作息,常常睡眠中斷,累了也無法好好睡。若母嬰不同室,每三至四小時須去嬰兒室餵奶,加上哺乳追奶的壓力,讓媽咪無法好好休息。

另一方面,產婦回家坐月子,雖然有自己媽媽或婆婆幫忙,但可能在坐月子與帶孩子的觀念,與長輩或老公產生差異,成為媽咪疲累和壓力的來源。
不過,陳盈如臨床心理師強調,產後身心改變是短暫的,只要能在產後好好調養身體,懷孕與生產衍生的症狀,都能在細心調養後改善,回到懷孕前的身心狀況。

變化2:請育嬰假或重返職場壓力大

除了身體的壓力之外,產後媽咪還必須面對職涯上的抉擇。有些媽咪會選擇請育嬰假陪伴孩子,但會擔心回職場後工作進度落後、工作能力減退,或無法回到原工作崗位。而休完產假回職場的媽咪,則在工作之餘心繫孩子,使得工作效率變差,還有必須找工作空檔擠奶,公司卻可能沒有哺乳室、冰箱,或有擠乳的時間壓力,皆讓媽咪備感壓力。

變化3:當媽咪時間總是不夠用

全職媽咪必須一人包辦所有照顧新生兒的事項,如餵奶、擠奶、哄睡,以及陪孩子玩,還要負責煮飯、洗衣等家事工作,重心在孩子上、常沒有自己的時間。而職業媽咪早上要趕送小孩、接著趕上班,上班時還須擠奶,工作進度追著跑,還要準時下班接孩子、做家務,孩子睡了可能還要處理公務,導致長期睡眠不足,有些完美媽咪甚至認為自己陪伴孩子時間太少,因而對孩子有愧疚感、自覺不是好媽媽。

 

媽咪沒來由大發脾氣,是一種警訊嗎?

答案是肯定的。陳盈如臨床心理師表示,易怒情緒、不斷抱怨、疲累、無助感,都是憂鬱焦慮情緒下,可能出現的症狀。尤其產後媽咪日夜顛倒、作息不正常、照顧技巧不熟悉、與長輩的照顧方式衝突,以及有哺乳壓力,如認真親餵卻沒奶、覺得對不起孩子,這些都會成為壓力源,致使媽咪沒來由大發脾氣、爭執,鼓勵媽咪們應覺察與表達自我情緒,找到正常的調節管道。


老公變成爸爸,面臨雙重壓力

至於老公在變成爸爸後,有何改變呢?陳盈如臨床心理師認為,爸爸如果一直有維持工作,其實,在生理和心理上也會面臨壓力。首先,在身體上,多了新生兒要照顧,生活作息亦受到影響,加上工作之餘得分擔家務,因而更疲累;在心理上,除了角色轉換須要適應外,有時媽咪照顧新生兒情緒不穩,還要安撫媽咪產前和產後的情緒,等於同時面對工作和家庭雙重壓力。

有了孩子後,我們成為整天吵的夫妻

所以,妳是否有這種感覺,有了孩子後,彼此似乎成為常吵架的夫妻。從在哪裡坐月子就開始吵,不管是在婆家、娘家、月子中心都沒共識。再來,生產後媽咪重心轉移至孩子身上,爸爸每天下班回家,媽咪只看顧孩子,變得不在乎爸爸的感受,也沒有兩人共同的時間。因此爸爸覺得孤單、開始抱怨,身上扛著沉重的經濟重擔,媽咪卻堅持要用最好的,導致爸爸有時必須去兼差。這樣的情況下,爸爸工作之餘只想休息,無法分擔家務與照顧孩子,夫妻倆都會感到不滿。

爸爸這樣做,全職與職業媽咪都有怨

陳盈如臨床心理師指出,如果爸爸不幫忙倒頭睡、整天看電腦打電動,沒時間陪孩子,或是疲累時陪伴品質很差,一邊陪孩子一邊滑手機,只是「人在心不在」的陪伴,全職媽咪會抱怨,似乎照顧孩子只是媽咪的責任,做好全部的事是理所當然,媽咪做很多事卻都不被體諒和理解,加上經濟無法獨立,生活重心離不開孩子的情況下,對爸爸的怨懟便越來越多。而職業媽咪蠟燭兩頭燒,趕著準時上、下班接送孩子,若爸爸不幫忙分擔家務和照顧孩子,容易讓媽咪充滿怨言、感到無力。但是,與其每天抱怨和吵架,第一次當媽咪的妳,可以換個角度思考第一次當爸爸的他,試著諒解他的無助和疲累,學習以另一種方式與爸爸溝通,主動釋出善意,絕對比直接吵架更有用!

