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活潑好動,怎麼老師說孩子在學校都不喜歡和同學說話呢?來看台灣選擇性緘默症協會理事長怎麼說!
台灣選擇性緘默症協會理事長黃晶晶表示,「選擇性緘默症」是受情境影響的溝通焦慮障礙,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孩子在不同的情境會判若兩人。通常跟父母互動時表現很正常,但一踏進某些環境(如:幼兒園)就會變成靜音模式。每個孩子的嚴重程度不同,有些只是不說話或只跟特定對象說話;有些則會像木頭人一樣,不僅不說話,還連帶使肢體僵硬、不協調,若不小心被同學撞倒、甚至被欺負,也都無法開口求救,所以父母、師長應重視。
根據《選擇性緘默症資源手冊》顯示,8歲以下孩童每140位中有1位;年齡範圍擴大則是每550位中有1位,因此,患有「選擇性緘默症」的孩童之盛行率遠比我們想像中來的高。
這是很常見的誤解,選擇性緘默兒往往會被認為他們是不想開口、害羞、抵抗而選擇不說話,其實是因為強烈恐懼讓他們說不出話。這些孩子心裡可能有很多想法,即使很努力地想表達,但在某些情境下,就是怎麼樣也說不出來,喉嚨像被鎖住了一樣,別無選擇。
延伸閱讀:淡定x探索x觀察x人際x高敏感,與5種特質寶寶的相處之道
孩子到底為什麼會有選擇性緘默症?其實並非單一原因造成,而是先天遺傳與後天環境複雜的交互作用,以下有3大因素。
有些寶寶遺傳到敏感氣質,大腦的杏仁核活躍之下,會讓他特別容易恐懼、焦慮,對微小的刺激產生很大的反應。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發生了特定或一連串事件讓他把說話與恐懼產生了強烈的連結,很可能是很小的事件。很多老師看到孩子在學校表現害怕的模樣,都會誤以為是受虐兒,對家長有些質疑與偏見,但選擇性緘默兒通常非受虐引起,而是在家放鬆,在某些情境底下才焦慮、不說話,所以要做些釐清。
當然,若遭遇霸凌、創傷等不好的生活經驗,亦會加劇焦慮,使選擇性緘默的狀況更加惡化。
他人的反應會使孩子維持緘默行為,例如:說孩子是啞巴、逼迫他講話,或是誤會他很驕傲,會加深孩子把說話與否定、失敗、焦慮產生連結;別人搶著幫他說話;他人講話時會自動漏掉緘默的孩子,甚至孩子自己也習慣於不說話的角色等,這種種因素都會強化孩子緘默行為。
過去我們對於「選擇性緘默症」這個名詞很陌生,以為孩子只是單純內向、不想講話,而沒有從幼兒時期積極介入,幾乎是嚴重到已經變成「恐慌症」、「焦慮症」才發現。
爸媽該如何觀察孩子是否有「選擇性緘默症」呢?黃晶晶理事長說,根據《為什麼孩子不說話?──選擇性緘默症,一種選擇不了的沉默焦慮》指出,選擇性緘默症的平均顯現年齡為2.7~4.1歲,確診年齡則是5~8歲,也就是說都是到了上幼兒園後才發覺孩子原來有選擇性緘默症。再加上,孩子平時在家表現無異狀,與父母互動也很活潑,頂多覺得出門時有點怕生、慢熟,直到上學後老師告知孩子狀況,才會知道,所以父母平時要察覺是有很大的難度。
延伸閱讀:寶寶常見成長「壞」習慣,該制止嗎?
許多人也常會將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誤以為是自閉症,都不開口說話、沒反應,有些孩子無法眼神接觸,但「選擇性緘默症」是由情境引起的焦慮反應,孩子放鬆時表現完全正常(例如:在家和家人在一起時);但「自閉症」不管任何情境,表現較為一致,這就是兩者最大的差異。
再者,有些選擇性緘默兒行為上有些固著,對生活作息改變難以適應,如:課表改變、換代課老師等,但緘默兒是因為緊張、焦慮、沒有安全感;自閉症則是因為困惑。不過有些孩子除了有選擇性緘默症以外,還可能合併其他障礙,如:亞斯伯格症。
延伸閱讀:6種判讀關鍵+5個照護提醒,自閉兒VS.亞斯伯格兒
選擇性緘默兒在社交和學習上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且其症狀隱性,易被忽略,若持續到成年,很可能會帶來慘痛的後果,因此及早發現、治療,給予正確的協助,越有機會克服。
然而,選擇性緘默症並不會自然而然就好,經確診後,也並非單純服藥就能治癒,而是需要整個團隊的協助,包括學校、家庭、醫療、心理師等。其中以父母最為辛苦,本來以為孩子很正常,沒想到在學校的表現卻是另一個模樣,可能就會對學校有些誤解,堅持孩子沒問題,這樣反而失去及早幫助孩子的機會,因此父母要先釋懷、理解,千萬不要責備孩子,要用愛與關懷陪伴他,孩子需要接納、諒解,並且循序漸進的克服。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周品攸
諮詢/台灣選擇性緘默症協會理事長黃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