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觀是面對人、事、物的一種態度,帶來的影響幾乎為負面。悲觀的人表現消極、懦弱、自卑,總是會預設困難、凡事往壞處想,對未來沒有自信與希望,經常會講出「我不行」、「做不到」之類的詞語,並且對這些定論深信不疑,因此,他說話永遠都是否定的。當孩子逐漸出現悲觀的念頭時,父母應該敏銳察覺,在尚未習慣以悲觀的思考解釋任何事情之前,適時引導到比較積極正面的想法,使孩子更快樂的成長。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王意中表示,孩子的悲觀往往是他對於周遭事物的一些想法,在腦海裡出現的起心動念,都是對自己較不利或不好的解釋。有些孩子天生氣質偏向敏感,容易有負面情緒,看起來就會有點悲觀;有些孩子則受到後天影響,通常來自於過去的負向經驗,像是父母的教養方式或生活上接觸一些人、事、物的經驗,都會導致孩子在看待事物或評斷自我的能力時,朝向負面的方向解釋。然而,最主要關鍵是父母對孩子的說話方式,若父母經常以抱怨的口吻說出「你真糟糕,怎麼一直做不好」、「你都幾歲了,這個東西也不會」、「這麼簡單也會做錯,你真笨」等責備話語,不斷提醒孩子注意自己不好的地方,等到下次面對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孩子就會自然的想到「我一定做不好」、「我絕對不行」,但孩子真的沒有能力完成嗎?其實不盡然,只是他已經習慣性認為自己達不到他人的要求。因此,當孩子身處於嘮叨、抱怨、批評、指責、謾罵的環境下,等同是引導孩子接收這些負面的訊息,讓他只注意自己不好的部分,無形之中就會帶出悲觀的個性。
一般而言,悲觀是一種想法與念頭,如何覺察孩子是否真的悲觀?父母可以從說話、行為舉止與情緒反應來檢視。
悲觀的孩子可能會常說:「爸爸、媽媽一定不愛我」、「這個積木一定會倒」、「他們一定很討厭我」、「別人絕對不會跟我玩」、「我的糖果別人一定不愛吃」等非常負面的言語,並且經常掛在嘴邊,似乎都在自我否定、總覺得後果一定很糟糕,甚至用差勁形容自己。若平時與其他孩子玩遊戲、互動時,也只會說「我們一定會輸」、「我沒辦法」、「我不會玩」,群體就容易被感染到負面的氣氛。事實上,通常孩子不太喜歡這種消極的氛圍,於是就不願接近悲觀的孩子。
有些想法悲觀的孩子,由於對自己的能力與信任度不夠,在行為上就會出現退縮、抗拒,例如:「我不想去學校」、「我不想參與」、「我不想玩」,拿出新玩具給他自己組裝,也不願意碰觸,認為一定會弄倒、一定做不好,因此,在學習上便產生拒絕、畏縮的反應,害怕受到挫折而逃避。
這種退縮行為不單純只是在玩遊戲或做事情的學習行為,還會展現於人際互動,像是叫孩子主動找其他孩子玩,他卻站在原地,不敢踏出一步,覺得別人一定不想和他玩,也不會借他玩具。
基本上,想法會影響情緒,連帶關係到處理事情的行動。悲觀會引發一些負面情緒,在遭遇挫折時,孩子可能會出現生氣、懊惱、焦慮的情緒;或者處於新環境時,孩子容易感覺害怕,甚至面對事情會有無力感、痛苦等。也就是說,當孩子想法悲觀,很容易將情緒帶往負面的方向,當心情開始有所波動,就會影響到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例如:學習新事物時,負面情緒會導致學習品質不佳。
悲觀的孩子比較少笑,情緒也相對低落,尤其是3歲前的幼兒,還不太會表達,一遇到挫折就只會生氣,容易出現大哭、尖叫,甚至情緒反應強烈到打人或打自己,讓人覺得過度。除此,孩子大多不太喜歡親近臉色哀怨、癟嘴等不開心或說話有氣無力、一直哭鬧的同伴,當許多孩子不願接近、拒絕互動等情形發生,對悲觀的孩子來說,挫折感會更重,直接影響到人際關係。
孩子的個性表現除了與天生氣質有關之外,父母給予的生長環境及往後教育環境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尤其是年幼時的家庭環境,更具有重大的影響力。如果讓孩子一直處於否定自己、沒自信的悲觀狀態中,爸媽卻未及時發現,可能會種下日後罹患憂鬱症的因子,並不利於身心發展。到底該如何幫助孩子走出悲觀的世界?以下是王意中所長提出5個建議供父母做參考。
孩子喜歡注視大人的行為並模仿,爸媽不妨讓孩子幫忙做家務事,或者自己穿脫衣服,盡量不要阻撓孩子自行探索與嘗試。當孩子獨自完成某件事後,一定會希望父母看見,爸媽應給予鼓勵做為正向回饋,但許多家長在肯定孩子時,經常只會一味的說:「你好棒」、「你好聰明」這種空泛的讚美,這些話聽在孩子的耳裡,能感覺並非真心的讚賞,而是在敷衍他,有時候甚至會令他感到挫折,但爸媽一直說很棒,讓孩子心裡認為是否完成不了就不聰明、不棒了呢?