 

新手媽媽

媽咪主動出擊的五種溝通絕招

絕招1:夫妻每天談心15分鐘

陳盈如臨床心理師建議,不管再忙、再累,媽咪可在爸爸回家後,盡量每天抽出15至20分鐘,跟爸爸分享照顧孩子的情況。如果照顧孩子實在分身乏術,可利用孩子睡著的時間,與爸爸談心。聊天時多說一些照顧孩子的過程,不論是愉快或辛苦的經驗都可談,分享不是抱怨,可多聊一些開心的事,如今天拿什麼東西給孩子玩孩子很喜歡等。甚至可表達遇到的困難,主動向爸爸說明希望如何幫忙的方式,如洗孩子衣服、消毒奶瓶等,具體說明需求才能讓爸爸知道該做些什麼,也能讓爸爸有參與感。

絕招2:媽咪學習常給爸爸正向肯定

雖然大部分爸爸願意幫忙媽咪,但有些爸爸答應了又說:「等一下再弄!」拖延態度時常媽咪暴跳如雷。陳盈如臨床心理師提醒,媽咪應轉換想法,不要把重點放在爸爸的拖拉上,要放在他有做事上面,給予爸爸正向的肯定,如「謝謝你幫忙洗衣服,這樣我輕鬆很多喔!」別一直挑爸爸毛病,成天碎唸與抱怨,容易使夫妻關係變差。適度體貼爸爸工作與做家務的辛勞,懂得照顧爸爸的感受後,爸爸也會願意分擔媽咪的辛苦。

絕招3:維持夫妻親密互動

值得注意的是,夫妻間的親密關係,會影響爸爸願不願意幫忙。有了孩子後,夫妻共有的時間、性次數會減少,媽咪可視身體恢復情形,對夫妻間的性關係做調整,讓彼次感情增溫。平常可有一些體貼與善意的肢體動作,如撫摸、觸碰、擁抱、親吻等,並在言談中肯定爸爸的努力,相互打氣與加油。當夫妻間關係越緊密,爸爸通常較願意主動地付出。

絕招4:採用「以退為進」溝通法

婆媳關係常是夫妻爭執的敏感地帶,對此,陳盈如臨床心理師認為,長輩成長背景與晚輩不同,想法不同是必然,不可能去扭轉長輩的觀念,硬要去扭轉,只會讓雙方爭執不休。建議媽咪,在與婆婆觀念不同時不要據理力爭,採用以退為進的方式,換個角度想,長輩也是為了孩子好,只是兩人的方法不同,請爸爸出面制止,或是請較能跟長輩溝通的人幫忙協商。
夫妻相處時,以退為進也是很好的溝通方式,適度讓步、理解對方的做法,並彈性作調整,才能避免衝突、影響心情。

絕招5:主動創造親子共同時間

很多媽咪抱怨爸爸不陪伴孩子,與其被動等待爸爸反省,不如主動創造親子共處機會。陳盈如臨床心理師建議,媽咪可先觀察孩子的氣質與特質,尋找孩子和爸爸共同喜歡的互動方式,如玩布書、聲光玩具、互動遊戲,或讀繪本等,邀請爸爸一起加入。
至於爸媽與孩子的互動,媽咪可擔任分配者或引導者的角色,如爸爸陪他玩玩具,媽咪講故事,當孩子大一些,也可安排三人互動的活動。如果爸爸喊好累,先不要強求,等到他狀態好一點再邀請加入。若爸爸狀態一直不佳,可傳達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以免日後與孩子產生疏離感。

新手媽媽

 

這些事不要想!產後憂鬱遠離妳

陳盈如臨床心理師表示,50%至70%媽咪產後會經歷產後憂鬱,通常於產後3天至1週內出現,2週後復原。半數產婦會有心情低落、焦慮不安、疲倦、情緒起伏不定、與嬰兒間有疏離感、憤怒、失眠等症狀。此時爸爸該怎麼做?應在言語上多鼓勵、多稱讚媽咪:「盡力就好,做得還不錯!」由於媽咪忙著照顧孩子,家務品質難免下降,爸爸要多分擔家務,並引導媽咪把情緒表達出來,適時擔任傾聽者的角色,陪伴媽咪渡過這個時期。

媽咪產後應有足夠的休息、睡眠與運動,並放下心中對完美的要求,別想著奶量不夠、身材恢復不易、孩子照顧不好、長輩溝通差異等問題,否則會增加產後憂鬱的機會。若出現情緒低落的情形,可和爸爸多聊聊,或尋求新手媽媽支持團體的幫助,也可以找知心的姐妹淘談談心,都是抒發心中鬱悶的好方法。

 

陳盈如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臨床心理學碩士
經歷: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早期療育聯合評估臨床心理師
現任: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早產兒心智發展評估臨床心理師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臨床心理職類資深臨床教師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游資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