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寶寶為何會發育遲緩?常見6種小兒神經疾病

小寶貝出生後,父母總會滿心歡喜的期待寶貝健康長大。然而,當寶貝發育出現遲緩現象,甚至意識不清、語言障礙、不自主運動等情形,這可能是神經系統發生了問題。究竟常見的小兒神經疾病有哪些?症狀又為何?
寶寶為何會發育遲緩?常見6種小兒神經疾病

 

神經系統發展最早可追溯至胚胎發育初期,在第4週時,神經管就已完成第一階段的成型。隨著胚胎不斷發育、分化,第6~8週會分化出中樞神經系統、大腦與小腦的主要構造,接著細胞還是不斷增生、移動與連結,直到出生後仍繼續發展。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梁慕理表示,嬰幼兒在神經發育的過程中,除了必須給予充足的營養與刺激,亦要經過長久的學習,才能讓神經的連結與功能更加完整和成熟。以拿湯匙這個簡單的動作來說,嬰兒從幾個月大時學會抓握,近1歲可以穩定拿住東西,到2歲左右時便能用湯匙取食,這期間必須經過上百次,甚至更多次的學習與練習,才能讓神經功能發揮最佳效果。

神經系統組織

神經主要由神經元細胞及支持的神經膠質細胞共同組成,其中,神經元細胞具有軸突的神經纖維,可以快速且準確的傳送訊息給其他細胞,神經膠質細胞則是負責支持、新陳代謝等生理機能。神經系統主要可以分成「中樞神經系統」與「周邊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

包括腦部與脊髓,主要負責運動、感覺、協調、情感認知,並且將這些訊息傳導至周邊神經。

周邊神經系統

除了中樞神經系統外的神經系統,還分為『軀體神經系統』與『自律神經系統』。

軀體神經系統

主要是接收從中樞神經系統發射出來的訊息,並進行相對應的動作。

自律神經系統

是可以自行管理,不必經由負責統籌全身訊息的大腦下達指示,就能自行運作的神經系統,但它會受來自大腦的額葉、邊緣組織、下視丘等部位的反應所影響,因此,人們的情緒與意識均會牽動著自律神經系統的運作。自律神經系統又包含「交感神經系統」及「副交感神經系統」...

· 交感神經:隨血管分布到全身,包括皮膚汗腺毛髮和末梢的器官,對身體各器官進行調控。

· 副交感神經:掌管重要的心跳、血壓、消化系統等,透過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協調運作,身體才能應付各種不同環境變化,讓各器官功能更有效率的運作。

延伸閱讀:如果出現「這種現象」,就是「五感發展異常」的警訊!

4小兒神經疾病高危險族群

小兒神經疾病常見高危險群大多為1歲以下的寶寶,原因在於神經功能不成熟或遭到腦部意外所致,故父母應細心照顧這類的孩子,避免出現神經障礙的情形。

早產兒

早產兒因為提前出生,神經發展尚未發展成熟,腦部就好像豆腐般脆弱,容易出現腦室出血及腦出血的狀況,若腦部出血是在重要的運動或感覺功能區,便會導致神經功能障礙的後遺症。除此,腦室內出血亦會讓腦脊髓液吸收不良,產生水腦症,若情況嚴重還必須進行手術治療。

新生兒

在寶寶出生過程中,若孕媽咪產程延遲而導致缺氧,肺部吸入胎便,導致肺炎及缺氧,或因難產擠壓所造成腦出血等狀況,都可能使腦神經受損,留下神經後遺症,症狀從輕微的神經障礙到嚴重的腦性麻痺。

嬰兒

1歲以下的嬰兒,前囟門尚未閉合,但腦部快速成長與成熟,此時隨著孩子的動作越來越多,很容易出現跌落或撞頭的情形,輕微者可能只有頭皮下血液腫塊,嚴重者則造成骨折或硬腦膜下出血。

非意外性頭部外傷(嬰兒搖晃症候群)

非意外性頭部外傷,又稱為「嬰兒搖晃症候群」,主要是因為照護者在照顧上的疏失所引起,意指嬰兒腦部尚未發育成熟,但受到重複加速與減速的外力或重複性頭部撞擊,導致腦部與周圍硬腦膜與頭骨碰撞出血,眼底視網膜神經也因出血而影響視力。

延伸閱讀:認識嬰兒搖晃症候群

小兒神經

常見的6種小兒神經疾病

由於嬰幼兒還不會表達,若有發展遲緩現象,大多以神經功能發展延遲來表現,例如:該哭的時候卻不會哭,逗他笑的時候也沒反應,跟不上其他同年齡孩子的發展進度,又或者出現不自主的神經表現,例如:眼球不自主的飄動、眨眼等。

假如父母發覺孩子有異狀,可以先在家幫孩子進行簡單的測試,以1歲以下的嬰兒來說,讓他平躺,簡單的輕拉雙手、雙腳,測試肌肉張力,亦可拿顏色鮮豔(例如:紅色)的玩具吸引孩子,測試他會不會跟著轉頭注視,或是用鈴鐺於孩子的左右兩側刺激,觀察其反應狀況。1歲以上的孩子,可觀察是否能理解簡單指令及發展出協調性的運動能力,例如:平穩走路、控制跑步速度等,如果有延後的情況,應該要到醫院做發展評估,以下為常見的神經疾病,提供父母做參考。