建議父母給予孩子回饋時,盡可能越具體越好,能將孩子表現的過程清楚說出來,或者將孩子的作品及擺放積木的過程拍攝下來,事後再一邊陪著孩子觀看、一邊告訴他:「你看,這些都是你自己一個人完成,你也笑得很開心啊!」同時給他視覺與聽覺的回饋,孩子就會慢慢的重拾信心,認為自己也是有能力的。
有些家長本身愛抱怨,對孩子的教養多著眼於指責錯誤,像是抱怨孩子總是學不會、教不乖等,在日常生活中也習慣採取消極、逃避的態度,表現出無奈和沮喪,一直灌輸孩子負面的想法,漸漸的,孩子亦會用悲觀的思考模式看待任何事物,因此,父母在面對壓力的回應與解決問題的方式,都應該成為孩子的良好示範,注意自己的用詞,以適當的情緒表達對事物的看法。
若孩子經常出現悲觀態度,爸媽就應該以肯定的傳達方式,適時引導孩子看見事情好的一面,自然就會保持正面的態度,例如:「你看,這個積木好穩固喔,你做得真好!」除此,家長應多觀察孩子,不要隨便干預,否則可能會打亂孩子自己解決事情的方法,建議採取陪伴或帶著孩子再做一次的方式,若孩子真的遇到困難無法自己解決,亦可以透過步驟式或階段性來協助他完成。
許多父母一聽到孩子說出負面的話語時,都會立即糾正,但對於正面的表現,反而容易忽略,無形中會強化孩子悲觀的語言行為,故父母應該更重視孩子的正向情緒,並且肯定他。此外,也要多觀察孩子的情緒,若出現大哭大鬧的情形,應認真傾聽真正想表達的事情,進而了解其情緒,引導他思考並協助解決問題。
通常幼兒都需要一些實際成功的經驗值,對同樣的事情才不易產生畏怯,人際關係也不例外。若發現孩子有拒絕接近人群的情況,父母應該主動替孩子找玩伴,製造一些互動的機會,讓他有正向的經驗,但不能只是告訴他「大家都對你很好啊」、「他們都很喜歡你」等空泛詞語,孩子需要的是實際感受與其他孩子玩樂的時光,父母可以錄下孩子參與別人玩遊戲的過程,結束之後,更要引導孩子說:「你看,人家是不是都和你玩?你笑得好開心!」、「你給他的東西,他都有收,他也有和你分享他的玩具,對不對?」藉由實際的活動向孩子做一些回應,逐漸改變他對自己的悲觀的想法。
另外,也要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若從小與其他外在的人、事、物有較多互動,適應能力會比較好,接受新事物的程度也較高。家長切勿因為過度擔憂,抹煞孩子渴望走向戶外、自然學習成長的機會。
樂觀與悲觀都與童年累積的經驗有關,孩子會拷貝和模仿父母的處事態度。若父母平時看待事情相對積極、樂觀且正面,就會教養出樂觀的孩子;反之,消極悲觀的父母會不時回饋負面訊息給孩子,假使父母未察覺,便容易使孩子變得更悲觀。不過,樂觀並非讓孩子忽略現實,過度樂觀可能會給自己太高的評價和自信,或者沒考慮實際狀況。
事實上,自信不一定與能力成正比,以堆積木為例,孩子肢體的發展條件可能只能堆20個積木,但他卻設定100個為目標,給自己過高的期待與評價,最後完成不了,反而會增加失敗的機率,便會加深挫折感。王意中所長解釋,孩子的壓力來自於自己或大人的預期與實際表現落差太大所造成,因此,必須適度的樂觀,合乎自己能力範圍所及,成功機率也較大。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周品攸
諮詢/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王意中
模特兒/氣質媽咪韻恬、可愛姊姊蕎安
攝影/2026兒童拍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