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寶寶個性都不同,該如何照顧呢?是否有不分氣質的教養重點和核心技巧?聽聽醫師與心理師怎麼說。
曾頌惠醫師表示,氣質是寶寶天生對事物的反應。無論是外來刺激或內在需求,寶寶對其所反應的方式,例如:寶寶肚子餓了會哭,有些寶寶看到媽咪過來會哭得更大聲、強烈表達想喝奶的需求;有些寶寶則是看到媽咪過來,會哭得比較小聲,先等一下媽咪;有些寶寶則是開始吃手,自我安慰。諸如此類都是不同氣質的寶寶,所呈現出不同的表達方式。大人也是如此,面對同一件事情發生時,每個人的反應也都可能有所不同。
廖羚雅心理師指出,一般我們談論的嬰兒氣質(temperament)指的是每一個個體源自於基因、與生俱來的行為模式。也就是孩子對於接收到內在或外在環境刺激、訊息時,會做出的自然行為和情緒反應。
延伸閱讀:掌握情緒教養要訣,我家也有高EQ寶寶
曾頌惠醫師表示,雖然氣質與個性有點類似,但兩者之間並不完全一樣。氣質是天生的直接反應;個性則是隨著社會化的過程,後天可能產生較大的改變或有所修飾。
不過即使氣質是與生俱來的,也仍然可能因為照顧方式的不同,而逐漸產生不同的表現。例如:寶寶在與主要照顧者依附關係的建立上,有些個案因為寶寶哭鬧而遭施暴,有些寶寶可能生理上依然沒獲得滿足,反而哭得更大聲。所以如果寶寶經常大聲哭鬧,父母覺得「這個小孩很難照顧」,有時候可能是父母沒有適時或適當回應寶寶的需求。與照顧者建立良好又親密的依附關係、親子關係連結,對於寶寶來說相當重要。大約2、3個月大的寶寶會開始追視主要照顧者、有時候也會露出微笑,這其實就是社會化的開始。
許多爸媽都會抱怨「孩子明明是我生出來的,怎麼個性與氣質一點都不像我?」曾頌惠醫師說明,雖然孩子是自己生的,但是孩子卻是不同的個體,雖然氣質有可能會部分受到遺傳的基因所影響,但環境與照顧方式等其他因素也可能會有所影響,建議爸媽接受「孩子可能氣質、個性與自己不同的事實」,不要太執著於「孩子個性與氣質不像我」這件事情上。
廖羚雅心理師認為,氣質包含了遺傳基因與寶寶與生俱來對事物的自然反應,雖然心理特質來自於父母的基因,不過基因的展現其實相當複雜,如同長相外型的呈現有顯性與隱性的分別,所以當然也不一定像父母。
曾頌惠醫師指出,當父母從日常生活面對各種事物的反應中、看出寶寶氣質的端倪時,也不表示必須完全要順著寶寶的氣質走,而是盡量拉到中間值,給予最適切的照顧方式。例如:寶寶每次哭泣時,父母抱抱寶寶,寶寶都會停止哭泣,表示寶寶很愛被父母抱抱、抱抱能給予寶寶安全感。不過這樣可能會逐漸變成習慣,往後寶寶每次哭泣,都要父母抱抱時才會停止哭泣,雖然不見得不好,但如果父母不想讓寶寶養成「一哭就要抱抱」的習慣,可以嘗試在寶寶每次哭泣時,在旁邊陪伴,例如:摸摸寶寶的手、跟寶寶講講話、替寶寶按摩、與寶寶互動玩耍等,讓寶寶逐漸理解到「不是只有抱抱才能獲得安全感」。
不過這樣的改變是要循序漸進的,不能突然改變太大,例如有時候仍要抱抱寶寶,只是頻率可以慢慢下降,以說話、互動、摸手等其他方式取代一哭就抱。因此,雖然氣質為天生的,但也有賴於父母怎麼教導與給予經驗來循序漸進、逐步調整。
曾頌惠醫師說明,一旦確認寶寶的哭泣只是為了獲得父母的安撫,而不是肚子餓了、尿布濕了或生病不適等生理需求表達,要不要抱抱寶寶其實並沒有絕對標準答案。如前述所說,寶寶哭泣時,有些父母會在旁邊陪伴,但可能會用跟寶寶說話或摸摸寶寶等方式,不一定常抱;有些父母則是一哭就抱,哄一哄後再輕輕放下,其實這些方法都可以參考,沒有一定的對錯,重點是適度給予回應即可。但萬一有些寶寶哭到聲嘶力竭、嘴唇變紫發紺,則可先抱抱給予安撫,再請醫師檢查是否有特殊的生理狀況。
曾頌惠醫師認為,如果父母不了解寶寶的氣質、不因材施教,親子間比較容易有較多衝突。例如:有些父母堅持用自己的高壓教養方式,而不管寶寶的氣質與能力來教導寶寶學習新事物,寶寶可能會覺得學習很可怕、不快樂,父母必須給予足夠的愛心與耐心與時間,來讓父母與寶寶逐漸適應彼此,因此先了解寶寶的氣質能事半功倍。有些父母會認為「為什麼是父母要去了解寶寶的氣質,而不是寶寶要適應父母的教法?」其實寶寶本來就不斷在適應父母的教法,只是父母有沒有做到因材施教、以及對於某些習慣的養成與原則的態度是否堅持(例如:如果父母堅持要建立寶寶養成「吃飯就該坐在原位吃」的習慣,可嘗試「離開這個座位,就沒得吃」的做法,不能追著寶寶餵食)。
廖羚雅心理師解釋,我們來到這世界上,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氣質和個性,幾乎是穩定持續一輩子。這些性格會影響我們如何對生命中的事件、情境做出反應。因此了解孩子的氣質、個性,對於孩子的教養是最有幫助的,父母可以了解自己該如何應對、協助孩子在面對挫折、兩難選擇、掙扎的時候,更幫助孩子活出自我;如果不了解孩子的本質和性格,對父母、照顧者、提供教養的人都可能造成挫折感和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