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懷孕 名人家庭

陳持平醫師:游於「醫」也游於「藝」

提到陳持平醫師,大家對他的印象可能是百大名醫或羊膜穿刺專家。但你知道嗎?他其實也是一名畫家。2013年起,陳持平醫師用短短3年時間一口氣出版8本畫冊,素材橫跨宗教、建築、情慾與詩詞歌賦。這期他接受雜誌專訪,分享他游於「醫」也游於「藝」的精彩人生。
陳持平醫師:游於「醫」也游於「藝」


一手創建馬偕優生保健次專科並成立遺傳諮詢中心,累計發表的學術論文達數百篇,臺北馬偕醫院副院長陳持平在遺傳優生領域可說是大師級的人物。但他說當初進入優生保健領域,其實是被趕鴨子上架。怎麼說呢?他表示,當時馬偕婦產科正積極開發次專科,主任李義男一聲令下指派他和蘇聰賢、李國光等人成立不同領域的次專科,他被分派的領域就是生育保健。「那時候婦產科主流研究是婦女癌症、試管嬰兒,我負責的項目相對比較冷門。」陳持平回憶,彼時他還只是個小小的住院醫師,不做就不能升主治,只好硬著頭皮接下這個擔子,沒想到一做就是35年。

談婦產科現況 「化危機為轉機」

近年來婦產科成為醫界「五大皆空」的其中一員,讓陳持平很是感慨。他說剛進馬偕時,「內外婦兒」是顯學,且婦產科醫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所以住院醫師都很珍惜實習的機會,告訴自己再苦也要撐下去。反觀現在,因為婦產科給付低、工時長,讓許多住院醫師沒兩年就離職,還有小醫師立志絕不接生,就怕吃上官司。談到這個現象,陳持平直言:「不敢接生就別來婦產科!」他強調,既然進了婦產科,就要有面臨醫療糾紛的準備。「各行各業都有風險,沒有勇氣還當什麼婦產科醫生!」

陳持平指出,婦產科有內科的學問也有外科的技術,是一個內外兼修的科別,加上有很多次專科可以做研究,有助充分領略醫學技能與知識,可說是醫師的寶地。現在婦產科缺乏人力,正是菜鳥醫師大展拳腳的好時機。只要做出口碑、打響個人品牌,將來即使獨立開業,也不怕沒有病人。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把握機會充實自己,有朝一日就可以厚積薄發。

 

▲畫作名稱:廣施慈愛 作畫工具:壓克力顏料 畫作尺寸: 80F 畫布 創作年份:2016年

創作力驚人 3年累積千幅畫作

走進陳持平的辦公室,除了一疊疊醫學期刊和研究報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牆上掛滿的畫作。談到接觸繪畫的機緣,他表示:「這要從我祖父一輩講起」。陳持平的祖父陳開泉師承中國一代繪畫藝術大師劉海粟,從上海美專畢業後便進入中學擔任老師。父親陳祖儒則在書法領域頗有建樹。因為家學淵源,陳持平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藝術天賦,就讀醫學院期間繪製的器官解剖圖更是栩栩如生。不過他在進入繁忙的婦產科以後就不曾作畫,直到2013年陷入人生低潮才又重拾畫筆。3年來,他累積數千幅作品,出版了8本畫冊,旺盛的創作力讓人驚嘆。

繪畫主題多元 有修女也有裸女

陳持平的畫讓人第一眼就印象深刻。他的畫有股勃發的生命力,讓人感受到生命的熱情。繪畫主題包羅萬象,既有虔誠祈禱的修女,也有充滿慾望的裸女。在數千幅畫作中,最特別的是一幅名為「鬥牛之血」的畫。第一眼看到鬥牛之血,只覺鋪天蓋地的紅色迎面襲來。紅色的太陽、牛隻與鬥牛布,三者融匯成一股噴薄欲出的血腥氣,彷彿隨時會沖破畫紙溢散出來,與之強烈對比的是一片深藍的觀眾席。他說,這幅畫的原型原本是一個藍色的杯子。後來他畫到一半發現杯子的形狀倒過來看就像一個弧形的觀眾席,靈機一動加上鬥牛、鬥牛士和太陽,只花半小時便完成了這幅場景。

 

 

用藝術自我治癒 用創作回饋他人 

在作畫的3年間,陳持平具體而微地將生命歷程呈現在畫作中。隨著心境轉變,他的作畫技巧也不斷成長。親朋好友的鼓勵讓他在一次次創作中累積信心,逐漸走出人生的低谷,他將此視為藝術醫療的完美體現。他表示,「藝術即醫療、醫療即藝術」,藝術可以帶來平靜的力量、幫助人們釋放負面情緒。「當創作者的心境與你不謀而合,你就會和這幅畫產生共鳴,進而得到療癒。」

實踐藝術醫療 從學校開始

除了透過繪畫自我療癒,陳持平也計劃進一步將藝術醫療的力量往外發揚光大。他說,觀察醫院的病患可以發現,無論是掛號、看診或拿藥,他們大部份的時間都在「等待」。如果醫院可以提供一個藝術欣賞平台,讓人們能夠利用等待的時間欣賞畫作,不僅有助於平撫情緒,還能提升治療效果。計劃未來在馬偕醫學院設立藝術醫療的課程,並和外校藝術學院的老師合作在醫院舉辦展覽,讓更多人體會藝術醫療的好。

陳持平將內在自我投射至畫作中,他的畫沒有附庸風雅的痕跡,只有最真實的情感與對生命的熱情。用「心」作畫的他優游在藝術與醫療之間,真真體現了游於醫也游於藝的精神。

 

▲畫作名稱:鬥牛之血 作畫工具:壓克力顏料 畫作尺寸:25.5×35 cm B4紙 創作年份:2016年

 

 

陳持平

學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

經歷:臺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臺北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優生保健學科主任、臺北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主任、臺北馬偕紀念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

現任:臺北馬偕紀念醫院總院副院長、臺北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攝影/孫宗瑋
畫作提供/陳持平醫師