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確認孩子正在呼吸就好!荷蘭爸爸:媽帶孩子很忙?爸帶孩子很輕鬆!

從交換生變成阿兜仔女婿到家有二寶的荷蘭爸爸,從觀察孩子長大的過程之中,發現荷蘭與臺灣育兒文化之間的不同,開始反省自己的文化,也思索著臺灣的教養方式,究竟兩者之間有何差異呢?荷蘭爸爸帶給臺灣爸媽另一個教養孩子的視界。
確認孩子正在呼吸就好!荷蘭爸爸:媽帶孩子很忙?爸帶孩子很輕鬆!

 

「勇敢的打開眼界,面對世界的挑戰,用自己的方式創造自己的價值」是荷蘭爸爸韋岱思眼中的荷蘭式教育。

 

不要再比了!「比較」否定了孩子人格,滅了自信!

荷蘭爸爸對台灣育兒文化最深刻的印象是「愛比較」。「你看XX都這麼乖(棒),你怎麼都不會?!」這類的比較式口吻在臺灣十分常見。從自家的兄弟姊妹、家族的堂哥表姊到左鄰右舍的同齡孩子,甚至是出門吃飯餐廳裡的隔壁桌小朋友都可能是「比較」的對象,或許爸媽使用這樣的句子是希望提供一個值得模仿的對象,不過,拿這個對象與自家小孩相比,真的適當嗎?

荷蘭爸爸認為即使是同齡孩子,發展速度也會有些差異,有的孩子較快學會走路、有的是先學會說話、有的孩子個性較為安靜、有的是整天動個不停,這些因素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且不同的個體,要求這些獨一無二的個體去模仿爸媽指定的對象似乎是不太合適的!

而且當爸媽覺得這個孩子「一直都不乖」,其中便隱含了對孩子的人格判斷。荷蘭爸爸指出,當孩子違反規矩的時候,這是「行為」不對,不代表孩子的「人格」有問題;若爸媽沒有清楚區隔「行為」與「人格」,孩子很有可能會認為自己的人格「有問題」,而其他人都比他好,長久下來,便可能否定自己,變成沒有自信了!

 

比較也帶給爸媽沉重的壓力

除了爸媽帶給孩子愛比較的負擔之外,另外一方面是爸媽之間的比較,也是沉重的壓力來源!時常可以聽見爸媽說,我買這一台手推車、我讓孩子念這家幼兒園,因為這是「最好的」!然而,當爸媽說某樣東西是最好的時候,同時也代表著其他東西不是最好,因此,這就變成一股壓力了。

爸媽當然是想要給予孩子最好的,不過,一旦感覺到其他人給予孩子的是最好的時候,就會懷疑自己「我做的夠不夠?」「我有沒有給予孩子最好的?」「我這樣子是不是一個好父母?」這樣的壓力其實是不必要的!

荷蘭爸爸說有一次太太回家一副心情不好的樣子,詢問之後才知道,太太的臉書上有全職的媽媽朋友很認真地教導孩子生活大小事,即便是上班族媽咪也是會利用下班及假日陪伴孩子,太太看到媽媽朋友們都這樣為了孩子付出,但自己沒有做到那樣的程度,便開始懷疑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咪。

面對這類的情況,荷蘭爸爸會這樣想──我們大多時候都只看到一個人好的一面,而沒有看到不好的一面(大家的FB通常只會展現正向的訊息),而我們能夠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因此而覺得自己很差。但如果意識到這樣的比較是不正確的,減少比較的頻率,或許是拯救自己的方法,不過,要做到這樣是非常不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