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娟主任表示,孕期養胎很重要,老一輩的觀念是能趁著胎兒在母體中,“一人吃兩人補”時,把母胎照顧好,比分娩後分別補媽媽跟寶寶來得好。當孕婦有陰道出血、子宮收縮、下腹痛等症狀出現時,就要安胎。從中醫的角度而言,比較容易需要安胎的孕婦體質,可分為以下三種(以下所提到的中藥,建議還是經過中醫師的處方再服用):
(1)「火」旺:又可分為「肝火」或「心肝鬱火」。
「肝火」:
形容別人生氣時,常聽到有人說「動肝火」。中醫的「肝火」,指的是情緒起伏大、經常發脾氣。這種類型的孕婦,容易腹痛、子宮收縮、出血,整個孕期皆有可能發生。如果想要以中藥調理,可考慮以加味逍遙散去肝火。此外,應調適心情與生活,盡量放輕鬆。
「心肝鬱火」:
「心肝鬱火」是另一種屬於「火」的類型。此類型的孕婦,容易嘴破、皮膚癢、長青春痘;排便不順、解便時必須很用力、甚至痔瘡出現,晚上不容易睡好,亦可能腹痛、出血,可考慮以黃連、黃芩、蓮子芯來消炎。
(2)「虛」:即指「脾虛胃弱」,有腸胃方面的問題。
如果是「脾虛胃弱」類型的孕婦,常見的症狀包括:容易孕吐、消化不良、無法藉由正常飲食攝取足夠營養、體重下降,身體虛弱,容易疲倦,可能需要安胎。此類型的孕婦,肚子僅會有悶痛、下墜感,不一定會出血。可考慮以理氣、化痰燥濕的中藥來補脾胃,例如:六君子湯、小半夏茯苓湯,也可以用醋、紫蘇、梅子等酸性食物來幫助消化。
(3)「腎虛」
「腎虛」的孕婦,主要症狀為肚子悶痛合併下墜感。這種類型要安胎的孕婦不一定會出血,因人而異。即使有出血,血量也很少;其他常見症狀為腰痠、頻尿、身體抵抗力較差,容易生病、感冒。不當性行為而導致子宮收縮、出血,或是孕婦這一胎懷的是多胞胎、經產婦,或是孕媽咪本身體質不佳,都容易造成腎虛滑胎,需要補腎安胎。倘若要以中藥來調理,可考慮使用六味地黃丸、杜仲等。此外,高齡孕婦需要安胎的比例比較高一些,不過也不一定,還是因人而異。臨床上高齡孕婦安胎,大多是屬於「腎虛」與「脾胃弱」型。
陳玉娟主任補充,以上三類型是以居家安胎為主,這三類型的孕婦大多不用住院安胎,比較常發生於懷孕初期3個月內胎象仍不穩定的階段;至於懷孕後期才需要安胎的孕婦,中醫的相關理論,多半認為是孕婦本身的生理問題、生活過於疲憊、子宮肌瘤太大壓迫…等其他原因所致。
陳玉娟主任建議,安胎媽咪要注意以下事項:
1.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孕期不宜吃「破氣」的中藥,因為「可能會像流水一樣將胎兒沖走」,例如:乳香、蟲類中藥(包括鱉、地龍…等)。少數人會喝鱉湯,孕期絕對要禁止,尤其是需要安胎者。
2.需要安胎的孕婦,也不能吃「活血」的中藥與食物,例如:川七、丹參、豬肝…。根據這個理論,安胎的媽咪也不宜喝豬肝湯。所謂「活血」,即為促進血液循環。胎兒對母體來說,其實是一個外來的產物。尤其是需要安胎的孕婦,倘若吃太多過於促進血液循環的食物,胎兒可能會不保。
3.少吃油炸的食物,因為油炸的食物容易上火,也會影響排便,如廁時會更用力,可能會提升安胎的失敗率。
4.安胎孕婦不能吃麻辣鍋或辛辣、刺激的食物,亦要少吃生冷的食物,例如:生魚片。這些食物可能會導致腹瀉,持續腹瀉也可能影響到胎兒的穩定性。
5.正在安胎中的孕婦,不適合有性行為。性行為容易導致子宮收縮不規則或過於激烈,使著床不穩定的胎兒流產。
6.安胎的孕婦盡量別生氣,因為生氣會「動肝火」,可能會抑制血流量,導致供應給胎兒的血流和營養不足。
7.不提重物,並且盡量避免激烈運動。
8.居住環境不能太悶熱,因為孕婦的體溫比較高,而且太熱會使心情煩躁,無法安心靜養。
9.衣物寬鬆,別穿太緊的衣服和內衣;當然也不能穿高跟鞋。
10.安胎的飲食其實只要均衡即可,不用特地吃很補的食物。
11.可吃蔬果,不過要盡量避免屬性較寒涼的瓜類,例如:西瓜、哈密瓜…等,瓜類水果吃多了,也會提升腹瀉的機率。嚴重腹瀉可能會使子宮的供血量和營養輸送的功能變差;此外,榴槤也不適合正在安胎中的孕婦食用,因為榴槤很補,吃多了容易出血。
12.不一定需要吃人蔘。有些人認為安胎時體力比較差,要用人蔘來補氣。對需要安胎的孕婦來說,吃人蔘會太補,反而會上火。如果合併有孕吐,可能連吐都吐不出來,塞住更難受。
陳玉娟主任指出,有些懷孕初期即要安胎者,就是中醫所謂的「胎象不穩、胎元不固」。在看西醫的同時,也可考慮以中醫調養、安胎,建議至少安胎至妊娠14週,多臥床休息,懷孕初期盡量少運動。
懷孕初期就要安胎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子宮太冷、氣血不足所致,或是身體的抵抗力較差,或是先前曾做過人工流產手術而可能導致沾黏,子宮肌瘤。陰道炎、子宮發炎、泌尿道感染者,容易引發慢性骨盆腔發炎,懷孕初期子宮內膜不穩定,可能比較需要安胎。另外,保持心情愉快、盡量不生氣,對於安胎來說相當重要,盡量不要「動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