1.水腦症

水腦症發生主要原因包括腦出血與腦膜炎及其他先天性腦異常,指的是腦脊髓液在大腦中的製造與循環吸收不平衡。一般而言,大腦分泌腦脊髓液,經過腦室循環後會進入靜脈系統,並且流到心臟,若腦部出血或發炎,將影響到腦脊髓液的循環,使腦脊髓液積在腦部,引起水腦。

水腦症常見症狀包括頭痛、食慾不振、嘔吐、步態不穩、協調障礙等,通常會有漸進性增強,因此,若父母發現孩子反覆出現以上不舒服的狀況,並且已持續一段時間,就應就診治療。治療方式包括應用腦內室鏡建立第三腦室造口或實施腦室內穿通手術,使腦脊髓液流至基底腦池,恢復正常循環吸收;或者透過外科手術以引流管將腦脊髓液引流至身體其他部位,降低腦壓及恢復腦部正常發展。

2.熱性痙攣

熱性痙攣好發於6歲以下的幼兒,因為孩子的腦部神經系統尚未發展成熟,加上對抗抽搐的抑制機轉尚未穩定,以致於當體溫急劇升高時容易發生抽搐,發病原因大多是上呼吸道感染、腸胃炎、肺炎、中耳炎或預防注射後引起高燒至39度以上所導致,發作時間大約在15分鐘內。

治療熱性痙攣,通常會先找出病因,再做相對應的醫療處理。大多數的孩子在經過治療後,發作機率會大幅下降,且5~6歲後就不會再發作,目前亦沒有研究顯示會導致日後的學習障礙。

延伸閱讀:寶寶熱性痙攣,該怎麼辦?

3.神經皮膚症候群

神經皮膚症候群是指有皮膚異狀的神經皮膚疾病之基因變異所造成,且具有家族遺傳性。

神經纖維瘤

「神經纖維瘤」的症狀是身上有大小不一、顏色略深的斑塊,隨著患者年紀越大,該斑塊會漸漸長成圓頂狀或莖狀的肉瘤。雖然平時不會引起生理不適,但以長遠來說,患者引起其他惡性腫瘤的機率(例如:惡性神經纖維瘤、神經母纖維瘤)較其他人高,建議父母一旦發現孩子的皮膚有異狀,應盡快帶孩子就醫,由醫師判斷是否需要做切除等處理。

在治療方面,先進行全身性的腫瘤評估及是否引起其他器官疾病,若症狀嚴重會進行切除,不嚴重則應長期追蹤該部分的皮膚腫瘤或斑塊。

結節性硬化症

「結節性硬化症」的症狀包括身上有大小不一的紅褐色斑點與腫瘤,就連腦部、心臟、腎臟等器官亦可能出現,症狀表現需根據腫瘤的位置做判斷,例如:位於腦部的腫瘤會造成頭痛、阻塞性水腦症、癲癇、行為改變等,位於心臟的腫瘤則阻斷血流或引起心律不整等。至於治療方式,先進行全身性的評估及基因檢測,如果腦部病灶有水腦症狀或導致頑固型癲癇,必須以手術切除病灶,並且定期追蹤,使後遺症降低至最低程度。

4.腦性麻痺

腦性麻痺主要是因為孕媽咪在生產時因為產程遲滯或難產,導致嬰兒頭部遭受到擠壓所引起的傷害,常見症狀包括智能不足、運動機能不足、視覺障礙、語言障礙等。治療方式有早期療育、感覺統合及相關神經病症的內外科治療,醫師會根據患者症狀來設計復健計畫,建議早期時就開始接受治療,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5.腦膜炎

腦膜炎分為細菌性腦膜炎與無菌性腦膜炎,「細菌性腦膜炎」通常是因為患者遭受到各種外在的感染所引起,例如:上呼吸道遭細菌感染,且該細菌進入腦部引起腦膜炎,或是因為先天性心臟病中膈缺損,使帶菌血液直接進入腦部所致,常見症狀包括頭痛、躁動不安、嗜睡、嘔吐等,治療方式主要是使用廣效性的抗生素,嚴重者需施打免疫球蛋白增強免疫力。

至於「無菌性腦膜炎」,主要是病毒所致,包括流感病毒,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常見症狀包括頭痛、躁動不安、嗜睡、嘔吐、意識不清、健忘、幻覺等,治療方式是使用抗病毒藥物,嚴重時亦需施打免疫球蛋白增強免疫力。

延伸閱讀:4歲女童罹患「腦膜炎」,頭痛、反覆發燒是警訊!

6.脊柱裂

脊柱裂屬於先天畸形的疾病,是在胚胎發育早期時,神經管閉合有缺陷,導致神經管不正常外露或混合中胚層組織。脊柱裂分為顯性與隱性,顯性脊柱裂患者在出生時,就可看到脊椎尾部的皮膚缺損及外露的神經板,患者必須在24小時內以手術縫合,避免中樞神經遭到感染;隱性脊柱裂的症狀較不明顯,症狀包括股溝部分有凹陷小洞、下背部脂肪隆突、表皮有血管斑或毛髮等,父母一旦發現孩子有下背部的皮膚缺陷現象,應請兒科醫師評估,可能需要進行手術修補或鬆解神經。隨著孩子逐漸成長,也要追蹤神經功能,避免脊髓神經無法順利延伸,導致出現拉扯現象。

延伸閱讀:你家寶貝的成長,跟上嬰兒發展指標了嗎?(0~5個月篇)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林靜莉
諮詢/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梁慕理
模特兒/可愛弟弟展麟(人物與文章內容無關)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